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nel、WellCare、賽默飛世爾、Brammer Bio、愛爾康眼科、羅氏、山德士、小林、康希諾、天麥生物、以色列Oramed醫藥、華爲、騰訊、飛利浦等公司一週要聞回顧

1

醫療保險公司Centene收購WellCare

美國醫療保險公司Centene證實,將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購WellCare health Plans,以充實其政府支持的醫療業務。該公司對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的估值爲152.7億美元。兩家公司正就一項交易進行深入談判。在特朗普政府加大對前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簽署的醫改法案的攻擊力度之際,此次收購可能會降低Centene對奧巴馬醫改交易的依賴。早些時候,美國司法部(DOJ)支持一名聯邦法官的裁決,即奧巴馬醫改違反了美國憲法,因爲它要求人們購買健康保險。Centene約40%的營收來自其奧巴馬醫改業務,因此很容易受到美國司法部裁決的影響。收購WellCare的交易還可能讓Centene在席捲美國醫療行業的整合浪潮之後,更好地與大型競爭對手聯合健康(UnitedHealth)和CVS Health競爭。

Centene專注於美國醫療補助計劃(Medicaid)和平價醫療法案(ACA)市場,客戶數約爲1400萬,同時WellCare擁有大約550萬醫療補助計劃和老年和殘障健康保險(Medicare)客戶。

2

賽默飛世爾將以17億美元收購Brammer Bio

賽默飛世爾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 TMO)表示,計劃以17億美元收購Brammer Bio,此舉將擴大該實驗室設備公司在快速增長的基因療法領域的業務。Brammer Bio是一家少數人持股的公司,由私人資本運營公司Ampersand Capital Partners所有。Brammer Bio主要向開發基因療法和基因修飾細胞療法的製藥公司提供外包研究和製藥服務。Brammer Bio成立於2016年,由Brammer Biopharmaceuticals和Florida Biologix合併而成。

3

愛爾康眼科將在瑞士和紐約雙重上市

瑞士製藥巨頭諾華(Novartis)表示,旗下眼部護理業務愛爾康(Alcon)的股票預計將於4月9日在瑞士證券交易所和紐約證券交易所雙重上市。愛爾康將在首個交易日被納入瑞士藍籌股指數SMI。諾華於2001年收購愛爾康,當時愛爾康的業務包括手術產品、視力保健和眼科製藥。2016年,愛爾康的眼科製藥轉入諾華創新藥物部門,愛爾康完全專注於手術產品和視力保健。獨立的愛爾康將成爲立足瑞士、全球領先的醫療科技上市公司。

4

羅氏關閉巴西里約工廠

瑞士製藥商羅氏(Roche)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將關閉位於巴西城市里約熱內盧的製造工廠,在出售這塊地塊之前,將在未來5年內關閉工廠。該工廠位於Jacarepagua附近,爲拉丁美洲和歐洲生產產品,目前員工440名羅氏員工和約200名承包商。羅氏表示:“鑑於不斷變化的產品組合和未來較低的產量,羅氏做出了艱難的決定,計劃逐步淘汰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的生產基地。”該公司補充稱,將繼續在巴西聖保羅和戈亞斯州的兩家工廠開展業務。

5

山德士正式設立大中華區

諾華子公司山德士(Sandoz)正式宣佈成立“大中華區”,由現任東南亞及北亞區域負責人 Francis Vaillant 出任大中華區總裁。中國市場的關鍵地位被越來越多跨國藥企所重視,山德士也基於這個原因新成立大中華區,包括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市場,繼續增加對中國業務的投資,以便執行下一步的產品組合策略,助推山德士成爲全球頂級的仿製藥生產商。

Francis Vaillant 於2016年3月加入山德士,擔任山德士韓國總經理及亞太地區成熟品牌負責人。現任山德士中國總裁 Chua(蔡隆和)離任的消息同時正式公佈。

6

小林製藥將增產“退熱貼”

小林製藥計劃2019年投資約100億日元(約合6億人民幣),增強設在日本愛媛縣和中國安徽省的工廠的生產設備,擴大受到中國訪日遊客歡迎的“退熱貼”(中國名:小林“冰寶貼”)的產能。2018年,訪日遊客帶來的退熱貼銷售額較上年增長8%,此次的舉措旨在解決生產設備的持續全負荷運轉問題。位於愛媛縣新居浜市的子公司工廠將投資60億日元建設新廠房,計劃2020年投產。安徽省的合肥工廠爭取2021年投產,將投資40億日元,建設用於生產退熱貼和“暖寶寶”的新廠房。

7

“港股疫苗第一股”康希諾生物上市

康希諾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正式上市,每股H股作價在21港元至每股22港元,發售所得總集資額最高可至12.59億港元。里昂證券和摩根士丹利是本次發行的聯席承銷商。康希諾生物成立於2009年,因研發我國首個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而聞名。這起IPO,意味着康希諾生物作爲“港股第一疫苗股”正式登陸資本市場。該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基於多糖蛋白結合技術、合成生物疫苗技術等五大核心技術平臺,建立可用於預防肺炎、結核病、埃博拉病毒病、腦膜炎、百白破、宮頸癌等一系列疾病的高端疫苗產品研發線。

8

全球首條“口服胰島素膠囊生產線”竣工

全球首條“口服胰島素膠囊生產線”在安徽合肥竣工。該生產線由合肥天麥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引進國際先進技術興建。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夫拉姆·赫什科稱其爲“全球治療糖尿病創新藥品開發歷程中的一個關鍵性里程碑”。該生產線按照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歐洲藥品管理局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標準設計、建造,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擁有國際最先進的蛋白質純化分離生產設備、全自動軟膠囊生產線、包衣生產線、包裝生產線及高標準的質量控制體系。同時,胰島素領域的劃時代新藥——口服胰島素膠囊(ORMD-0801),由合肥天麥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以色列Oramed醫藥公司聯合研發,即將展開中國地區臨牀試驗。天麥生物是一家專注於糖尿病領域投資研發的高科技生物製藥企業。

9

華爲新增醫療器械銷售業務

華爲變更公司經營範圍,新增醫療器械銷售等業務。據天眼查信息,華爲終端有限公司變更公司經營範圍,新增了醫療器械(第二類醫療器械)銷售等業務。變更之後,華爲終端有限公司的經營範圍爲開發、生產、銷售:通信及電子產品、計算機、衛星電視接收天線、高頻頭、數字衛星電視接收機及前述產品的配套產品,並提供技術諮詢和售後服務;銷售:醫療器械(第二類醫療器械);增值電信業務經營;佣金代理;貨物或技術進出口(國家禁止或涉及行政審批的貨物和技術進出口除外)。有媒體稱,華爲的心思或許並不在於傳統醫療器械的硬件銷售,而是在於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多年的技術積累做產品的落地。

10

騰訊與飛利浦合作進軍醫療器械領域

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騰訊控股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致力於在智能醫療領域的研發合作。基於合作,雙方從醫院臨牀需求出發,共同推進電子陰道鏡AI輔助診斷系統的研發。飛利浦將通過圖像傳輸協議向騰訊的陰道鏡輔助診斷系統提供實時視頻和圖像。而騰訊陰道鏡輔助診斷系統則向飛利浦電子陰道鏡系統提供實時輔助診斷信息。在此基礎上聯合開發出電子陰道鏡系統與陰道鏡輔助診斷系統的整合方案,以此幫助臨牀醫生在統一的顯示屏進行操作,並獲得實時輔助診斷信息。將電子陰道鏡與陰道鏡AI輔助診斷系統結合成果將成爲醫生的“智能助手”,大大節省婦科臨牀醫生的看片精力,提高診斷效率和準確率,促進精準醫療。

推薦一個全球醫藥行業最新資訊賬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