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改革信訪工作制度,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2018年是全面推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5週年,國家信訪局立足新起點着力打造“網上羣衆之家”,充分發揮網上信訪“公開透明、快捷高效、便於監督”的優勢,推動網上信訪主渠道作用實現新提升、網上信訪向“掌上”延伸取得新進展、“網下”及時就地快捷高效解決問題取得新成效,獲得了羣衆滿意認可。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網上信訪的新變化、新成長吧!

隨着網上信訪平臺不斷優化和“陽光信訪”新模式不斷完善,羣衆越來越多地通過網上反映訴求、提出建議。2018年,在信訪形勢總體平穩,結構持續向好的情況下,國家信訪局受理辦理網上信訪量佔本級信訪總量的一半以上,網上信訪成爲羣衆信訪主渠道、直通車,較好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羣衆少跑腿”。

手機信訪、微信信訪的開通,推動網上信訪向“掌上”延伸,羣衆只需“動動手指、敲敲鍵盤”,足不出戶就能隨時隨地反映訴求、提出建議、查詢評價,更加方便快捷。2018年,羣衆通過手機APP、微信提交的網上信訪事項佔國家信訪局網上信訪量的七成以上,移動端信訪成爲羣衆網上信訪更便捷的首選。

羣衆網上信訪主要反映經濟管理、城鄉建設、勞動社保、農村農業等與日常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對這些信訪事項,國家信訪局加大跟蹤督辦,各地着力把功夫放在“網下”,推動羣衆訴求得到及時就地快捷高效解決。2018年,國家信訪局交辦、轉送網上信訪事項的及時受理率、按期辦結率、羣衆滿意率同比均有上升,網上信訪更加好用管用,公信力進一步提升,得到了羣衆點贊。

咱們再接着聽聽

羣衆怎麼說吧!

案例一

山東省昌樂縣賈某通過手機APP向國家信訪局反映,他在昌樂開發區某建設項目工地施工,被拖欠工資,希望儘快解決。經過當地有關部門協調,僅用了10多天的時間,賈某就拿到了工資款,他留言說:“網上信訪後,有關部門一直盡力幫我協調,讓我順利拿到了自己的血汗錢,我心裏很感謝!”

案例二

河南省沈丘縣孫某通過微信向國家信訪局反映,他們家的農耕地被他人強佔用於開辦水泥廠,要求解決。該事項第一時間轉交到當地,經有關部門調查覈實和依法處理,這塊耕地很快就恢復原貌並“物歸原主”。孫某留言說:“網上信訪處理問題非常及時,爲老百姓節省了很多人力物力,感謝國家信訪局這個平臺!”

案例三

河北省隆堯縣霍某通過微信向國家信訪局反映,他們村有一條道路遲遲沒有修好,村民擔心影響秋收運糧。當地有關部門及時跟進解決,不久就完成了道路硬化。霍某作出了“滿意”的評價,還專門通過網上寫來了感謝信,說:“路好走了大家很高興,現在農民有事可以通過國家信訪局網上反映,很方便,答覆也很及時,我們非常滿意!”

主渠道更凸顯

移動端更便捷

解民憂更給力

2018,收穫滿滿

2019,繼續發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