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浙江日报创刊70周年。70年来,几代浙报人积极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留下许多影响深远的新闻佳作。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浙江日报和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于4月中旬启动了“同走新闻路”大型融媒体采访。


连日来,以浙江日报部分新闻佳作为脉络,由原作者、一线骨干记者和浙大新闻专业学生组成的三代新闻人队伍,重读佳作、重返现场,传承历史、赋能未来,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同走新闻路”今天推出第十五篇

《新闻为民,万水千山总是情》


看三代新闻人开着“佳友民情快车”

重访浙西南革命老区遂昌门阵村。


沿着盘山公路,车子越过山岗,驶向山谷时,我们远远看见,遂昌县云峰街道门阵村的石碑旁,已有不少人在守候。


“到了,俞记者到了!”车还没停稳,村党支部书记张志贵便迎上来,一把握住了俞佳友的手,“这是你们‘佳友民情快车’第三次进村,每一次都给我们带来了改变!”两人互拍对方的肩膀,似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眼里已噙满泪水。


2019年4月,记者俞佳友(左)与老邮递员叶志清再次相见,两人回忆当年感慨万千,热泪盈眶。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杨晓轩 李翔 摄


日前,当我们跟随浙江日报记者、佳友民情工作站首任站长俞佳友,抵达偏居浙西南一隅的门阵村时,眼前的一幕令人动容。而此次历时两天一夜的“同走新闻路”采访中,这般场景屡次上演,让我们内心深受触动。


是什么让记者和村民的感情这么深?重返新闻现场,一段记者与村民的邮路情缘,一份党报新闻为民的情怀,在追寻和回忆中清晰呈现。



“你们报道过的老叶退休了,不过村里的邮路,再也没有断过!”领着我们走向村里的路上,张志贵兴奋地说道。


深山邮路,便是这次重逢的缘起。


2011年7月,为深入践行“走转改”,浙江日报创立了佳友民情工作站,并在报纸上开设“佳友民情快车”新闻专栏。专栏以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浙江日报记者俞佳友的名字命名,旨在通过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在“贴近、帮忙、服务”中弘扬新闻为民的新风尚。


专栏刚开出,就收到了来自门阵村的求助信:58岁的邮递员叶志清退休了,由于没人接班,700多名村民与外界联系的邮路中断了。


门阵村,地处三县交界处,是粟裕将军率领红军挺进师战斗过的地方,在浙江革命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拿着信件,俞佳友立即带领“快车”记者赶赴当地。然而,这趟“快车”开得十分辛苦。


蜿蜒曲折的公路,盘上云端,通向门阵村。这条“天路”于2015年通车。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杨晓轩 李翔 摄


“俞记者,还记得不?8年前,你们第一次来门阵村时,翻越了21公里山路,走了5个多小时。”村党支部老书记郑子林感慨地说,“真没想到,这封信寄出后,你们就来了。当时的门阵村,可是遂昌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行政村啊。”


2011年7月18日,记者俞佳友(中)、聂伟霞(后)随老邮递员叶志清,跋山涉水5个多小时才抵达门阵村。(资料图片)


深入采访后,“快车”记者通过多方协调,让叶志清重新上岗,接通了村里的邮路,并为偏远山村的发展鼓与呼。


重读2011年7月20日刊发在《浙江日报》4版的《深山邮路今又开通》报道,我们发现,它不仅客观记录了“快车”的帮扶成果,还反映了山村发展的最大困境——不通公路。作者之一的俞佳友说,山高路远,阻挡了门阵人的看病、读书、就业之路。通往县城的路,成了村民心中的“天路”。


“是这篇报道,改变了我们的命运。”郑子林激动地说,“报道刊出后引起各方关注,在粟裕将军之子粟戎生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门阵村通公路的计划得以提前实施。”


一条公路意味着什么?傍晚时分,云峰街道办事处主任张海锋领着我们来到海拔1060米的郑岗岭,指着群山间蜿蜒的公路说:“这条路全长25.75公里,修建花了4年时间,用了3600多万元。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2015年通车那天,村民们激动得哭了。”


“胜利之路”,村民们如是命名这条路,并由此踏上乡村振兴的征程。



次日,当我们在鸡鸣犬吠声中醒来时,又看到了令人心头温热的一幕。


腿脚不便的老邮递员叶志清,竟一早坐着接班人苏祝龙的摩托车,从山外赶了过来。未及走近,他就说道:“俞记者,听说你们来了,我一定得进来看看。”


原来,66岁的叶志清,因长达42年的跋涉,脚趾严重变形,无法继续为门阵村服务。今年1月,48岁的苏祝龙成了新的“信使”。


“老叶,当年我们进村时,还是你带的路。之后,你又带伤重新上岗,一干又是8年。你的敬业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俞佳友迎上去,握住了老叶的手。


苏祝龙说:“比起老叶,我可幸运多了。公路开通后,我骑摩托车进村就行,但老叶几十年来,都是靠双脚走进来的!”叶志清却说:“辛苦点没关系,最欣慰的,是看着门阵村越来越好了。”


的确,与8年前相比,门阵村的变化已是翻天覆地。


早饭过后,我们漫步村中,但见白墙黛瓦的农房,隐在青山绿水之间,山谷云雾缭绕,空气格外清新。颇为意外的是,我们并非山里唯一的来客。上午9时许,一辆辆大巴便接踵而来。


8年后的今天,门阵村出落得洁净靓丽,引来各方游客。新闻客户端记者 杨晓轩 李翔 摄


“通车后,门阵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红色文化背景,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基地。”张志贵自豪地说,去年村里迎来1.5万名游客,还开出4家民宿,“你们昨晚住的这家,一年营业额30多万元。”


“现在致富门道可多啦。”村民马子洪对我们说,20多年前,他因山村闭塞,选择外出经商。3年前他回村种下150亩香榧,“种的是嫁接苗,今年就会有收成,一斤能卖100多元呢!”


诚如当年报道中呼吁和期盼的,门阵村的民生事业也大步发展。郑子林说了一桩事:通公路那年,他父亲突发心肌梗死,因送医及时,转危为安,如今老人依然健在。


“‘快车’接通的,岂止一条邮路啊!”瘸着腿的老叶一路陪同采访,恰如8年前的情形,不同的是,眼底已满是欣喜的神色。


一条邮路延伸出的,是门阵人的发展路、致富路、幸福路。



傍晚,当我们拄着木棍,满脚泥巴地从红军挺进师的练兵场遗址回来时,村文化礼堂已传出音乐声。


这次“同走新闻路”采访中,记者俞佳友(右一)带队跋涉,探访当年红军在门阵村的练兵场。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杨晓轩 李翔 摄


“你们快来,晚会就要开始了。”张志贵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总共20多个节目,都是我们自导自演的,为的就是留住游客。”


没想到,晚会进行到一半,主持人、云峰街道乡贤协会会长朱步明突然把俞佳友请上了台。他诚恳地说:“俞记者,因为当年你们的报道,才有了门阵村的今天。接下来门阵村如何发展,我们想听听你们的建议……”


一场别样的“围炉夜话”由此上演。台下的游客、村民也都认真倾听。为了乡村振兴的共同愿景,党报记者与基层百姓的心,又一次紧紧相连。


新闻为民路,重走几多情。一路上,俞佳友数度泪湿眼眶,我们也深受感染。


佳友民情工作站成立至今,已推出700多期鲜活报道,筹集款物近9000万元,为100多万群众雪中送炭,成为浙江日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升采编人员“四力”的重要载体。“佳友民情快车”栏目也因此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百姓在我们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新闻报道的内涵就有多深。”在村民们的目送中离开时,俞佳友感慨地说,“当佳友民情工作站站长的6年时光,是我记者生涯中最宝贵的一段经历。”


那是一个个改变与被改变的故事,诠释着浙报人用新闻推动社会进步的初心。


受助读者写给佳友民情工作站的感谢信。


2011年起,工作站聚焦寒门学子,联合4家省级媒体,发起“圆梦大学”行动。仅在2012年,就筹得2000多万元爱心款,惠及2000多名困难学生;


2013年,“快车”栏目关注农村儿童读物奇缺现象,连续推出20多篇报道,多方募捐,最终为我省20多万名山里娃送去价值600多万元的优秀儿童读物;


2015年冬,“快车”栏目推出“为特殊孩子点亮一盏灯”系列报道。图为记者包敦远(前右)为海宁市特殊学校的孩子们送去木制玩具。(资料图片)


2018年,为改善山区百姓的生活品质,工作站携手常山县政府,发动爱心企业捐款捐物,为当地2000多户农村困难老人改厕,让他们享受洁净生活……


2013年,“快车”栏目推出“关注空巢老人精神生活”系列报道。图为记者聂伟霞(右)在庆元县官塘乡山头村采访,倾听留守老人的精神诉求。(资料图片)


8年来,“快车”记者用脚步丈量民情,践行新闻为民理念,让广大读者真切感受到了省级党报的暖意和情怀。


这条路上,我们永不止步。



佳作重读丨深山邮路今又开通


专家点评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


老记者感言丨心中有阳光,前行有力量


大学生手记丨始于情怀,成于“四力”


猜你喜欢


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安徽芜湖举行


七城市率先实现地铁“一码通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正式开通!今天这场论坛,发布了哪些重要成果?


心碎!杭州高架路上24岁辅警执勤中被撞,不幸牺牲...一位非常热情的小伙


这个榜单用校园植物种类给大学排名,你的母校上榜了吗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聂伟霞 张艺萌 浙江大学学生 杨凌伟 刘敏 县委报道组 肖靓 视频记者 李翔 杨晓轩),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周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