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西貧困山區的學生,成績在我們學校不錯能上211那種,從小體質弱老是生病所以萌生了想學醫的念頭。


那些說貧富與學什麼無關的,恐怕是不知道現在的醫生培訓體系吧。我不確定在巨大的經濟壓力下,題主是否還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去。況且題主本身身體素質差,那就更不適合學醫了。

首先,長學制,學費貴,本科5年,碩士3年,如果想不開再讀個博士,又3年。畢業後待遇不上不下,前提是你能進入一個級別相對較高的醫院,如果是基層單位,那麼收入實在算不上體面。當你還在溫飽線垂死掙扎的時候,別的同學已經開始賺錢養家了。

其次,學醫功課多,需要付出巨大努力,那麼身體素質不過關的情況下,即使熬得到畢業,恐怕也熬不過將來高強度的工作。

再次,題目似乎也並不是真心喜歡這門學科吧。


在中國大陸,窮人家的孩子學醫也不是沒有什麼問題,畢竟本科學費不是很貴,而且拿到了貧困補助之類的生活和學習問題不是很大,但目前就業的話光憑本科學位進三甲之類的醫院是基本不可能的(即使那些有關係能進去的人基本生存在裡面也是很困難,什麼都不懂,很容易被同級瞧不起,被主任罵來罵去誰願意呢),所以就得考研,學業順利的情況下三年碩士出來,這些開銷可不是小數目,更不用說考博了。

現在非科研類研究生期間就可以進行規培,但就我身邊一些所見所聞來說,那些工資,只能算是補助了,生活花銷依然是過不去的坎。綜上所述,所謂窮人家的孩子,還是不要學醫的好。不過要真心想學,報定向吧,會好一點,不過畢業之後你得工作滿一定年限才能考研,但是!到時你會有時間去考嗎?

在中國,醫院是主體,在美國之類的國家,醫生是主體,能夠跟任何醫院簽約,只要你有能力,能上醫學院是全家的光榮,而且能上的起醫學院的,也絕大多數是中上層階級的子弟(像《實習醫生格蕾》裡面伊茲那種拍內衣廣告來支付學費的人應該少之又少),順利成為醫生其難度是很困難的,當然,薪水和你的工作也是成正比的。所謂過著富人生活的打工者,就是這樣吧。

後面有些跑題了,見諒。但是就目前發展形勢而言,窮人學醫可能性是越來越小了。


好個p,以後當了醫生,舉個例子,非社保報銷類的抗生素,根據患者情況來看,可用可不用,用了患者自費費用高,治療方案安全概率提升卻不明顯,反正擱你自己身上這葯你鐵定沒必要用的,不用的話科室營收額上不來,主任三天兩頭跟你不對付,獎金都發給用藥效益好的醫生,你的收入和周圍的人對你的態度都在告訴你:你的正直就等於傻逼——這種行業環境和制度的情況下,這抗生素,你要不要給患者用?

反正勞資要是家裡條件不好,肯定不去學醫,犯不著把自己置於這種兩難的痛苦當中

勞資要是家裡條件好呢?你特麼在逗我吧條件好還去學醫我是撐得慌麼?

所以無論條件好還是不好,國內醫療行業噁心得不是一般二般,不建議入坑。除非你能達到非常高的高度,更接近於一個科學家而不是一個醫生的高度,很好,那醫學和這世界上別的學科的學問也並沒有什麼兩樣。


謝邀,首先亮明觀點,不建議窮人家孩子學醫。雖然一直說興趣是選擇專業的首要因素,但是從現實一點的角度來說,學醫在短時間內是一項性價比比較低的選擇。

醫學學習週期長,如果選擇讀研,讀研期間的補貼大部分學校少的可憐,不夠維持自己生活,更別說養家。如果選擇畢業後直接規範化培訓,大三甲培訓期間補貼基本可以餬口,養家也有難度。不管哪條路,都大概至少在30歲之後纔有能力養家。現實生活光靠理想可喫不飽飯。

以上,答主請綜合考慮自己實際情況,是否迫切需要早些畢業養家,如果是,不建議答主學醫。但如果答主真心熱愛醫學,想在領域內有所作為的話,我支持答主走這條路。

求你別學!!!!!!

能考一個好的醫學院校的人分數甚至能力絕對不差,你絕對有能力在別的專業方面做得更好,前景更好。別的專業裏相當一部分就算不考研不繼續讀下去深造也可以發展得很好,可以從塔底不斷地努力爬上塔尖,但是醫學不同,你一定要爬到塔尖然後纔有機會鬆口氣往下走一走,這個過程不好走

如果真的不聽勸非特喵學(就像我當年一樣,總覺得都不是問題,總覺得只要努力就可以,但是最後你會發現你特喵可能做不到努力甚至是有些事努力也很難解決),那你一定要本科的時候考一個雙一流或者985或者211的醫學類院校,最後的時候還可以有保研或者考本校這最後一道護身符,就算考別的學校也會有一定優勢,出身很重要的!

如果非要學請你一定要反覆確定你真的很熱愛你所要學習的專業,真的很有興趣!像我是隻要推開醫院的大門就會有一種莫名的興奮感和另一種說不出來的神奇感覺,不過時間久了這感覺快磨沒了,現在就好怕最後開始工作的時候發現並不能做好這件事情,說實話有時會有初心難在的感覺,會後悔

今天端午節,十分想回家,正在準備19考研的我心情已經低落了一整天,這三天都有一種身體被掏空的感覺,頹廢,疲憊……明天不知道會不會好起來,很受不了這種狀態

一個學醫狗的肺腑之言,答得籠統,但是是以我自己真實體驗的真心話,聽人勸不見得能喫飽飯,但是你多聽聽能咋滴,大腦袋多轉轉

我特喵明天必須雄起!自己選的路爬也得好好爬到終點!


是個不錯的選擇。學醫是通過自己的紮實勤奮和努力可以切實掌握一門手藝的道路。週期長,回報慢的特點你要考慮一下。走上正軌以後,上升穩定。但學醫還有個缺點就是就業面很狹窄。如果說希望早些出來掙錢,鄉村一級對醫生執業資格還是很寬鬆的。如果想進大醫院,那就不是成績好就行的,培養週期翻倍,背景關係非常重要。我個人認為檢驗、影像、口腔、麻醉專業都不錯。


窮不窮都別學。

後悔來不及。

身體不好不要學醫。我學醫瘦了二十多斤,通宵背書,通宵夜班,三四天一個夜班,身體好的都受不了,你沒說聽過好多醫生猝死嗎。

學點輕鬆的才穩當,醫者不能自醫,身體最重要。

謝邀,只要你願意學醫,你就報醫學院,現在無論哪個學校都有貧困補助,學費不夠也可以申請貸款,每年也會有獎學金獎勵學習優秀的同學,還有貧困補助(至少在我看來,雖然有些人喜歡爭貧困補助,但是班級裏真的有貧困同學,大家都會體諒,謙讓的)。

還可以做兼職,室友在某補課機構給高中生補課,跟我敘述過他一個同事,也是大學生,某貧困山區出身,但是很努力的生活,做兼職,不僅自己負擔起了自己的學費,甚至還有盈餘郵回家裡補貼家用。

畢業後進入醫院,也許一些地方醫院需要用錢來打通關係,但是醫生這種職業很直觀的,你做的好患者都看在眼裡,無論在哪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不如說,醫生這種職業反而適合刻苦努力的貧苦孩子。

祝題主高考加油!
謝邀。個人覺得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比較好。喜歡什麼學什麼?這倒是無可非議的一個觀點,但是你如何知道你真正喜歡呢?我又認真讀了一遍問題描述,發現題主是因為體弱多病萌生了這個念頭,所以你並不是說對學醫這件事有多熱愛。我不知道題主現在對醫學專業瞭解多少,比如各個醫學院要五年才能本科畢業,但想進大醫院至少是博士學位,最快的醫學博士也要八年才能拿到,而且期間各種考試都有大量的醫學知識需要背記,而且假期因為考試或者實習什麼相比其他專業本科生也會少一些。同時,也不是說八年博士出來就能直接作為主治醫師,還有很長時間的見習,也就是說你大概三十多歲能獲得穩定收入。我現在臨本科畢業的大四狗,已經明顯感受到父母的衰老,好在他們在我的家鄉算是中產,我繼續讀博士也沒什麼後顧之憂,而且我之後上學的地方也談不上離家很遠,想回就回。我覺得父母把我們養這麼大真的很不容易,花費了很多心血,所以肯定是要報答他們。如果你覺得學醫這條路你真的喜歡,那你就不妨去走走,別讓人生留下遺憾。但是同時也別忘記身後,生你養你的父母,當然表達愛的方式不只一種。早點進入社會,闖出一片天地,改善父母的生活,這是愛的回報;假期在家裡承擔所有家務,幫父母捏腰捶背,也是愛的回報;甚至只是經常打電話,打視頻,這也是愛的回報。我這裡只是給你提供另一個思考問題的思路,不要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規劃自己的未來,有的時候,未來的幸福,都是當下的未雨綢繆才能享受得到的。

瀉藥,學醫和窮富有關係?世上木有容易的職業。

想學就學唄。我做建築工時,10個手指肚全部磨沒了皮,鮮血淋淋,也從沒抱怨。我朋友孩子清華從本到博,忙的假期週末都沒有,也沒抱怨。永遠積極面對人生,堅定的走自己路。

少和負能量的在一起。


首先是不建議學醫的,就我們學校來說,臨牀專業每年學費8000,住宿費每年800,喫飯每個月500,這已經是最低預算了。對於家庭經濟比較困難的,還是一筆很大的支出的。

但是有一個專業是不用交學費的,那就是臨牀免費定向,也就是全科。免學費,免住宿費,每年補貼四千。但是畢業後不能考研,要去基層服務三年(不包括規培),基層就是你的戶口所屬的村衛生院,不過現在國家政策對全科很好,但是落實情況很差,你好好考慮一下吧,如果有問題也可以私信我。
我覺得窮孩子學醫比較好,學醫是個保險投資,雖然剛上班回報少,但是有穩定的收益。你只要努力就可以一直慢慢往上爬,差點也能當個副主任。日子會越過越好。反而其他專業就真的拼能力了,能力差可能被淘汰,運氣差可能被淘汰,因為不穩定性因素也有可能因為運氣或者能力好掙大錢,但是既然問出這種問題,你的雄心和野心應該一般,或許比較適合這種穩定保險的工作。還有就是學醫利己利家。
謝邀。學醫的路很長;要拿到一定的報酬,過上相對富足的生活,通常也要很久。而且醫生的工作比較繁重,壓力不輕(當然學醫也有各種分類,如果真的要學醫可以仔細瞭解各種分類的優缺點)也就是說,學醫的話,你投入的換來獲得的,可能要經歷一個很長的時間,那麼在這段時間裡,經濟能否支持就是應當考慮的問題了。當然,國家也有政策,學校是有補助金的,只要你條件達到;而且還有獎學金,另外也可以利用假期打工。看起來很苦。。。沒錯,路還是有的,就看有沒有毅力,有沒有信念,也就是願意不願意的問題了。

如果急於改變經濟情況的,那還是不要選擇這條路吧,畢竟太長了~

希望能有一點幫助。

謝邀 學醫跟家庭情況沒關係啦 喜歡就去學 只是累一些 需要付出的努力比別人多一點


謝邀,其實很多情況下,不僅僅是窮人家的孩子學醫好嗎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至於好與不好,你要充分的去考慮,我不和你講究竟好不好,我只和你說說你需要考慮的問題,首先,你覺得自己適不適合學醫,醫學是一條很漫長的路,需要不斷努力和前行的道路,這和窮不窮沒有關係,然後,成為醫生,你要有自己的定位,想成為什麼樣想成為什麼醫院的醫生,在結合你的大學,來考慮究竟有沒有可能,再者,提到經濟,也許你想成為某三甲醫院的醫生,這也許就需要5年本科加3年研究生+3年規培醫生+n年的進修你能否克服等等有很多很多的問題需要你去考慮而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窮人家孩子學醫好嗎?包括生活中種種需要你拿決定的時候,知乎只能給你參考,剩下的還需要自己決定,還有很多方面的問題我沒有說到,想知道詳細的可以繼續問我,我幫你做參考,


我覺得挺好的。這個社會給窮人的資源很有限,而醫生這個職業因其專業性之強、投入學習時間之長、起步之辛苦使得個人的真才實學、埋頭苦讀有更大的分量。

可是無論如何,你要先盡量改變自己的體弱多病,未來很長,身體好是相當大的資源,醫生尤甚。

再多說一句,如果選擇學醫,請心無旁騖從一而終,儘可能讀到博士。學校裏的獎學金助學金盡量爭取,學校會是你的保護傘,考到越好的學校,有越多的錢和人願意保護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