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親愛的王館長去藝術家陳奎延的工作室拜訪!!!哈~

再過程中也和藝術家聊了很多,發現他不但是個很有想法的人,

心思也很敏感細膩。

DSCN3123  

陳奎延說他平時習慣一邊創作一邊撥放電影,

藉由不斷撥放的畫面來探討影片中錯綜複雜的情緒,

以及片中人物個性和相互關係。

陳奎延表示他所繪的畫面並非去闡述電影內的情節,或是片中的氛圍。

相反的,他的作品完全看不出與任何一部電影有所關係。

藝術家想呈現的是在影片結束後,心中留下的想法和情感,

或是看完影片後與自我對話的狀況。

有時陳奎延也會以理性的角度去思考片中角色的立場及做法,

將這些情緒加以整理和沉澱後得到的結論,成為他創作主要的靈感。

 

 

A14   

由於創作時重視情緒的表達與紀錄,

對陳奎延來說每一次作畫的情緒不同,

畫面中所呈現的色彩也會有所差異。

新的一天、新的心情和新的顏料又這樣覆蓋上去,

就這樣讓一張畫布替他紀錄下了每天不同的生活和情感,

使陳奎延的畫面上總是以厚重的顏料層層堆疊,如同今日的情緒覆蓋著昨日。

同時陳奎延認為現代人的生活已漸漸遠離人群,

人與人之間的感覺陌生,反倒是人與物件的關係密切。

於是作品中便利用想像,塑造自己與他人和物件的關聯性,

時而以人擬物,時而以物擬人。



A110  

除了以個人情感為主軸外,

陳奎延也非常重視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互動,

認為森林是人類逃逸世俗的枷鎖與擾人的煩悶的場域。

近年來更是以此一主題為全新系列的發想。

藝術家感受人與自然為一體,彷彿與自然一同面對歲月與世界的消磨。

但同時又感受自我的孤單,

因必須獨面對問題、承擔內心的情感與壓力,而感到寂寞。

陳奎延也以森林隱喻人群,

樹木看似群體,其實各自獨立,

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

迷失在在樹林中,好比迷失於複雜的世俗與人際中,

對世界的體會與認知漸漸轉為陌生和疏離,

此時世間的人、事、物彷彿擬化成一座既親密又陌生的森林。

陳奎延將這難以明述的感受透過繪畫表現,

以感受、直覺表達自我的情感與困惑,

並在層層顏料堆疊中尋找它的存在。





不知道大家看完陳奎延的作品和他的想法後,

有沒有覺得心有戚戚呢?!

我對於他利用顏料,將感情層層堆疊的做法覺得非常有感覺呢!!

也滿喜歡他看待自然與人群的角度,

如果大家也喜歡他的話,

有個好消息要跟大家說~

2013/1/12開始,他將在金車藝術空間舉辦個展唷!!!

[你可以留在這] - 陳奎延繪畫創作個展

展到2013/2/24

到時候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參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