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麻辣燙、小龍蝦等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好喫到讓人慾罷不能。但談到「欲罷不能」四字,很多人就會聯想到上癮、毒品等關鍵詞。特別是近幾年,罌粟

就經常與餐飲業一起登上新聞頭條。

一些無良店家,會在火鍋底料中加入罌粟殼,企圖讓食客上癮,變成回頭客。現隨手一搜,都能看到最新的曝光消息。

那麼真的會有商家往湯里加罌粟殼嗎?往火鍋里加的罌粟殼,劑量真的足以讓人上癮嗎?如果不上癮,那商家為什麼還要給湯裏「加料」,這其中是不是還存在著什麼誤會?本文將圍繞這幾個問題,做一次比較全面的解答。

首先,可以需要肯定的是,罌粟殼早已被列入了衛生部門的「非法添加物」黑名單。商家往食品中加罌粟殼是違法的,一旦抓獲,極可能面臨重罰。

在世界多數國家和地區,罌粟殼都是受控制的物品。別說是往食品裏「加料」,私藏、運輸、販賣罌粟殼等都是違法的。

罌粟殼

可惜重典之下,並未令行禁止。

201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就發現了35家餐飲服務單位經營的食品中含有罌粟殼成分,包括罌粟鹼、嗎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等。證據確鑿,確實有不法商家會將罌粟殼添加到食物中,禍害人間。

罌粟正是鴉片的原植物,總讓人聯想到中華民族被毒害的屈辱歲月。而大家也都說,商家添加罌粟殼是為了讓顧客成癮,達到喫了就忘不掉的境界。但區區罌粟殼,加到一大鍋湯裏其有效成分還足以讓人成癮嗎?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罌粟殼與毒品鴉片的真正關係。我們常說的罌粟,其實是指鴉片罌粟(Papaver somniferum),屬於罌粟目、罌粟科。與鴉片罌粟同屬的植物還包括虞美人(P. rhoeas)和野罌粟(P. nudicaule),千萬不要搞混了。

而罌粟,可謂全身是寶貝,罌粟籽就有兩種日常用途。首先,罌粟籽是一種在世界範圍內廣泛使用的調味品。有記載在蘇美爾文明時代,人類已經會使用罌粟籽了。等待罌粟花完全凋謝後,就可以收穫可食用的罌粟籽了。經過烘烤等處理後,滅活的罌粟籽已無法發芽,還會散發獨特的香氣。

在國外,罌粟籽是像芝麻一樣的存在,人們會將其灑在麵包上增加口感與風味。此外,一般罌粟籽都是來自經過長期選育後罌粟品種,幾乎不含嗎啡成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管控較嚴格的國家,例如我國食用、販賣罌粟籽依然是非法的。

即便罌粟籽中嗎啡、可待因等有效成分的含量已極低,無法讓人上癮。但在靈敏的葯檢中,食用罌粟籽後依然會出現陽性反應。所以為了方便排查,直接禁止罌粟籽會讓緝毒行動更高效些。
麵包中的罌粟籽

另外,罌粟籽還能榨出罌粟籽油。只是一般情況下,罌粟籽油的食用價值並不大。因為無色無味正是其最大的特點,多用於油畫顏料的調和與製作。

而相對於罌粟籽,罌粟籽油的成癮性就更低了。如果是為了讓人上癮,那麼無論是罌粟籽還是罌粟籽油,都不是商家的目標。

事實上,罌粟這種植物,真正猛的部位都在蒴果上。這是由雌蕊發育成的果實,基本所有的罪惡與慾望都藏在了這裡頭。

在蒴果尚未完全成熟的時候,將其殼劃出傷口就會有白色人汁液流出並收集。這個過程,也叫做「割漿」。將這種乳白色的汁液收集起來並經過乾燥處理,就能得到粗製鴉片了。

等到蒴果完全成熟後,還能進行第二次有效成分的「收割」。儘管含量不同,但整株罌粟都會分泌嗎啡、可待因等各類生物鹼。而罌粟植株中,嗎啡含量依次為:殼>葉>莖。

除掉罌粟籽之後,用水或其他溶劑就能浸出有效成分了。之後再經過乾燥等一系列處理,得到的鴉片有效成分含量將大幅提升。

其實鴉片,也並非完全罪惡,其強力鎮痛效果也一直被醫學廣泛應用。直到今日,嗎啡依然以鎮靜劑、止痛劑的身份,為重病纏身的病人減輕痛楚。所以受嚴格管控的罌粟,在全球範圍內,依然都有合法種植罌粟的地區,均為藥用罌粟。

但即便是合法的種植與使用,其背後也依然受人性所累。而被摻入火鍋中的罌粟殼,有可能就是經過這些「合法途徑」中的「非法行為」流出。

罌粟殼,又名「御米殼」,俗稱「米殼」,是植物罌粟的乾燥成熟果殼。如果流入市場的罌粟殼,是尚未經過割漿或浸出的,其毒性就不容小覷了。但實際流入黑市的,大概率是割過漿、甚至浸出過的罌粟殼。這樣得到的罌粟殼,嗎啡的含量其實已經沒那麼高。

而罌粟殼,其實也是一味中藥,常被稱為「大煙殼」。在《中醫藥典》中的形容是,將已割取過漿汁後的成熟果樹,去籽去梗乾燥所得。入葯有斂肺止咳、澀腸,定痛的功效,常作用於久咳久瀉,脫肛,便血,滑精等症。

另一個可能,流入飲食黑市的可能是來自中藥裏的「大煙殼」。

一般來說,鴉片中嗎啡含量是10%左右,藥用嗎啡則達到30%以上。但在中藥罌粟殼中,阿片類生物鹼含量就低得多了。即便是一等品,其嗎啡含量也只有0.65%。若再將罌粟殼溶於一大鍋湯中,能喫進客人肚子裏的量就更是少了。而嗎啡成癮的劑量,一般要達到每次60毫克。想要喫麻辣燙染上毒癮,對一般人來說是不太可能發生的。

不同等級中藥罌粟殼中可待因、嗎啡、罌粟鹼定量分析

當然,成不成癮這事也很難有個絕對準確的說法。因為商家不同、會有不同的流入渠道和不同的用法用量。而且,每個人的成癮體質都是不一樣的,遇上極端就比較難說了。

不過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因為喫麻辣燙、火鍋等上癮的案例發生。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無法上癮以吸引回頭客,商家為什麼還要加罌粟殼?其實,這些沒有良心的商家也是流言的「受害者」。

因為都在說罌粟殼能使湯變美味,讓人上癮成為回頭客。口傳心授下,商家即便不明真相也依然選擇鋌而走險,全是一個貪字所累。此外,往食品裏添加罌粟殼的亂象,其中一環可能還出在賣調料的商家身上。為了吸引餐館進購調料,他們會給設置一個迷惑性極大的商品名與包裝。

例如什麼「大殼粉」「櫻粟回味膏」「纓粟增香」「雲罌奇殼精」,總能讓人往罌粟殼上引導。曾經就有媒體暗訪發現,麻辣燙如此美味是因為添加了「大殼粟粉」。而且該調味品的包裝上,還印著與罌粟外型相似的植物。

然而,記者購買了一些樣品,送往醫院毒檢科檢測。結果出來卻發現,這裡面並不含罌粟,該產品純屬虛假宣傳。

淘寶隨手搜關鍵字「罌粟」和「罌殼」,出來的產品關鍵字出現了「回頭客」、「上癮」等字眼

另外還有一個說法是,商家往食品中添加罌粟殼是為了防止食客腹瀉。因為嗎啡其實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能夠治療腹瀉。嗎啡類類藥物可抑制腸蠕動,延長腸內容物的通過時間,最後達到止瀉的作用。例如,吸食鴉片的一個副作用,也正是便祕。

不過,不法商家可不會為食客的身體健康著想,他們更可能是為了掩蓋食物的不新鮮。

當然,也不排除這其中有些什麼誤會。例如草果,就是火鍋店裡躺槍次數最多的一種調味品了。因為草果與罌粟外型相似,它們在火鍋店裡就很容易被混淆。再加上隔三差五,我們就會在互聯網上瀏覽到「火鍋與罌粟殼」的消息,一時人心惶惶。

於是,食客看到火鍋中飄著的草果就大呼這湯有毒。但連警都報了,卻發現純屬誤會一場。

這是草果不是罌粟,常用於燉肉

當然咯,那些真的被檢測出毒品陽性反應的店家,就不是誤會了。除了損害消費者健康外,這些不法商家更會給大眾帶來諸多麻煩。毒品檢測是非常靈敏的。喫過加有罌粟殼的食物,尿檢都會呈陽性。只要吸毒客觀成立,無論是自主吸還是「被吸毒」,警方都會拘留,以吸毒論處。《治安處罰法》中規定,吸食、注射毒品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二千元以下罰款。到時候是有理都難說清,處理起來是極其麻煩的。
喫涼皮「被吸毒」

2014年,一名陝西男子就因為喫涼皮「被吸毒」而被當地警察拘留了15天。如果實在懷疑自己遇上了罌粟殼火鍋,記住舉報有獎哦。

*參考資料

35家餐企食品檢出罌粟殼成分.食葯監總局.2016

雲無心.罌粟殼火鍋會讓人上癮嗎?.果殼網.2012

李雕 , 李進瞳 , 曾燕 , 張紅才, 肖慧 , 王繼永.不同等級罌粟殼有效成分含量的研究.中國中藥雜誌[J].2010

鍾大廚在江湖.麻辣燙裏添加神祕「大殼粉」,會致不孕不育?.2018

調料號稱大殼粉 暗示罌粟偷偷賣 價格遠高於其他調料 試紙未檢測出罌粟成分 專家稱該行為處於監管灰色地帶.北京青年報.2016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