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7號,OPEC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常規會議;昨天OPEC成員國會議結束,但是各國之間的看法不一樣,沒有統一的觀點;7號將與非OPEC成員國舉行會議,此次會議或將沒有明確的結果。

回顧6號會議內容,每個國家都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先來看看伊朗,2018年11月6號,美國制裁伊朗原油出口,導致原油出口受到限制;雖說還有8個地區與國家得到豁免,但也是有時間限制的,而且這8個地區或國家能夠把價格壓到很低的位置;伊朗此次想通過拒絕減產施壓OPEC組織,得到與美國的談判的籌碼。

再來就是沙特, 沙特石油部長強烈建議所有國家均不能豁免於減產,減產應該是「足量」,不是「過量」,其表示「OPEC+減產100萬桶/日將足夠了。」其言辭上偏中性,其主要的原因是:前一段時間,卡舒吉記者被殺害之後,各國對其態度上忽冷忽熱,此次在會議上也是想要迎合各國,想要重新獲得各國對其的態度;還有一點就是沙特是親美派國家,其產量的多少很多時候還得看美國臉色。

最後就是伊拉克,伊拉克一直是想增加國內的財政收入,其唯一的途徑就是增加原油產量。伊拉克油長Ghadhban表示,伊拉克產能可能將在2019年打到500萬桶/日,而伊拉克10月份原油產量才446萬桶/日,其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想要增產。

這邊大家可能會有些疑惑,這些國家能夠在此原油價格上賺取多少?這就涉及到其開採成本問題,如下圖:

原油開採成本在5-55美元/桶區間。其中在中東地區的成本最低,基本在15美元/桶以下,從現在的價格來看,其還是有較大的盈利空間,這就使得有些國家蠢蠢欲動。

OPEC組織不是壟斷組織,而是卡特爾形式,其本質就已經確定其不可能統一意見,即使統一意見也是還有些國家為了某些利益而違背原先的協議。

由於opec內部會議並沒有達成明確的協議,這也就意味著,12月7號會議大概率不能形成減產協議;12月6號,美原油應聲回落,如下圖

今天的會議是關鍵點,如果opec會議減產協議沒法達成,各國都在打著自己的小心思,加之美國現在原油增產,後期美原油價格將繼續下跌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