隨着科技的進步,大衆對於環保越來越重視,新能源產業迎來黃金時代。電動自行車逐漸成爲消費者日常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國內保有量約2.5億輛,年產量三千萬輛。在這麼大的市場背後,產生了許多優秀的企業。天能作爲新能源電池行業的領軍企業,近些年發展迅速。根據去年中國民營500強排名顯示,天能集團以1127億的營業收入排名行業第一位,領先於比亞迪、超威等同行業競爭者,成爲中國隱形的電池巨頭。

  從30年前的從20萬收入,到現在上千億的收入,這家企業這些年增長了50萬倍。

  公開的資料顯示:天能集團主要以電動車環保動力電池製造爲主,集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汽車起動啓停電池、風能太陽能儲能電池製造,以及廢舊電池回收和循環利用、城市智能微電網建設、綠色智造產業園建設等爲一體的大型綜合民營企業,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製造商之一。而天能能達到今天的位置,離不開創始人張天任多年的耕耘。

  上世紀60年代,張天任出生於浙江湖州一戶貧苦家庭,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時候的他非常能喫苦,經常爲家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高考失利後,他便外出打工分擔家裏的負擔。八十年代中期,村裏面開辦了五金、膠木以及拉絲三個廠,他回到村裏進入拉絲廠成爲一名供銷員。

  由於管理不善,村子裏的三家工廠難以經營下去。最後只能將三家工廠合併成一家,轉向生產電池,但無奈沒有專業的經營人才,企業再度出現危機,面臨倒閉的可能。不忍看到凝結着全村希望的電池廠關掉,八十年代末,張天任去借了些錢主動的提出承包了這家蓄電池廠。爲了挽救這搖搖欲墜工廠,他從車間工人到一線銷售,幾乎身兼數職,跑遍了周邊的大小企業拉業務,日子過得十分艱苦。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接手蓄電池廠後只用短短兩年時間,企業的營業收入迅速回升,從原來的幾十萬收入增長到上百萬的收入,九十年代,國內新能源產業興起,電動助力車行業迎來蓬勃發展。張天任看到了蓄電池行業新的潛力,他帶領技術團隊研發新型動力電池,在業內率先研發出閥控式密封鉛蓄電池,一躍成爲國內電動助力車專用蓄電池的領先者,也爲日後的輝煌之路打下了基礎。

  隨着產品供不應求,爲了擴大產能,天能走出浙江,在江蘇、安徽建立新生產基地,不久後便在香港上市,企業也駛向了快車道。他爲了改變蓄電池行業長期存在環境問題,在行業內發起變革,率先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園,打造集“電池製造-回收-再生-製造”於一體的閉環產業鏈,不僅實現了工業污水零排放,還將鉛回收率提高至99.9%以上,成爲世界先進的廢電池無害化回收基地和再生鉛示範工程,爲行業樹立了標杆。

  如今,天能已走過三十多年的歷程,現有十大生產基地,並在近幾年提出以信息化爲依託,以信息化驅動雲管理,以大數據驅動雲服務,以互聯互通驅動用戶的最佳體驗,以產融結合與國際化驅動企業轉型升級,着力構建國際化運營的平臺型企業。對於企業的成功,作爲掌門人的張天任表示:“任何一家民營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做長久,最重要的就是專注、專一,聚焦自身的主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