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人說過,最後一段的舞蹈,代表的是一種希望,故而節奏明快,相當熱烈。

不過,這東西或許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個人並不太傾向於這種說法。

以北野武的風格來說,他最喜歡的是【打臉】,當然是打某些觀眾尤其是影評家的臉。聯繫整部電影來看,最後這段舞蹈,可以理解為積極的,也可以理解為消極的。

所謂積極的,也就是【希望說】。還記得鏡頭裡演員們洋溢著滿臉的喜悅、興奮,從表面上看,黑惡勢力被剷除,未來一片光明,皆大歡喜。

但是以北野武的套路來說,他從來不搞這麼明顯的寓意。

記得《浪客劍心》里,劍心、齋藤一、卷町等人評價新月村裡的人時說,【那些人不負責任地在那歡天喜地】,【經由這個事件,村民們彼此都見識到了他人心中醜陋的一面……】

《座頭市》也一樣。村民表現出來的歡愉,還不如說是人性最黑暗面的體現。村民們為了討生活,不惜屈從黑幫,喪失了做人的尊嚴。

這幫傢伙在危難來臨時什麼努力也沒做過,現在卻像沒事人一樣歡天喜地。經過了這個事件,表面的歡愉之下隱藏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不信任、背叛和怨恨。

再加上北野武設定的,市剛出場就被小童偷走刀杖,以及用心棒和其妻子之死,藝伎姐弟離開這些情節,很明顯,是想體現人性中的掙扎。

就像昆汀的電影從來不玩文藝修飾一樣,北野武的電影從來也不會太直白。以此而論,最後的那一段舞蹈,實在不像是代表了積極。那些人越是歡歌舞蹈,越讓人慨嘆人性的殘酷。


如果你經常看日劇,尤其是以前的日劇,在結尾的時候常常可以看到這一集中的主要演員會一起搖擺起舞,這是他們一種致敬的方式。

北野武是在一次觀看其美國朋友表演踢踏舞時,以為是在跳神樂,明白後就對那種節奏感念念不忘,所以該片中使用踢踏舞代替了平時的搖擺舞。


踢踏舞代表當時的搖擺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