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三大宗室名將是指李孝恭、李道宗和李神通。既然是宗室,那麼他們跟唐高祖李淵肯定是血緣很近的族人,事實上他們全都是西魏、北周八柱國之一李虎的後代。

李淵的父親是李虎的第三子李眪,他承襲了李虎唐國公的封號,並把他傳給了兒子李淵。

李孝恭是李虎的曾孫子,他的祖父是李虎的第七子李蔚,所以李孝恭是李淵的唐侄。

李道宗也是李虎的曾孫,他的祖父是李虎的第四子李璋,所以李道宗也是李淵的堂侄。他也是嫁到西藏的文成公主的父親。

李神通是李虎的孫子,他的父親是李虎的第八子李亮,所以李神通是李淵的堂弟。

介紹完了他們之間的關係,我們來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怎麼回事。

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命畫師閻立本畫了為唐朝開國做出重要貢獻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並把畫像置於凌煙閣內,這些功臣被稱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三人同為宗室,為什麼只有李孝恭位列凌煙閣呢?李道宗和李神通為什麼沒有入選呢?

我們先說李孝恭,李孝恭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第二位,排位非常靠前,僅次於長孫無忌。而他能得這麼高的位職也是實至名歸,全是憑實力說話。如果說唐朝的建立李世民的功勞最大,那第二的就非李孝恭莫屬了。

公元618年,李淵稱帝,建號武德,任李孝恭為山南招尉大使,負責攻略巴蜀。李孝恭領兵攻取巴蜀,一連攻下了三十餘州,隨後又大敗朱粲,攻下了巴蜀。

武德三年(620年),被任命為信州總管,他練習水軍、大造戰船,為攻打蕭銑做準備。武德四年(621年),以李靖為副將,先攻下了荊門和宜都,隨後又攻下夷陵,最後包圍了南梁的都城江陵,蕭銑被逼投降,江南一個重要的割據勢力被消滅了。

武德七年(624年)打敗輔公祏,平定江南,被任命為揚州大都督,江淮和嶺南大部分地區都歸他管。

可以說李唐的天下北面是李世民打下來的,南面基本都是李孝恭打下來的。這種大功,讓他入選凌煙閣功臣之列是必須的。而且他雖有大功,但為人卻很謙遜有禮,並不居功自傲,李淵、李世民父子待他也格外親厚。

接下來我們來說李神通。李身通沒有入選凌煙閣功臣之列其實很簡單,功勞不大。李神通最大的功勞就是在李淵起兵之初最早響應李淵的。李淵在太原起兵,李神通在河東(黃河東)響應,待到李淵渡過黃河與他匯合後,又幫李淵攻下了長安。

李淵稱帝以後,任命他為山東道安撫大使,統管山東的軍隊。他先是不聽下屬建議,錯失打敗宇文化及的機會,後又被竇建德打的節節敗退,盡失山東之地,最後還被俘虜。後來竇建德被李世民消滅以後,李淵念他的舊情,仍對他委以重任,但他還是沒把握住機會,在與竇建德余部劉黑闥的爭戰中大敗,損失慘重,最後還是跟在李世民後面才滅了劉黑闥,挽回了點顏面。

貞觀初年,李世民大封功臣,李神通因為杜如晦、房玄齡的封賞在他之上而憤憤不平,去找李世民理論。李世民就把他的「戰功」給羅列了一遍,他便不吱聲了。所以說李神通沒有入選凌煙閣功臣之列就是攻勞小,不夠格,李世民對他的評價也不高。

最後我們來說李道宗,為什麼把他放到最後說呢?因為他沒入選的原因很複雜。

李道宗跟隨李世民在擊敗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的戰役中立下很多功勞,在武德五年(622年)被封為靈州總管。在靈州多次大敗東突厥,為守護唐朝邊境做出了很大貢獻,後來在李靖消滅東突厥的戰役中也是屢立戰功。他還參與了滅吐谷渾、薛延陀,隨征高句麗等。李世民對他的評論倒是不錯的,說他是與李勣、薛萬徹二人齊名的名將。他的戰功雖多,但大都是在李世民麾下作戰,自己獨擋一面時很少,與李孝恭不能相提並論。雖然如此,按功勞李道宗還是可以位列凌煙閣的,之所以沒有他,可能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評定存在一定的偏頗。功臣是李世民定的,他在評定時,對那些在玄武門之變中支持他的人要厚待一些。李道宗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鬥爭中保持中立,最起碼明面上沒有支持李世民的言語和舉動,李世民奪嫡他也沒有出力。所以在功勞差不多的情況下,李世民一定會優先選擇幫他奪嫡的人,李道宗有可能因此無緣入選凌煙閣。

第二,李道宗曾因為貪污被李世民罷官,至使李世民對他的印象變差,他的聲譽也因此大打折扣。

可能因為這兩個原因,使他沒被列入凌煙閣。晚年的李道宗因為受到了高陽公主謀反案的牽連被流放象州,在路上病逝。

本文只是個人觀點,如有不用見解,希望一起討論!


初唐三大宗室名將分別為:李孝恭、李道宗和李神通。

凌煙閣功臣不是說誰上就可以上的,有兩點要求:一是為大唐建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另外一個就是跟唐太宗一心的人。所以唐太宗也不太好把太多李氏宗室列入其中,留下更多的位置給其他功臣,籠絡人心。而且孝恭功勞比李道宗要強一些,加上李道宗貪污,為李氏宗室蒙羞,而且已死,只能委屈李道宗了。

而在初唐三大宗室名將中,李神通的軍功明顯不如李孝恭和李道宗,也沒有什麼突出表現,在說李道宗都不能上,所以李神通更不可能了。


李孝恭名列凌煙閣第二位,名符其實。李氏宗族還有西位名將,一個是李神通,李淵在山西起事,李神通變賣家財,組織起了約十萬人的武裝,為打下關中地區立下了大功,但在和竇建德的作戰中兵敗被俘,成為一大污點,後來再也沒獨當一面立功。另一個是李道宗,雖說是名將,戰功還是不夠,比不上薛萬徹,丘行恭,更比不上契苾何力,阿史那社爾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