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金融市场环境可谓颇具挑战性,全球都笼罩在四大下行周期之中。经济方面,中美贸易战让国内和全球的增长放缓“雪上加霜”;货币方面,流动性紧缩带来资产价格调整,中国券商的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14%和41%;创投市场,传统行业和新经济相互融合,新的边界尚未确定;监管方面,环境继续趋严,金融创新空间收缩。四大周期相互叠加,常态与模式转换,不确定性上升。

但新经济领域在寒冬的“冰”之外,仍有“火”花。宏观经济层面,中国新经济增长依然乐观。据权威机构统计显示,过去5年国内新经济占GDP的比例从2013年的5%增加到2018年的16%,实现了3倍增长。而根据预测,2023年这一比例可以增至34%,再次翻番。

2018年,多家知名新经济企业,包括美团点评、拼多多、小米等公司的上市,带给资本市场众多期待。其中,2018年9月27日头顶“新经济金融服务第一股”概念登陆港股市场的华兴资本控股(1911.HK)便引发投资者不小关注。

3月19日,华兴资本发布首份全年业绩报告显示,2018年公司业绩超出市场预期,总收入达到2.1亿美元,同比增长51.2%,经调整净利润增长至6730.1万美元。业绩高增长的背后,体现了华兴资本在2018年不断夯实的核心竞争力:头部客户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下一代合伙人快速成长、证券产品能力全面提升。与此同时,华兴资本还依托既有基础,积极拓展财富管理等高成长性业务。

3月12日,华兴资本与IPO时的“基石投资者”LGT银行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此项协议,未来双方将在国际市场及中国国内市场全面对接战略资源,在各业务线展开深入合作,通过打造合作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为全球的高净值个人提供全球性的卓越财富管理服务。

“资本寒冬”下受益新经济“马太效应”

此前华兴资本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新经济领域私募融资交易总数是近5300起,比2017年的6800起下降了23%;但整体融资额却并没有下降,2018年是1221亿美金,比前年还小幅上升了21.5%,平均单笔融资额更是大幅上升,涨了58%,达到了2316万美金。

数字的背后,是资金越来越向头部集中,马太效应显著的现实。

这一现象在华兴资本投资银行事业群负责人王力行看来,意味着投资人和创业者应该抛弃过去他们熟悉的那套周期概念:“期待着下一轮的暴涨”。等待一级市场的,将是一种持续3-5年都和今天类似的“新常态”。与此同时,也预示着2019年将是并购高发之年。大量资产渴望出售,尤其在物流、消费和toB领域。

可以认为,冰与火之间,华兴因为坚持服务“火热”的行业头部企业,马太效应之下,不但影响不大反而可能迎来更多整合机遇;对于寒冬中“遇冷”想要抱团取暖、重组整合的企业,华兴拥有丰富的产品和撮合经验达成交易。

一组数字可以简单说明华兴优势,截至2018年6月30日,华兴已为中国新经济领域的约730项交易,超1150亿美元交易额提供顾问服务;目前,国内市值或者估值最大的20家新经济企业中,有15家是华兴服务的客户。在独角兽企业扎堆涌现的当下,有56%的独角兽公司都是华兴的客户。

为进一步巩固优势业务领域的“护城河”,华兴继续发力在客户服务上炼足内功。据王力行对媒体介绍,以往私募融资顾问帮助公司搞定一轮融资就是最主要的目标,但近些年的华兴帮客户做的事丰富很多,业务整合、分拆、争取牌照,获得银行信贷等等。从客户角度出发,战略版图所需要的事情顾问都会为客户考虑。

深度服务客户的华兴资本2018年投行业务收入达1.48亿美元,同比增长49.4%,而经营利润则同比大增181%。

科创板成新经济企业发展新沃土

值得关注的是,来自监管层面的利好,为眼下新经济企业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作为2019年影响资本市场的标志性事件,科创板一经提出就备受关注。随着科创板“开闸”之日渐近,企业和投资者热情持续高涨。

一方面,券商毫无疑问会成为最直接受益行业,除了传统的承销保荐收入,因科创板要求券商跟投,券商还可以获得股价上涨带来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科创板为新经济企业提供一种全新的上市渠道,记者了解到,包括很多计划赴美、赴港或在A股其他板块上市的企业纷纷表示有冲击科创板的实质性动作。

在这一变革中,华兴资本因手握深刻的know-how和强大的客户基础,或许会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

从业务层面来看,2013年华兴资本开展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业务,旗下华兴新经济基金目前管理三支人民币主基金、三支美元主基金,包括专门的医疗产业基金,资总规模达数十亿美元,这些基金投资的方向集中于技术创新、产业革新、消费升级等领域。

据华兴新经济基金负责人杜永波介绍,华兴在很早之前就布局科技创新这个大赛道,投资了诸如商汤、明略等头部公司。而在近一年,华兴的目光开始往更垂直的赛道延伸,比如与智能终端领域相关的芯片、半导体等子赛道。可以预见,多年的投资布局让华兴新经济基金有望通过科创板IPO获得可观受益。

此外,华兴资本旗下的华菁证券也有望在科创板时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不少投资者看来,科创板一系列“顶层设计”,需要有创新意识及更具国际化视野的金融服务机构进行资产对接。长期服务于新经济领域、拥有国际化背景的华菁证券,其未来表现值得关注。

“科创板成功的核心,在于建立和深化板块的内涵,通过优秀和前瞻的机制,吸引和发掘新经济领域的头部企业,如同FAANG之于纳斯达克一般,汇集属于自己的科技创新巨头。“华菁证券常务副总经理魏山巍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新经济领域参考系的建立必然会经历一定的磨合和试错阶段,尊重市场内生的、良性的、有序的互动和调节,容忍短中期的市场波动,减少对市场的行政干预和控制,无论对发行人、中介机构或是投资者教育而言,均尤为重要。

有分析师表示,华兴资本是质地优良的价值投资标的之一,其成长逻辑随着公司战略纵深推荐将不断清晰并被不断验证,无论是投行业务亦或新兴的投资管理及华菁证券,正逐步建立强大的业务壁垒,公司长期估值有望快速提升。

( 此文转载自盎司财经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