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東北人我很喜歡趙本山,即使現在下來了我也仍然喜歡他。但對鄉村愛情的電視劇我是真的看不下去,就第一部我看了,喜歡趙本山出現的搞笑鏡頭,整體劇情也還不錯,第二部沒看幾集就看不下去了,後來的那麼多部都沒看,劇情不合理,也越來越偏離農村的生活。對那幾個徒弟也很失望,小瀋陽越來越少露面,也沒有新東西;宋小寶這麼多年仍然沒有創新,永遠是演小老頭;文松和曉峯也是一個路子;那幾個老徒弟也就在劉老根大舞臺裏露露面。總之,沒有創新,沒有新作品,不能走出自己的路子就註定沒有出路。楊樹林還是可以的,作為團長應該帶領團隊出好作品,走出新道路,這點還得繼續努力,喫老本早晚得死。


不爛尾怎麼給下一部埋伏筆?本山大叔老了,範偉等搭檔也不合作了,沒有何慶魁的本子,開新IP又乏力,只能裹腳布走到底了。說真的,十幾年了沒有一個徒弟(如果不算大鵬)能獨當一面繼承本山傳媒的衣缽也是悲哀,小瀋陽想跳出藩籬,趙四喫了葯,宋小寶和女粉絲不清不楚,只有楊樹林觀眾緣較好,媳婦還賣假藥蹲進去了,不說烏合之眾也算素質不高。嘗試了YY和各種短視頻無果後,本山傳媒下一個拐點堪憂,可能註定沒有內涵和文化的荒誕的形式走不遠吧。本山大叔是我們80後的歡樂回憶,但畢竟時過境遷了。


鄉愛我一直讚揚它好,今天我有話說它不好。鄉愛從十部到十一部中,趙本山辦狗埸最可恨。如今養狗給國家和人們帶來的災濫,現在無法解決。狗與人爭食,狗污染環境,傳播病菌,叫聲擾鄰,咬人致死。等各種弊病不說,單說流浪狗,國家真是一大難題。某地一流浪狗收容所,收留了600o多隻,其他事不說,單說耗糧,每隻狗一天半斤,一天得耗三千斤。一月一得耗多少斤?一年耗多少?味養和管理相當難,趙本山這樣推波助瀾讓成大錯。鄉愛劇下部看你如何收場?


《鄉村愛情》這部劇只是描述東北一個普通農村鄰居之間,親戚之間的生活瑣事電視劇,從第一部到現在的第十一部,劇中並沒有太明顯的主題或者說劇情脈絡,就好像兩人聊天一樣,東扯一句西扯一句無主題的聊下去,兩個人不想冷場或者想多聊會,聊天內容就會更瑣碎,無跡可尋,《鄉村愛情》就是這樣的,它既然是這樣一部電視劇又何來爛尾一說呢?看這樣的電視劇不要太認真太較真,它與一般的電視劇類型不同!

這種劇適合思想單純簡單或者想放鬆大腦的人觀看,我不喜歡看,我老婆就喜歡看,所以我會說:以你的智商只適合看這種類型的電視劇(當然是開玩笑了)


這種狗屁不通劇情的電視劇,有損東北人男女形象的人物,盡然在中央電視臺播放,不可思議。是否有什麼背景,當前掃黑除惡有沒有必要查一查??


之前的幾部還好,至少上下部可以銜接的起來,但是有些小地方還是有些不對的。

楊曉燕鎮樓,她漂(胸)亮(大)她有理。鄉愛都是從夏天穿短袖開始撕,然後到冬天穿羽絨服和解結束,前幾部都是以準男女主小蒙永強結束,現在卻不是了,11部中小蒙在手機裏出現了幾次,他們畢竟都是一個集團的,運作起來比其他電視劇應該要簡單些吧,也是能拍這麼多部的原因。從可以發彈幕到現在可以加速看,發現看電視越來越方便,我用1.5倍的速度看這個電視劇,發現毫無不適應,反而是正常速度看,感覺像是0.5倍的樣子,說話確實太慢了,很多觀眾說裡面的「殘疾人」太多,這個我理解,還是那句話,別讓孩子看,免得模仿,身為成年人的我們喜歡就看下,不喜歡不看就好,這裡面的人物太多,來回切鏡頭,也是一大特色吧,也不知道編劇咋想的,很多都銜接不上,比如永強出車禍後可以走路然後被喚醒了,到下一部成了植物人不說,還殘疾了,香秀和馬忠要離婚跟大國了,下一部又和馬忠在一起了,大個在新的一部中成了富二代,好吧,你是導演你喜歡怎樣就怎樣。從剛開始看,我就有疑問,為啥他們把一個村主任看的如此「神聖」,想見鎮長隨時可以見,我都沒有見過我們鎮長一次呢,這個村還有一個特色:不孕不育,當然,這是為了好給醫院做廣告,爛尾的結局肯定是故意的,想為下一部做鋪墊,估計以後每部都會這麼搞,但是到最後不知道會在哪部突然結束了,看了這麼多年,還是希望好好來個大結局。歡迎補充!


己徑把整個劇情搞亂了排不出好的結局了


好接著胡排唄,呆著沒事胡整唄


發了黴的大米,腐爛的菜,做的飯要是很美味,那要放多少防腐劑和香料,就是鹿晗,蔡什麼坤也救不活


以前的還可以,鄉11就不得看,爛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