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  

遇见海地的第一块陆地

飞机登上海地, 也是我第一次看见这块海地与多明尼加连成的大岛, 比较过Google后应该是Paulin地区, 远处的河流名为Los Trois

--正文开始--

经过了3周的军事训练、6周的专业训练和1周的安家假, 11/07的晚上11点40分, 天空飘著细雨, 一群热血的外交役青年们热络了微凉的桃园机场.

大部分的中南美团终于在这一天踏出国门, 将展开近一年的海外服务, 特别感谢文仁和厚杰两位学长的友情出席以及这几天辛苦来送我们出国的承办员学姊和家人们.

海地八人团出国前合照  
海地八人团在出国前的合照, 由左至右依序(括号内为专长及派驻地点)为:

分队长智镖 (农企管-团部)
我 (农艺-Torbeck)
智为 (农企管-Torbeck)
建荣 (农艺-团部)
范姜 (农机-团部)
智杰 (水利-希望村)
柏仪 (农机-Torbeck)
锦玄 (农艺-团部)

流水帐式的飞行记趣就省略, 特别一提有两点, 一件事在 LA 和 MIA 转机时都有代表处的人来引导我们前往下一站, 就甘心.

其次是长途飞行真的好累阿, 睡得非常不舒服, 超容易晕车的我还差点晕机...还好有hold住

 

在机场简单用过早餐后, 从迈阿密离开到海地, 其实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国家的差异, 且让我用比较图来说明.

同一片窗户之海地机场(上)和迈阿密机场(下)
杜桑维杜尔机场航厦 vs 迈阿密国际机场航厦 顺带一提, 迈阿密机场内有日本系统的捷运作为接驳.

 同一片窗户之两国地勤人员大比拚
肤色方面, 也可以明显感受到海方95%黑色巧克力比例的实力.

同一片窗户之机场跑道大比拚  

不只机场的规模, 就降落时的感受, 觉得迈阿密这边明显平顺许多.

在候机和搭机时, 分别遇到了慈济的师兄师姐和邻位要前往海地服务的美籍教师以及一位日籍工程师,

便可以感受到, 其实有不少的国际资源投入在海地的重建等计划, 也希望这个中南美洲最早独立的国家,

能尽早脱离贫困和天灾的阴霾. 最后附上一段在机场内要转搭接驳车前(偷录)的器乐演奏,

虽然这并不是个物资丰沛的国家, 但却从音乐中感受到当地的活力.

机场内的音乐表演  

  

海地, 我来了!

--下期预告--

因台风延期举行的战斗营?成功岭军事训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