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南部黃山市的古村非常多,這也是古徽州文化的重要載體。對於一般遊客而言,好像除了宏村和西遞以外,別的古村也很難叫得出來名字,這些古村靜靜地等待遊客發現。

距離宏村大約10公里,位於宏村和西遞之間,有一座叫做屏山的古村,其歷史更加悠久,卻幾乎沒有知名度,遊客極少,與宏村的擁擠喧鬧形成鮮明對比。

屏山這座古村始於唐朝末期,公元883年,屏山舒姓的始祖舒德輿因爲黃巢起義戰亂而自廬江南遷到了現在的屏山,整個家族在此繁衍不斷髮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與建於南宋時公元1131年的宏村相比,屏山的歷史更加久遠,同時這裏也是一處風水寶地,被譽爲“風水文化村”。

屏山的名字來自於村北這座狀如屏風的屏風山,吉陽溪九曲十彎,穿村而過,這條小溪還是新安江的源頭之一,村子有山有水,保留着古樸的風貌。

吉陽溪上,橫跨着十來座古樸的石橋,溪邊是粉牆黛瓦的徽派古民居,沒有太多遊客前來,村子依然淳樸,並未商業化開發。

清朝詩人餘逢辰在遊屏山時寫下詩句:“青山列畫屏,雨餘翠欲滴。秋葉更春花,紛披似錦織。”這是一座美如世外桃源的千年古村。

村中至今完好保存着光裕堂、成宜堂等八座祠堂,其中舒慶餘堂是國內目前極爲少見的明代建築祠堂,這些明清古民居見證着屏山的歷史與過往的榮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