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四大紫砂壺產地。

分別是:

江蘇宜興紫砂陶、雲南建水五彩陶、廣西欽州坭興桂陶、重慶榮昌安富陶。

1、宜興紫砂陶宜興陶瓷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其中紫砂陶最具特色。其別緻的造型、精湛的工藝、古樸的色澤和優良的實用功能,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紫砂陶有壺、杯、瓶、盆等上千個品種,其中紫砂茶壺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還具有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夏不易餿等獨特優點。2、建水五彩陶建水五彩陶,又名建水紫陶,因產於雲南建水呈赤紫色而得名。據現有史料和實物考證,建水紫陶產生於清代,始於道光年間,是在明代粗陶生產昌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在建水陶瓷發展史上,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說。3、欽州坭興桂陶坭興桂陶,又名坭興陶,以廣西欽州市欽江東西兩岸特有紫紅陶土為原料,將東泥封閉存放,西泥取回後經過四至六個月以上的日照、雨淋使其碎散、溶解、氧化,達到風化狀態,再經過碎土,按4:6的比例混合,製成陶器坯料。東泥軟為肉,西泥硬為骨,骨肉得以相互支撐並經過坭興陶燒制技藝燒制後形成坭興桂陶。4、榮昌安富陶榮昌陶品種繁多,工藝陶中素燒的「泥精貨」,具有夭然色澤,給人以古樸淡雅之感。以各種色釉裝飾的「釉子貨」,觀之有晶瑩剔透之形,叩之能發清脆悅耳之聲,裝飾大方樸質而富於變化,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還包括各類日用品(蒸缽、鼓子、茶具、酒具、飯確、痰孟)和鑒賞品十餘種和煙具,產品分"泥精貨"與"秘子貨"兩大類。各類鑒賞品設計靈巧,造型優美,透示出強烈的生命活力。


宜興、長興、廣德


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的紫砂泥料是近些年被發現的,初步估計礦產資源達到10億噸!經過權威機構檢測和宜興泥料沒什麼區別,有望成為下一個宜興!


現在景德鎮也發現紫砂礦了


不管哪裡說出紫砂,燒出來的壺,不拋光的情況下,易養易出效果就是好壺好料,否則就不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