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大學畢業的時候,真的沒有想到自己可以做到現在,那時候,最大的憧憬就是想著自己可以有一份安穩的工作,然後努力踏實的干,不論是什麼工作。

第一份工作是國家某一線家電品牌的促銷員,當時是在濟南,因為是在濟南上的大學,大學畢業的時候,媽媽一直需要錢治病,當時對於錢的需求是很迫切的,所以,第一時間找了一個最容易的工作,當時也確實收到了幾份offer,但薪資確實都很低,完全無法滿足當時對錢的急迫需求。

其實做促銷員是蠻累的,特別是心累,當你賣東西的時候 ,你的同學來櫃檯的時候,那是怎樣一種心累?有時候都不願去回想那種尷尬。

好在做了將近一年的時候,有個機會調回總部去做培訓師,於是,我拎著皮箱就去了廣東,一個原來以為自己一輩子都不會去的地方。2011年7月4日,有些日子是不會記錯的,再長時間也不會。

當我第一天上班的時候,我就決定,自己無論如何也要留在這裡,生根發芽,於是就開始了為期一年多的苦逼培訓師生涯,當時確實是年輕,有幹勁,最早是負責山東山西河北天津四個省的促銷員培訓,幾乎每次出差都是晚上在火車上過夜,白天培訓,然後再趕車這樣,也非常用心的做了第一個宣傳企業的公眾號,2012年的時候,微信公眾號剛興起,很少有人去做,第一個公眾號在企業內部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也引起了總裁、銷售總監、部長們的注意,我想,從那開始,我才真正的進入了他們的視線。

然後,再做到培訓科長,市場科長、總監助理,一直到最後出來跟隨原副總裁創業轉型電商,再到其它兩個公司做電商負責人。一路走來,戰戰兢兢, 一直到現在,我依然不認為自己有多厲害,只是感覺自己不會的東西越來越多。

而這麼多年以來,始終不忘自己去學習一些東西,除了參加付費的學習與講座以外,我更多的是通過各種渠道去學習各種知識,導致我現在的資料收集能力很強。

總結出來的下面的這些東西,真的特別適合坐辦公室,而且是對自己有清晰規劃的人。

怎麼去自學,或者是收集資料去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呢?

第一:要全面的分析收集資料

當時我轉型電商的時候,不怕笑話,做的是的客服的工作,每天登錄主帳號等人來買東西,當時感覺特別簡單,店鋪也開起來了,產品又這麼好,應該會陸續 有很多人來買啊,結果一個月下來,才賣了幾台貨,還是求爺爺告奶奶那種。所以後面,就去參加了培訓,當然,老領導對我也器重,前後一共花費了四十多萬去讓我參加專業的電商培訓。而參加後我最大的收穫除了學習了很多東西以外,更重要的,其實就是了解了現在電商人的現狀,而後面的自學對我的成長意義更大。

因為我是做市場出身,所以對那些比較有挑戰性的工作超級喜歡,所以自己就傾向於內容化和搜索的流量,我當時是把派代上歷年來關於所有的搜索的文章一篇篇的全部複製到word上面,然後花了將近兩個月的時候一篇一篇去學習,然後再做了筆記,當時開始的時候,只是在word上做筆記,後面開始做大象和有道雲做筆記。

後面,我就對搜索和內容化門清了,2016年的時候,就開始做微博配套的宣傳,還有做了"全網宣傳、電商銷售"這樣的規劃布局,後面花了半年的時候,把產品和品牌推到了類目第二。

當然,商刻、賣家網、托比網、新浪電商、天下網商、萬堂書院、酷站代碼、TB58論壇等等這些電商的學習類的網站,我也是經常去學習一些新的東西的。

第二、任何交到你手裡的事情都是一個機會

這是一個深有體會的職場道理,在第一家公司的時候,因為經常研究PPT,所以慢慢的就會替各類領導做一些PPT,各類場合的,最厲害 的時候,是年會的各條線、部長的PPT全部都是經過我調過或者是製作的。

當時的集團副總裁是主管宣傳的,當時找我做一個東西,就是關於企業的新媒體矩陣如何搭建,兩天時間要拿出可執行的方案,當時我是懵逼的,但還是很自信的接了下來,得益於我平時有收集各類資料的習慣,所以,最終兩天後還是拿出了以微博、微信公眾號為主體,輔以推特、豆瓣、網路門戶網站軟文為輔的方案架構,加上論證,當場被決定使用。出了總裁辦公室,我全身冒汗。

所以,任何到你手裡的事情都是一個機會,會你要干好,不會你更要干好,因為第一次的時候如果你接了這個工作而且乾的很好,那後面所有的這種類型的工作都非你莫屬,而我們所說的職場不可替代,指的就是這些。

第三、要反覆努力認真的去學習

這裡指的學習,除了職場上的技能學習以外,更是要有諸如技巧類的學習,興趣類的學習,我很喜歡做手工,所以微信號也好,朋友也好,都是有一批超級喜歡做手工的,因此,很多問題,其實就是在做手工的時候就順便解決了。

而且個人是非常喜歡看書的,當然,對於我來說,我更喜歡看電子書,第一是方便,隨時拿出手機就可以看,第二是感覺真的沒必要去買紙質版的書。

當然,也收集了大量的電子類的書,有一些看過了,但很多還是沒有看過的,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留言。

市場類電子書
文案類電子書

第四,從哪些渠道去獲得學習資料?

這其實蠻簡單的,我微信裡面關注的各類公眾號大概有四百多個公眾號,涉及各行各業,經常有一些公眾號搞活動,宣傳文章免費發放各類的專業資料,這是我早期獲取資料的一個渠道。

然後就是各類的付費類的社群,比如一粒塵埃、財神大咖會啊這些,剛開始的時候,對於這些其實還蠻感覺興趣的,畢竟有很多的資料自己沒有啊,可以學習啊,後面慢慢的這些付費社群多了以後就不再感興趣了,良莠不齊,資源早就是泛濫的那種。

朋友之間的資料互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渠道,我的百度雲盤和一些朋友其實是共享的,朋友的雲盤也是一樣,有一段時間百度雲盤的空間都不足了,後面充了會員,五千多G的空間又用了一半。

百度雲盤資料

陸續的從各種渠道,獲得了超級多的資料,比如視頻、文檔等等類型的,慢慢的一點點的去看,自己的收穫其實是非常大的。特別是視頻,有意思的或者是感 興趣的視頻,我都會收集來去看完

視頻資料

寫在最後:

有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如何去獲得這些資料,獲得說有的朋友想獲得這些資料,並交流一些心得,可以直接留言,更可以關注公眾號:一夫工作室YIFU 給我留言,哈哈,這可不是所謂的宣傳自己的公眾號啊。

這幾天突然想做一個自己的工作室,所以就做了一個公眾號。陸續寫了一些文章,可能對大家有幫助啊,不喜歡勿噴。

最近和幾個朋友確實整理了大量的資料,各行各業的都有,包含我一直非常注意的職場提升辦公效率的各類軟體。

看圖軟體:我一直喜歡用Honeyview,還有看圖啦、HD、Picasa等

圖片製作軟體:我不會PS,很多時候需要自己設計一些東西應急,常用的是創客貼、圖幫主、fotor懶設計、瓦斯平台等等這些,但經常用的是創客貼和圖幫主。

PDF編輯:喜歡用迅捷PDF編輯器和福昕PDF編輯器,

視頻播放:習慣用超級解霸和SMPlayer、Potplayer,全格式可播放。

聊天郵件類:郵件客戶端我是使用Yomail的,然後QQ是使用TIM版。

文件搜索:文件搜索我原來使用everything,但後面發現很不方便,就改用Listary version,

預覽文件:剛開始只是使用看圖工具自帶的預覽功能,開始使用seer後就發現方便了很多。

截屏軟體:網上很多截屏軟文包含微信截圖功能 其實都很好用,就看自己習慣了,我喜歡用Apowersoft專業截屏王。

瀏覽器:我電腦裡面一般裝四個瀏覽器,谷歌、獵豹、Opera、還有360極速。

其它軟體:為了辦公室方便,還會裝XMind、Notepad plus、福昕PDF閱讀器、BandZip壓縮這些。

不要小看這些,等用習慣了,可以起碼節省50%-60%的工作時間,極大的提升工作效率,這可以親身有體會的。

當然,雙屏幕,一個機械硬碟也是必不可少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