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劉旭恭老師的講座

覺得很感動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愛畫畫的種子

不同的只是你有沒有勇氣將他發揚光大

20121110金創藝講堂劉旭恭老師現場照片-06  

劉老師說他並不是像我們美術系學生

從小就接觸藝術或是繪畫

其實劉旭恭老師在大學讀的是台大土木系

當時在努力準備研究所的他

也許是為了壓力的舒發

而有了畫畫的念頭開始了他的第一堂繪本課

後來因緣際會也加入了圖畫書俱樂部

開始了他的繪本人生

一開始老師只是個普通的上班族

利用業餘創作作品

第一本作品是[貝殼化石]

由台灣省教育廳兒童讀物編輯小組為國小所策劃的中華兒童叢書系列

因此沒有對外發行

而作品【好想吃榴槤】又幸運的得到了信誼幼兒文學獎首獎

讓老師開始思考以繪本創作為業


圖畫書俱樂部是一個由手繪本創作同好所組成的團體

每年舉辦一次展覽,互相交流和認識彼此的作品

在展覽過程中,讀者的回應成為老師創作的動力

有一次有位讀者留言給老師

建議老師得對台灣的孩子作點事

老師說那時突然感覺到

做繪本似乎不僅只是自己的興趣了

而是一個更大更重的責任在面前。


現在劉旭恭老師也教人創作繪本

老師表示不同時期的作品都是來自生活的體驗和情感

每一本書都像他的小孩一樣

而老師的個性溫和,從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他的溫暖真誠呢!

20121110金創藝講堂劉旭恭老師現場照片-10    

講座中有民眾發問

要如何開始建夠一個完整的故事??

老師說其實這有很多方法

最基本的可以先以一句簡單的句子去延伸

將句子內的[名詞]或是[形容詞]轉換

像是"大象顆咖啡/小狗喝咖啡/長頸鹿喝咖啡.....你要不要也來杯咖啡?"

這樣的方式

就可以慢慢的構成一個短篇故事

如果較為有經驗的

可以生活中發生的小事發想

像是老師的作品[baby]

便是在與媽媽聊天時產生的靈感

20121110金創藝講堂劉旭恭老師現場照片-02  

對於年輕的創作者老師建議多多嘗試不同的形式和媒材

不但是一種經驗的累積也能激發出許多想像

且可以慢慢培養出自我的風格

進而成為能夠透過創作表達自己的想法

雖然目前國內的繪本業還是以翻譯文學為主

做法較為保守

但是老師還是鼓勵年輕創作者們

可以多多利用比賽或是投稿的方式為自己爭取機會

或是更主動一點將作品製成書記給出版社看看

都是很不錯的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