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閻濱

南非作爲“金磚五國”之一,對今日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是個遙遠而陌生的國度。但對20世紀80年代電視新聞保有記憶的讀者來說,南非卻和巴勒斯坦、以色列一樣,是國際新聞的明星國度。曼德拉、德克勒克和非國大、因卡塔自由黨、種族隔離等人物與詞彙曾長期佔據着國際新聞的重要時段。

對當代喜愛即時戰略題材電子遊戲的玩家羣體來說,南非是個有着魔幻色彩的國度,南非的祖魯人這個小民族及曇花一現的祖魯王國和國王恰卡,在膾炙人口的著名遊戲《帝國時代》和《文明》系列中都是重要角色,與歐亞大陸上赫赫有名的民族和征服者們並列。一個偏居非洲大陸一隅、從興起到衰落總共才幾十年的小民族,爲何能在那些著名的電腦遊戲中有驕人的設定呢?

在南非長期反種族隔離鬥爭中,很多人都先入爲主地以爲白人殖民者是有原罪的外來入侵者,其實南非的種族問題淵源比一般人想象得更復雜,人數較少的科伊科伊人(歐洲人稱他們霍屯督人)和布須曼人纔是南部非洲的原住民,他們長期處在漁獵採集的史前階段。17世紀中期第一批白人踏上南非的同期,從北方南下的班圖人部落也開始遷徙到南非。

班圖人是非洲大陸上說班圖語系的諸多民族的統稱,今天有2億多人,他們長期在尼羅河源頭和東非高原過着遊牧生活。從14世紀開始,班圖諸民族和部落因爲傳統生活環境惡化,開始從遙遠的北方向南遷徙。

《羅克渡口之戰》

在早期歐洲人的描述中,班圖人是溫和而有禮貌的遊牧者,他們還沒有奴隸制的概念。因爲生產水平低,勞動力是重要資源,班圖人發生衝突時很少流血,部落內的矛盾由酋長裁決,部落間通常因爭奪牧場爆發的戰爭更像儀式性表演:武士們在男女老少圍觀下,手持煙火薰硬的木頭彼此侮辱,一旦發生流血,戰爭即告終止。如果一名武士碰巧殺死對手,他必須離開戰場,班圖人相信這樣就能免遭受害人靈魂的報復。決出勝負後,通常戰敗者移居到新的地區,勝利者絕不會對戰敗者趕盡殺絕。班圖人一般不會傷害外來者,歐洲旅行家描述說,可以非常安全地在班圖人活動地域旅行,但要注意不要被發現攜帶了鐵和銅等金屬製品。班圖人非常缺乏金屬,任何銅鐵等金屬製品都可能勾起他們殺人劫貨的慾望。

隨着16世紀從美洲引入的玉米傳到非洲,非洲南部廣袤的草原上承載的人口越來越多,班圖人作爲外來的遷徙者不斷擠壓着原來漁獵採集部落的生存空間,班圖人各個部落的人口也迅速增長。

當班圖人陸續南遷時,另一個迥然不同的民族正從反方向登陸非洲大陸。1652年,荷蘭爲了維持通往東印度羣島的貿易航線,在好望角附近建立起補給基地,爲了給往來船隻供應新鮮蔬菜和肉奶製品,信奉新教加爾文宗的荷蘭農民在補給基地附近定居下來。經過數代繁衍後,這些人被稱爲“布爾人”。此後一百餘年裏,布爾農民從好望角不斷北上,向內陸擴散。

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後,英國取得好望角統治權,建立起開普殖民地。許多定居了上百年的布爾人家族已經自認是土生土長的原住民,他們秉性頑固,篤信戒律嚴格的加爾文宗,討厭新思想、新事物,對殖民當局推行英國國教的舉措充滿警惕。當越來越多的英國移民湧進開普殖民地時,成千上萬的布爾人乘坐大篷車舉家向北遷往內陸,他們寧肯逃避英國的統治,建立自己的獨立共和國。

擁有火器的北遷布爾人與南下班圖人迎頭相撞,班圖人持續400年的南遷遇到布爾農場主頑強的阻擊,班圖部落在人地矛盾壓力下,生存環境日益惡化。在此背景下,班圖人中一個叫作祖魯的小部落開始崛起了。

祖魯人得名於18世紀初一個叫祖魯·卡圖巴拉的酋長,他們在衆多班圖部落中原本籍籍無名,直到恰卡成爲祖魯部落領袖。恰卡的母親是祖魯酋長衆多妃妾之一,據說他母親懷上他時曾給別人說:“我肚子腫起來的地方是一段壞掉的腸子。”祖魯語裏“壞腸子”叫恰卡,祖魯王國最偉大的君主由此得名。

該內容爲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