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業想盈利得看商業模式走不走的通。我們先來梳理幾個問題:

你的間接客戶羣體分佈在3個城市,你的農場建在哪裡?

你還管理你那一攤事,農場是不是需要一個管生產的,一個管後端配送和服務的?而這兩樣你都不懂,全指望別人?

不知道理髮店的客戶羣有多高端,你有沒有調研過他們是否願意一年花6666(錢可能不多,但人家憑什麼相信你預付給你)?

做農場成本有包地、聘人、整地、種子、農資、配送、營銷宣傳……以及你這還帶休閑農業,這麼多環節,150萬夠用嗎?要知道農業投資鏈條長,資金回籠慢。

果蔬禽蛋肉的配送需要冷鏈物流,否則客戶收到你的產品品質不好,售後就是大問題,冷鏈物流的成本考慮過嗎?

我要是你就在現有業務上拓展,而不去涉足自己完全不懂的行業。服務三個城市,能不能擴大到5個、10個?只幫人消毒毛巾,能不能理髮店毛巾更新換代時你給供貨?除了毛巾之外,理髮店的其它配套產品你也可以提供服務或供貨?

不要想著理髮店的客戶,那是人家的資源,你去撬動,如果不給理髮店一定的好處,人家是否願意跟你合作?你的資源是理髮店和店員!

【雲種養APP—匯聚全國農技專家免費為你服務】

雲種養 查看官方網站 雲種養,彙集全國農技專家為你免費服務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從海洋獲得食物逐漸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需求。但是在許多地區,野生魚類和其他海鮮都被過度捕撈。現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魚類養殖可以往近海移動,那麼相當於密歇根湖(海洋麪積的0.025%)的海域面積就可以滿足世界對魚類的需求,並允許野生種羣得以恢復。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報告,2016年全球水產品人均年消費量首次突破20公斤(44磅)。全球水產養殖產量達到了7380萬噸,合計1480億美元。海鮮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營養學家認為魚類是不可多得的健康食品。

然而問題是野生魚類種羣受到日益增長的需求的壓力,目前世界範圍內57%的魚類種羣已經充分開發,另有30%的種羣已遭過度開發。克服這一問題的一個方法是通過魚類養殖或水產養殖。不過目前魚類養殖增長的潛力是有限的,而養殖場的魚類也易受疾病和寄生蟲影響。

但是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Peter Kareiva和Rebecca Gentry領導的這項研究表明,如果水產養殖能夠進入近海水域,那麼其產量將大幅增加。此外,這樣做不僅減少了對環境的破壞,而且實際上有助於扭轉野生捕魚的影響,對許多發展中國家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經濟和營養福利。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團隊非常廣泛地關注水產養殖,而不是像以前的研究一樣專註於具體物種。他們排除了那些不適合魚類養殖的海域, 如航道,海洋保護區,海上鑽探區以及受污染的海域等。然後,他們研究了180種養殖魚類和雙殼類動物的生理學,注意到適合它們的環境。然後他們排除了遠離大陸架的遠海和深海區域。

研究人員發現,由於環境法規,海洋魚類養殖並不適合北美和歐洲的一些國家。 但一些熱帶國家的潛力最大——例如非洲的幾內亞、亞洲的孟加拉國和南美洲的烏拉圭等——這些地區也都存在糧食不足問題。另外據研究報告,像阿根廷,印度尼西亞和印度這樣的國家雖然人口和貧困問題不斷增加,但而且還擁有大片海洋,可以通過海洋魚類養殖養活民眾。

Kareiva表示:「我們需要為不斷增長的人口尋找更多的蛋白質,目前我們已經將野生魚類作為蛋白質來源進行了大量捕撈。這項研究表明,海洋魚類養殖可以在不損害我們的海洋或過度捕撈野生物種的情況下為人們提供食物發揮巨大的作用。」

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克邁拉共享鳥窩模式 ,就是很好的農業養殖共享模式


說你沒文化能寫這麼長有水平的字我不信,你這種叫做定單種養並且是根據客戶的需求來生產,所以種養品種多投入資金需求大,150萬資金應該不夠,還有要建立配送渠道,養殖種植技術,最主要的是誰會一下子拿6666元去買你的菜,解決我說的幾個問題市場還是有的,希望能幫到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