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資本是一個想想就激動的事情

自媒體的朋友一聽這個消息就興奮了,吳曉波老師給以文字為生的自媒體朋友指明瞭道路,但是這條道路能夠複製嗎?

我認為很難!自媒體,首先是一個「自」字,具有強烈的個人色彩和魅力,巴九靈公司沒有了吳曉波老師,他還是那個公司嗎?吳曉波老師是這家公司的靈魂,一旦被收購,建立在吳曉波老師個人魅力上的影響力也將慢慢瓦解,能夠寫出吳曉波這種內容的人絕不僅僅只有吳老師一人,但是他的個性最明顯,影響力的沉澱最深。

吳老師從九十年代做記者開始接觸了企業,和財經掛上鉤,一本《大敗局》讓他名動江湖,成為中國財經類媒體第一人,後續推出《激蕩三十年》、《歷代經濟變革得失》、《吳敬璉傳》、《騰訊傳》、《浩蕩100年》、《2000年等等》,一些列中國經濟歷史脈絡的書籍出版,關於改革開放以來重要的經濟人物的梳理,讓已經被市場經濟洗禮了40年的國家的經濟參與者終於有了一個可以參考、可以回溯的書籍,這些所有的積累才奠定了吳老師的江湖地位和影響力。

吳老師從愛奇藝和微信公眾號開始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把傳媒和移動互聯網做了完美的結合,當時還有高曉松和羅胖,而商業化最成功的是吳曉波和羅胖,在寫書的人裡面,吳老師的商業化做得最為成功。

全通教育去年商譽減值6個億就是併購留下的後遺症,今天再次收購吳曉波老師的巴九靈公司,如何能保證不會重蹈覆轍,自媒體是個人標籤如此鮮明的產業,這種運作真的能夠成功嗎?

項目估值20倍市盈率,相當於吳老師把自己未來二十年要賺的錢一次性提前變現了。即便是吳老師親自操刀也難保能夠保持這種盈利能力不變。因為自媒體行業的變動太快了。個人的IP依靠的是個人魅力,而非米老鼠的可以連續不依賴某個自然人的創作能力。

但是不管怎麼講,吳老師這個和資本的結合會給自媒體注入一劑強心劑,撩動了不少靈魂蠢蠢欲動。

主做股權設計、併購,業餘股民,愛好搏擊歡迎點贊和關注


我覺得這個對自媒體沒有什麼啟發,而是對有「才」的人啟發很多,才華變現的時刻來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