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嘉賓,蔡依林已經儘力表現了。

《不凡的改變》是有央視基因的,所以你能明顯感覺到這個節目有央視一樣的廣譜觀眾的色彩。他邀請的嘉賓諸如騰格爾、鳳凰傳奇大多是一些非流量明星,而類似於蔡依林這樣的年輕化粉絲羣偶像,已經算其中的另類了。

另外,這個節目更大的問題是出在「加時」這個核心模式設計上,它也許是一個讓素人體驗很棒的節目設計,但是並不一定是我們電視觀眾所容易接受的模式。

一、「加時」這個概念,強度完全不夠。是即使擁有加時權利,每個人有2票的能力,大大削弱了這個功能的價值。像好聲音的按鈕,拍下按鈕之後是不可逆的。

二、擁有加時權利的明星分量不夠,趙英俊、袁婭維,咖位太小,小到不足以引起觀眾關注,當然也更無法引起媒體關注。

三、加時的選擇不起決定作用。每個人的投票都無法給選手產生決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說,加時並不等於表決。

四、兩類「加時」功能重複。明星加時頂人家5個人全部的加時功能,這樣節目的表決權又被分流了,觀眾就完全不知道看誰了。

但是並不是說「加時」的設計就完全不好,當選手能力層次不齊的時候,其實這個功能還是能玩出樂趣的。

但是節目組偏偏找來的都是大神級別的素人歌手,一個比一個會唱。這導致明星鉚足了勁地加時加時,最後變成了央視的《黃金100秒》模式。

其實,這個玩法似乎更適合素人選秀節目,也就是超級女聲的海選那樣層次不齊的節目嘉賓紛紛上場,一些奇葩選手就被按鈴按下去,而不是這種經過千挑萬選的選秀精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