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天下》的文章

https://m.douban.com/mip/group/topic/48790096/?

m.douban.com

胤祥的回答

作家江南所說的「江八條」具體是哪八條原則? - 知乎?

www.zhihu.com圖標

江南最早的一條微博(已刪):

重新發的:

註:胤祥是電影《此間的少年》導演

後續(不相干的就不貼了,感興趣的自己上微博看吧):

前排喫瓜。

ps:劃重點!胤祥說這是他根據江南的口訴整理的,還存有錄音和會議記錄!那就看他能不能放出來了~( ̄▽ ̄~)~

再ps:請小夥伴們不要再塞其他人的微博進來了好嗎,那麼多怎麼塞得下,可以把鏈接放評論裏,感興趣的自己去看。

—————————分割線———————————

來自6個月後的更新,胤祥同學已失蹤:

這是他微博上的最後一條動態:


暫時不站隊。等 @胤祥 三天時間,他要是放不出錄音,那我就站江南。

——————————分割線——————————

有人不認可錄音的作用。我們先不考慮胤祥的解讀,也不考慮博客天下那篇文章中的「通過對郭敬明成功學和商業模式的研究,江南總結出了幻想文學創作的八條精髓,第一條是:『一定要把書賣給中學女生』。」是不是胤祥說的。就看他倆言論的矛盾,錄音至少能幫我們釐清以下幾點:

①胤祥說他錄入整理後得到了江南的認可,與會人員皆有抄送。「江八條」這個總結稱號不是他提的,是會上其他人提的。江南則表示在媒體向他詢問前,從不知道什麼江八條。

有了錄音,就能確定他們倆誰說的是真,誰說的是假。②胤祥說這八條是他根據江南口訴整理的(也就是,這八條的內容全部來自江南);江南說有他說過的,也有他沒說過的。有了錄音,我們就能知道這八條真的全是江南說過的,還是隻有一部分是江南說過的。如果只有一部分是,那哪些是江南說過。

③胤祥說這八條是江南提出的辦刊思路(創作方針),適用於《九州幻想》、《幻想1+1》等,後來作為創作參考意見發給了不少新作者,還說過「這個思路下最成功的作品大概是《上海堡壘》。」江南則說「這從不是我們的組稿和寫作方針」。

有了錄音,我們就能知道他們當初討論後,到底有沒有打算把這作為標準。

——————————分割線——————————

過去4天了,胤祥還沒動靜,我站江南了。

其實這事兒很簡單,胤祥說有,被江南否認,那他就需要擺出證據來證明,不然就只能當造謠處理。

至於熟不熟,就是個主觀概念,根本不是重點。


——如何看待江南否認江八條。

——沒問題啊,因為他沒說過。

上再多的圖片、再多的評論,哪怕論證了江南曾經和胤祥很熟,比他跟今何在還熟,那又怎麼樣呢?他沒說過啊,那他當然應該否認啊。

胤祥號稱自己手裡有的錄音,是唯一有可能能證明江南曾經說過的,但他沒有放出來,那就是並沒有所謂的「錘」。

至於那些說胤祥曾經有多愛江南的,無非是轉移視線,這是兩碼事。他們是十幾年前的師兄師弟、老闆和員工,這個沒有人否認。近十年沒聯繫的曾經的師弟,說一句不熟又怎麼了?論證再多,也就最多是句曾經很熟。快十年啦朋友們,想想自己十年前在幹嘛吧,想想十年前的熟人們有多少還「熟」呢?

再退一萬步說,假設江南直到昨天為止還和胤祥很熟,那又怎麼樣呢?他突然發現有個自己並看不上的「江八條」被安上了自己的名字,氣得罵人,立刻宣佈和發明這種說法的人不熟,也是人之常情啊。

這種借別人的名義發布自己的東西(還不提這東西有多low了),要說還是不是熟人好一點,越熟越可恨吧?

說到底,這事對於江南,就是一句「『江八條』不是我說的」,他和胤祥的關係對於這件事本身,就和唐缺和胤祥的關係對這件事一樣,毫無關聯。

另外,胤祥昨天晚上說江八條也不是他發明的名稱,提到了月餅和狗狗。目前月餅已經否認,狗狗可能還沒看到,暫時沒反應。

目前,可以整理出來的事實就是,2006年江南在他們曾經的會議上提到過一些寫稿、選稿傾向,胤祥進行了整理,然後當時參與會議的某人將其命名為江八條。大約五六年後,胤祥將這個江八條發布在網路上,並進行了解讀。又過了幾年的2015年,胤祥被《博客天下》採訪,《博客天下》也提到了「江八條」。然後直到昨天,2018年,江南在一次採訪中第一次聽說了「江八條」,炸了,在微博憤而發文,引發此次事件,並在別人解釋是胤祥說的時候,說「和他不熟」。

說句實話,作為一個十幾年來的江粉,當年第一次在網上看到所謂「江八條」的時候,其實是覺得雖然並不適用於江南的作品,而且解讀惡意,但某種程度上是對用戶的畫像,是江南有可能說出的話,所以這麼多年來我也從來沒說過什麼,躺平任嘲嘛,江南的嘲點那麼多又不止這一個。但昨天江南說了江八條不是他說的,同時承認了一些內容是他提過,但整個江八條絕不是他的意思,我當然要支持他。連我都差點信了,何況本來就只是想嘲他的其他人呢?他要是還不否認,這江八條怕是要跟隨他一生一世了。

所以,他得否認啊。不是他說的,怎麼就不能否認了呢?

這八條的內容江南應該是說過的。

實習的那位還實心眼地記下來整理出會議記錄。

寫作麼,寫多了誰沒有點心得技巧。當老闆的又是春風得意的人,半認同半自滿地講出來指導一下下屬,提點一下……這是大多數企事業單位平時會議上領導都會做的事。

一般人誰還記得七八年前自己在某一次會議上說了什麼。開會的時候,他就是覺得自己有點東西,實習的小孩也老老實實記下來了——「嗯,挺好」。有點「裝×一時爽……」的意思。

但他自己不可能把這點東西當自己的寫作聖經。

混口飯喫的,誰會實心眼地把自己的看家寶貝拿出來啊?個人的基本功和閱讀量也不可能通過打包贈送給他人。決定文章/產品/其他差距的可不是幾條淺顯的技巧。

《博客天下》上那篇,可以作為江南過去的一個參考。太當真的人有點學生氣了,太死心眼。

盡信書不如無書。

江南沒必要否認自己多年前曾經眉飛色舞說過什麼八條六條四餅。但他一定會否認他人揪著許久以前的片段(「門」相關不包括在內~)進行過多的解讀 用盲人摸象的方式定義他限死他。

「造謠」說重了。「不熟」也有點不近人情。其實不近人情是次要的。江南過於敏感,防備心很重,想太多。看見的叫他改改,他這樣會嚴重影響判斷決策,最後傷的是自己。他還需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別像個刺蝟。


我覺得把會議記錄總結出來發貼本身就很搞笑,譬如我某年某月在某次辯論隊內部討論中,跟別人討論怎麼才能迎合評委老師以及給對方下套。。。然後畢業之前被學弟實名在學校論壇發帖。。。我估計會抓狂。大傢俬下裡內部的吐槽不適合大張旗鼓的實名放在網路平臺上。


說句實話,作為一個很早就開始看九州的人,我現在的感覺就像是前兩天看到摩根弗里曼性騷擾一樣,九州,你還不如死了算了。

九州是一滴水,雖然它沒有匯聚成大海,但是我還是希望他能夠永遠是我心中一潭清澈的湖水,而你們如今卻致力於把這潭死水再攪渾,我真是去你們大爺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