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棒冰箱、“大大”泡泡糖、大白兔奶糖、鐵皮青蛙,健力寶,一秒讓記憶回到童年。

在“時光雜貨鋪”裏與兒時記憶相遇

木扶手的沙發、轉着撥號的電話、黑白電視、老式收音機、洋瓷盆,每一樣都訴說着歲月的故事。

“奇妙時空屋”裏客廳老物件

綠色雙門冰箱、木質碗櫃、方桌,習慣忙碌工作、叫外賣的我們,是不是也懷念那些年,媽媽做的那桌叫做團圓的晚餐。

“奇妙時空屋”裏的廚房

2000多盒磁帶拼成的磁帶牆,總有人在當中尋找,屬於自己青春裏的歌曲。

你有沒有聽過磁帶?

12月14日,“時光博物館”在上海長寧區來福士廣場開館。不同於傳統的純圖片或影像展覽的方式,“時光博物館”採用創意快閃形式,結合40年來人們衣食住行等經典生活場景,爲上海市民奉上了一場最具煙火氣的時光回顧展。

館內共設有5大主題展館。這其中包括反映改革開放40年來人們衣食住行變化的時光雜貨鋪、聲音博物館、奇妙時空屋、年代照相館和歲月交通局。

在“年代照相館”照一張“父母同款”時髦照

在“歲月流金”影視牆找尋那些年愛豆們的蹤跡

在“奇妙時空屋”裏挑戰一把父母那個年代的“喫雞”與“劍三”

親切、懷念、回到從前、見證改變,是現場觀衆最常使用的詞彙。穿過時光隧道,秒回記憶中的那個年代。大白兔奶糖、鳳凰牌自行車、上海牌縫紉機、三五牌座鐘、小霸王學習機……一件件熟悉的老物件兒,勾起了市民的美好回憶。

小霸王學習機

爲了貼合上海文化之都的氣質,特別增加了閱讀時光板塊,展示改革開放以來出版的經典書籍;在歲月交通局和年代照相館裏都做了上海化的改造,比如上海第一輛鳳凰牌自行車、上海市民公共交通票據展、上海石庫門3D手繪之類。

鳳凰牌自行車

聲音永遠是最能喚起回憶的,在這裏遊客們可以聽到80年代弄堂口傳呼電話亭裏傳來的叫喚聲、地鐵一號線首批乘客的交談聲、巨龍車上下人時,乘務員耐心地提示聲、90年代初外灘的鐘聲等歷史的老聲音,如實記錄着這座城市的改變。除此之外,館內還展出了反映改革開放40年間上海市民生活變遷的老照片,用視覺與聽覺爲遊客還原了上海40年的發展歷程。

" 聲音博物館 " 用聲音解鎖老上海

12月14日-18日,上海及周邊地區市民可登錄人民日報客戶端時光博物館專題頁領取門票,免費入館參觀。

(視頻/謝振宇 圖文/呂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