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米勒在劉曉波逝世周年追思會上,朗讀劉霞的詩作。 歐新社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米勒在劉曉波逝世周年追思會上,朗讀劉霞的詩作。 歐新社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逝世一周年追思會,在當地時間14日晚上6時在柏林客西馬尼教堂(Gethsemanekirche)舉行,現場座無虛席,德國前總統高克(Joachim Gauck)也以私人身分出席。劉曉波遺孀劉霞並未出席,主持人獨立中文筆會會長廖天琪一開始先代表劉霞向德國社會和政府致謝,尤其是總理梅克爾。

劉霞看到劉曉波銅像十分激動(左圖),當場親吻了銅像(右圖)。 取材自推特
劉霞看到劉曉波銅像十分激動(左圖),當場親吻了銅像(右圖)。 取材自推特

綜合媒體報導,廖天琪說,劉霞很想來參加,可是她弟弟在北京,因此不方便出席。除了德國前總統高克外,美國作家張彥(Ian Johnson)與劉曉波的朋友、中國作家廖亦武也出席追思會。劉霞好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塔米勒(Herta Muller)則在會上朗讀劉霞2009年所寫的詩《無題—給曉波》。

普立茲獎得主、長年派駐中國採訪的記者張彥在悼念劉曉波逝世一周年的文章中這樣寫道:遭中國政府關押至死的劉曉波,北京當局力圖把他從歷史記憶中抹去,然而全球各地紛紛舉行追悼會,顯示歷史記憶不容北京當局這樣操弄。

據報導,除了柏林的追思會,港台也各有相關活動。

香港 追思會500人出席

香港支聯會昨晚在金鐘添馬公園舉行劉曉波追思會,約有500人出席。支聯會常委帶領市民默哀一分鐘,並向劉曉波銅像行三鞠躬禮。追思會首先播出劉曉波生前受訪片段,及八九年民運他在天安門廣場絕食的影像。

副主席蔡耀昌呼籲大眾繼續關注劉暉和其他在中國的維權人士。

台北 劉曉波雕塑亮相

而在台北的劉曉波雕塑也在昨日揭幕,雕塑造形是一本書上放一枝玫瑰,書頁上有劉曉波《鐵窗中的感動》一文的文字:「人類必須有一個夢,這個夢要求我們在充滿仇恨和歧視的困境中尋找愛和平等」。

相較於各地悼念劉曉波,中國大陸則是禁止一切活動,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導,維權人士胡佳試圖參加悼念,昨日被警方帶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