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2點,陽光正好。

96歲的韓爺爺換上帥氣西裝,繫上領帶,笑得合不攏嘴。

85歲的吳靜林奶奶化上淡妝、穿上拖尾婚紗。

兩位老人在武漢市江漢區老年公寓的花園裏補拍了期待已久的婚紗照。

兩人時而牽手、時而依偎、時而相擁,奶奶有點羞澀不自然,爺爺調皮地和她比心,滿滿的幸福感染着現場所有人。

誰說我們老了,愛情不分年齡。

一見鍾情 大膽追愛

記者第一次見到兩位老人,韓爺爺穿着休閒呢子衣和運動鞋,左手幫吳奶奶掀開門簾,右手牽着奶奶緩緩走來,兩人面帶微笑,和藹可親。

喫飯的時候,爺爺會貼心地把魚肉夾給奶奶:“這挺好喫的,對身體好,多喫點”。喫完飯,奶奶就在手包裏拿出爺爺每天喫的藥片,把水端給爺爺。自然體貼的小動作,讓護理員投來羨慕的目光。

2017年春節期間,韓爺爺和吳奶奶在兒女的聚會上首次見面。兒女們都抱着“撮合兩老”的小心思,但誰也沒有說破。爺爺後來偷偷告訴記者:“我第一次見面就覺得不錯,她很清爽,很文靜。”爺爺說到這裏不好意思地笑了。

隨着子女的撮合和支持,爺爺對奶奶從“不好意思打電話”到“掛了電話就不知道幹嘛”,最終鼓起勇氣,決定大膽追求愛情。

爺爺的浪漫絕招真不少,天氣熱了,他給奶奶送來一把“蝶戀花”扇子;

奶奶過生日了,七夕情人節了,爺爺一定會準時送來玫瑰花;

電話從早打到晚,通話時間最長的一次有120分鐘;

而吳奶奶發現韓爺爺經常穿皮鞋,就送了他一雙舒適的運動鞋。從那以後,家住東湖附近的韓爺爺,每週“橫跨長江”去老年公寓見吳奶奶穿的都是這雙鞋……

苦追一年後,2018年11月1日兩位老人正式領證,在宴席上,爺爺使出“殺手鐗”:拿出一枚一克拉鑽戒送給奶奶,並親自爲奶奶戴上。

有你的地方 就是家

在認識奶奶之前,爺爺一個人住在130平方米的大房子裏,兒女請了保姆照顧爺爺。

“本來準備把她接到我家住,但她就是捨不得離開老年公寓。”韓爺爺說。吳奶奶告訴記者,自己在養老院已經住了4年,在這裏生活得很開心,護理人員和朋友都在這裏,大家像一家人一樣,她捨不得離開。

爲了愛情,韓爺爺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收拾好所有行李搬到養老院和吳奶奶一起生活。2018年國慶節,爺爺正式入住江漢區社會福利院,住在奶奶房間的斜對面。

早上,爺爺就在奶奶房間門口輕輕喊,兩人一起喫三餐,在奶奶不參加活動的時候,他們白天都膩在一起,晚上才各自回房間睡覺。

結婚後,老年公寓給他們安排了一間“套房”。記者走進“套房”看到,老人房間乾淨整潔,臥室的雙人牀上有兩個鴛鴦抱枕放在牀頭,起居室內的書桌上放着爺爺愛看的書、報紙和放大鏡,還有奶奶做的手工花,牆上掛着幾幅爺爺喜愛的書畫作品,“小家”被兩老佈置得很溫馨。

採訪中,韓爺爺笑談,自己年輕的時候搞天文,吳奶奶年輕的時候搞石油勘探,兩人的工作性質都需要常年待在野外,所以現在非常有共同語言。如今他們一起生活在福利院,不光互相有個照應,也有說不完的話題。

現在每天奶奶學習唱歌,爺爺就在房裏看報、做科研工作;爺爺下象棋,奶奶就在旁邊默默陪伴;有時候兩人一起做做手工,看下新聞聯播;偶爾點下“外賣”開個葷。

羞澀示愛:我好幸福阿

3月28日下午,96歲的韓爺爺和85歲的吳奶奶補拍婚妙照。當奶奶出現在爺爺面前時,爺爺不停地誇讚:“好漂亮!”“我好幸福呀。”

拍攝期間,爺爺不斷地問奶奶,“累了嗎?坐下休息下。”走路時還幫奶奶牽婚紗。一開始,兩老有些拘謹,攝影師要兩老靠近些,還教兩老用拇指和食指比愛心。

沒想到剛拍了幾張,爺爺就調皮地開始自由發揮了:“我們比個大愛心吧”“我們對望一下”“你看着我,看着我呀”……再接下來,爺爺浪漫心爆棚,牽起奶奶的手說“親一個,拍一張”。

一邊的工作人員在旁邊直呼:“被虐了,受到了一萬點暴擊。”

韓爺爺和吳奶奶走到哪裏都手牽着手,花園裏散步的時候、參加院裏舉辦活動的時候、進出電梯的時候,幸福模樣羨煞旁人。

在現場,記者發現一個小細節,兩老的智能手機裏存得最多的就是兩人的照片、視頻,還有一起做過的事、看過的風景。“這是我們領證的時候孫姑娘給我們拍的抖音小視頻”“這是我們結婚接親朋好友喫飯的包間”“這是姑娘給我們倆拍的照片”……

老人勇敢追求幸福應提倡

江漢區社會福利院院長周春芳認爲,愛情無關年齡,老年人應該勇敢追求晚年幸福。現在時代在變,子女也都成長成熟,有了自己的家,老年人在身心和情感上都需要更多陪伴,社會上應該包容和祝福老年人在晚年生活找到愛情獲得幸福。

武漢大學社會學教授周運清說,能像兩老這樣一拍即合,兒女還撮合和祝福的情況比較少見。目前獨身老年人的孤獨感比較明顯,從養老角度來看,老年人普遍希望有人陪伴、相互照應,再婚的潛在需求比較明顯,老年人勇敢追求幸福應該是提倡的。

當然,再婚前兩個家庭對於一些經濟風險、財產風險、子女態度這些都應該提前約定好,避免後期引發不必要的矛盾。

來源:長江日報(ID: whcjrb,記者關馨 圖片:長江日報記者肖僖 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