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叛徒???這是對民族英雄的污衊!

假如以題目的定義,是旨在把太平天國運動視為一場革命了?

當然,這裡要跟大家普及一個不為人知的事情,其實丁汝昌確實在之前是太平軍,後來跟程學啟轉投了湘軍,但是這並不能說明丁汝昌為革命叛徒。

首先,我們不認為太平天國是一場正義革命。

因為從後來的歷史可以看出,太平天國運動其實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兩個不同軍事集團的爭權戰而已。

而且身為農民起義的太平天國運動,執掌大權的洪秀全和楊秀清等人,其目的並不是要實現民族的解放和人人平等,他們只是想推翻清王朝,再建立一個王朝而已,只不過這個王朝比較特殊,它是政教合一的太平天國罷了。

到達天京之後的洪秀全,其位置和當時清朝的統治又有什麼區別呢?他廣建後宮,僅僅他的自己的後宮就有將近2000美女,因為沒有掌握太監的技術,所以所有的服務他的人全是女性,連士兵都是女兵。

他為了自己的享受,進入天京之後便開始建造一座規模堪比清朝皇宮的天王府,不知消耗了多少民脂民膏,用了多少勞力,這只是為了他一個人的奢華和享受而已。

太平天國理論宣傳的特別好,他說男女平等,人人平等,可是他們的一夫一妻制只對王爺以下的人有效,天王洪秀全,光是有名有姓的老婆就有88個之多,各大王爺,其妃子也是數不勝數。

太平天國規矩特別多,不僅所有人見了天王,洪秀全要下跪,見了東王楊秀清,何謂昌輝石達開,他們一樣都要下跪。而且他們隨意的就可以,掌握別人的生殺大權,隨意的就可以,草菅人命。

試問這種建立在特權基礎上的太平天國,就算他打贏了清政府,難道真的可以算作是一場正義的革命?請問這場革命對人民有什麼有益的地方?

總而言之,太平天國運動往大了說,只不過是一場不得志的人裝神弄鬼,然後畫藍圖騙了許多人的鬧劇而已,目的不是要將中國建立成一個人人平等,美好和諧的桃源社會,他只是為了極少數的個別太平天國上層人物實現自己的王侯夢而已。充其量也只是造反而已,談不上革命。

那麼第二點丁汝昌是叛徒嗎?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

從廣義上來說,它算作是太平天國的叛徒,但從事實上來說他又不是,因為他當時跟隨的人是太平天國的將領程學啟,而他只是程學啟的一名親兵。

從忠誠的角度上來說,他忠於的是他的長官,程學啟當時是因為母親被湘軍所逼,所以他不得不率領十幾個親兵投降清軍,他並不是故意要做叛徒,他是因為孝心罷了。

所以,當時只是嘍啰的丁汝昌更算不上叛徒。

但他絕對是民族英雄

多年的戰爭中,丁汝昌趁勢而起,在劉銘傳的麾下屢立戰功,後來受到李鴻章的青睞,被任命為北洋首任提督,也就是首任北洋海軍司令。

在著名的甲午海戰期間,丁汝昌證明了自己的民族氣節。

1894年一開始的甲午戰爭,他就是積極的主戰派,9月份的時候他率領北洋艦隊,護送五輪運兵,增援平壤。但是在回來的過程中,在過了鴨綠江口的時候,在黃海大東溝海面遭到日軍的伏擊。他的旗艦遭受到日本聯合艦隊的重創,他也因此身受重傷,但即便如此,他依舊拒絕手下把他拉入艙中的做法。堅持在甲板上督戰,向全軍以示必死之心!

收到激勵的將士「誓死抵禦,不稍退避」,重創日軍旗艦松島號等數艦,日本聯合艦隊氣衰力竭,倉惶駛逃。但北洋艦隊致遠、經遠、超勇、揚威等四艦被擊沉,後奉李鴻章避戰保艦之命,退入山東威海。

當時的北洋海軍已呈全面潰敗之勢,但即便如此,丁汝昌依舊拒絕了日本人對他的誘降,甚至把日軍艦隊總司令給他的親筆信,上交李鴻章,決心誓死衛國,以保民族!

受日軍偷襲,其部下有個外籍軍官逼迫他棄船投降。但是被他嚴詞拒絕,最終民族英雄丁汝昌服毒自殺,以全忠義之名。

可惜民族英雄丁汝昌悲憤捐軀後,清政府下令褫職籍,沒收家產,株連子孫。威海人在劉公島建「丁公祠」紀念,以昭忠烈。

這是中華民族最優秀子孫的代表,這是愛國主義最傑出的體現,是近代史上無數仁人志士為反侵略保國家的一個集中縮影。這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如果莫須有冠以丁汝昌革命叛徒之名,實在是妄圖美化太平天國,玷污民族先賢!先賢有知,死不瞑目!

故言革命叛徒者,其識可悲,其人可恨!其心可誅!


稱太平天國運動是一場革命?清朝雖然腐敗無能,但是如果讓太平天國成為統治者那將國不成國。相比於清政府太平天國做的荒唐事一點也不少 ,很多人參加太平天國都是迫於生計丁汝昌也是其中之一。

太平天國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西方列強的殖民深入化,在反抗清朝的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其終究失敗了。

太平天國失敗有多種原因,一是農民的局限性限制了他們。太平天國提出的《天朝田畝制度》看起來很美好,實際上就是一種空談,在當時根本做不到,而且他們也沒有想去做,這只是一種政治宣傳,吸引農民參加太平天國的一種口號。

說到做不到,太平天國很多的將領沒有明確的目標,他們不知道為何而奮鬥,只要是稍微有點頭腦的將領都知道這樣是無法成功的。所以丁汝昌選擇了清朝,這不能說是一種叛變,如果說清朝和太平天國都不是什麼好東西,那丁汝昌的選擇只能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他是沒有錯的。

還有一個原因是領導人貪圖享樂,天下未定就建起了皇宮沉醉在奢靡的生活里,豈有不敗之理。

甲午之過

在甲午戰爭戰敗之後丁汝昌長期背負著罪責,很多人把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推到他的身上,這是非常片面的,甲午戰爭的失敗是多方面的原因,絕非他一人之過。

說甲武戰爭失敗是丁汝昌指揮錯誤的過錯,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有人說丁汝昌的能力不強沒有指揮能力,還有人說李鴻章任人唯親,這些話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對。

丁汝昌出身於淮軍,北洋艦隊非常的重要在提督這一個職位上選人也非常的重要,所以李鴻章不可能不用自己的人,但也不會用無用之人。

丁汝昌知道自己的不足,一直在努力學習近代的海軍知識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他對海軍的一切專業知識都非常的熟悉,具體到控制槍炮修補船艦他都了如指掌。

從一個陸軍將領轉到海軍,他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對於甲午戰爭,我相信他是非常想贏的。

在甲午戰爭戰敗之後,他背負了一段時間的罵名,失敗總是需要有人來承擔過錯的,正義會遲到但不會不來,之後很快就會平反了。

至於說他為什麼死後成了民族英雄這個就不需要做過多的解釋,為國而死就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有關北洋海軍、甲午戰爭的問題問海研會就對了,陳悅來解答。

先說前半個問題,「丁汝昌生前是革命叛徒」

丁汝昌,字雨亭,又作禹廷,1836年出生於安徽廬江(今安徽廬江石頭鎮)一戶耕讀家庭。民國時人陳詩在參與編寫《廬江縣誌》中的部分篇章時,稱丁汝昌早年曾參加太平軍,後來又隨軍投入清軍。這種太平軍降兵的說法,後來影響很深,也也就是本問題中提到的所謂「革命叛徒」的緣由了。

不過,陳詩的說法並沒有任何史料證據,從目前所能掌握的材料看,丁汝昌實際上沒有加入過太平軍,而是在18歲時(1854年)加入了劉銘傳的淮系銘軍,所以所謂的「革命叛徒」說根本不成立。

再說後半個問題,丁汝昌如何成為了民族英雄。

丁汝昌在劉銘傳銘軍中參加了太平天國、捻軍以及平定西北回亂等戰事,1877年被北洋大臣李鴻章留用於北洋海防,後來成長為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之所以成為民族英雄,最最主要的情節是1895年甲午威海保衛戰中,丁汝昌不甘投降而在劉公島自殺殉國的歷史。

最後補充一句,現代國人對待歷史人物,還非常習慣採用「非白即黑」的簡單化、臉譜化思維。諸如此時此地犯過錯誤的人,似乎就不可能做過好事,似乎從出生開始就是為了犯錯誤而生的十惡不赦的壞種,由此才會產生什麼「革命叛徒」為什麼會成為民族英雄的疑問。


太平天國沒什麼值得宣揚的,一群野心家,打這宗教的幌子,行封建獨裁之統治,使得中國人損失近一億人口,比日本侵華死的人多得多??


丁軍門在北洋水師戰敗後為了氣節只能吞食鴉片自盡,以求落一個好名聲,為家庭掙一筆撫恤金,誰知被他的手下河南人牛昶炳給誣陷了,牛昶炳盜用北洋水師文書用提督丁汝昌的名義向日本聯合艦隊寫了內容肉麻的投降書,可憐的丁汝昌死後多年不能入土為安!棺槨被朝廷用鐵鏈鎖住放置室外達數年!


革命叛徒是政治理念不同,民族英雄是國家理念,兩碼事。

國民黨和共產黨都有民族英雄,但他們的政治見解理念不一定相同。


丁汝昌在戰場上確實缺乏膽量,不敢一馬當先,只能躲在中間,自殺實屬無奈,是李鴻章丟卒保車,把丁汝昌推到風口浪尖上,滿清的處理很公正。


北洋水師平時在幹什麼?主要是南北走私貨物謀利,包括鴉片,所以說北洋水師從上到下是沒有不貪的。這也是甲午失敗的原因。丁能夠在最後關頭堅守崗位,以死謝罪,就算有點氣節了,還是很不容易的。


什麼叫革命?搞明再吖。


在國家政治制度上,持不同的立場,正所謂人各有志,各為其主!

但是,抵禦外敵,特別是跟日本作戰,這才是民族大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