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可能沒想到的是,宣佈架構調整的內部信纔剛剛發出,to B賽道就成了行業媒體圈強勢圍觀的新戰場。

  有媒體表示,相比阿里、騰訊,較晚起步的百度在雲服務領域裏只能扮演一個“追趕者”的角色;還有媒體拿出了IDG在12月13日發佈的最新《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半年度跟蹤報告》,發現中國雲計算市場份額已經被阿里和騰訊分別拿走了43%和11%,剩下的46%還要和亞馬遜、中國電信、金山等老牌勁旅爭搶,屬於典型的“彎道超車”——難度很大,結果未知。

  然而把to B業務簡單地當做“先來後到”的賽道,顯然有些太偏頗了。尤其是當你足夠瞭解百度的成長基因,其實不難發現在to B這件事上,百度不需要追趕。

  基因碾壓起跑線

  搜索引擎這個基礎的行業分工,讓百度的基因“看起來很重”。

  在設備和使用場景的限制下,百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扮演着PC時代互聯網入口的角色——絕大部分的互聯網終端行爲需要在搜索引擎的輔助下完成——因此百度在獲客階段很容易積累一批經歷過完整成長週期、使用維度偏深度的優質用戶羣。

  而“重”則是原始積累不夠完美的地方:雖然搜索行爲與社交、娛樂、工作等常見使用場景都能產生聯動,但“搜索+”歸根結底更偏向於共生關係,無法獨立驅使用戶進行主動使用,也就意味着用戶對於百度的使用往往也是深度的、理性的使用行爲。

  想想爲什麼電商會主動擁抱容易挑起感性情緒的內容,進而催生出新的行業“內容電商”,想想爲什麼品牌建設被賦予了越來越高的權重——這在感性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不算太好的消息。

  但這樣的基因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也可以成爲一個相對優勢。

  具體來說,由於載體的有限和場景的隨機性,互聯網企業面臨着流量紅利的激烈爭奪,整個市場環境整體呈現出鮮明的買方市場特徵。而隨着手機行業這個全球經濟增長引擎從2018年正式進入下行通道,過度偏科C端市場的弊端正在凸顯:

  1.互聯網相關行業盛行的消費主義、娛樂主義,讓C端服務嚴重過剩,泡沫化現象嚴重;

  2.逐利遊戲和生存壓力讓互聯網產品形態迅速趨同,互聯網作爲生產力工具的一面被掩蓋了

  這兩個麻煩共同構成了最近幾年創業者羣體頻繁遭遇困境、發生互聯網泡沫猛烈破裂時的誘因。

  只是互聯網偏科了,但並不代表有些東西能將就了。To B業務本質上就是“將互聯網技術轉化爲生產力”的事,在人口紅利、流量紅利逐漸消耗殆盡的時代,人們終於迴歸到正視to B業務價值的賽道。

  所以在基因的幫助下,曾經站穩了“更笨重”“更嚴肅”用戶場景的百度,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默默積累AI技術等待爆發點的百度,在這個正在興起的新賽道上,其實已經跑出去很遠。

  To B人人都在如履薄冰

  To B業務始終存在,並且是動態存在的。隨着技術加快了落地與迭代的節奏、市場需求被同步擡升,企業或者產業端服務的重要性在越來越突出的同時,也正呈現着明顯的日常化和複雜化。

  因此對於提供to B服務的廠商來說,除了洞察用戶需求和解決技術問題,“能否爲動態的需求提供合適的環境”往往成爲最大的痛點和難點,雲容錯率要求更加嚴苛的to B服務更是如此。

  今年7月,初創企業“前沿數控”發現,部署在騰訊雲上的公司網站、小程序、H5突然無法打開,騰訊雲方面的反饋是丟失的數據已經找不回來。

  而除了與騰訊雲共同協商解決方案之外,前沿數控也對可視損失進行了一個初步的預估,該公司近千萬元級的平臺數據全部丟失,包括經過長期推廣導流積累起來的精準註冊用戶以及內容數據。後續影響在於廣告主在其平臺的廣告投入已不能正常展示,面臨退款賠償及老客戶丟失的問題,公司融資計劃也被中止。

  今年6月和去年2月,阿里雲和亞馬遜都發生過雲服務的大規模宕機事件。以後者爲例,亞馬遜AWS的雲存儲團隊在調試時錯輸了一條指令,意外移除了大量服務器,導致進出AWS東一服務區基礎設施的流量瞬間消失,停機長達3小時之久。

  而由於AWS在美國市場處於領先地位,包括Adobe、Airbnb、Github、納斯達克、Netflix、Slack、通用電氣、Quora等知名科技公司均被殃及。根據外媒估算,此次宕機造成了最高數千萬美元的損失。

  所以,to B需求所需要的賽道環境,比我們想象得更加嚴苛:

  技術導向的to B需求不僅需要足夠的剋制,也同時對技術落地的安全性、有效性、穩定性和配套的處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推廣”“變現”“裂變”等必然共生的需求又讓整個環境隨時“如履薄冰”的狀態。——to B不分彎道,行業需要硬核,也就是說TO B沒有容錯率,大家都在如履薄冰,隨時都可能被拉回起跑線,所以基因纔是決勝點。

  百度早就打響了發令槍

  拉長時間線來看,百度其實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目前,在AI領域,百度已完成出行、醫療、金融、零售、物流等數十個行業的覆蓋,其中有九成是To B的客戶,積累了豐富的企業端服務經驗。而在今年8月,百度雲就已經上線AI to B平臺,目標是加速百度AI在企業級市場的商業化進程,通過兼具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在製造、金融、城管、新零售等領域廣泛賦能。

  一系列佈局也正在收穫積極的反饋。據易觀國際發佈的報告顯示,百度雲是國內公有云市場增速最快的廠商,百度總裁張亞勤曾在今年9月舉辦的2018 ABC SUMMIT百度雲智峯會透露,“百度雲用戶數相較於去年增長3倍,合作伙伴增長3倍、營收增長4倍、流量增長5倍。”

  可見,在邁過PC時代的開荒、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開枝散葉後,泡沫刺破下的互聯網產業亟待一輪新的破立,來重新定義這項技術與世界的關係。目前來看,“to B+雲”顯然成爲人們眼中關於這場破立最合適的切入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