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點過後,央視315晚會曝光了87家平臺名單,有人在微信羣發了一首《涼涼》,並表示自己“中彈”了。因爲自家貸款超市在給被曝光的平臺做導流,而且沒有收預付款,“只怕這導流費是收不回來了”。

  相對來說,韓峯則顯得淡定。2月26日公安部召開掃黑除惡的發佈會,把現金貸定性爲套路貸的一種,隨後韓峯所在的現金貸平臺就停止了對新客戶放款,只對之前信譽良好的老客戶放款,因此即便有損失,也相對有限。

  一邊在驚呼“涼涼”,而另一邊卻有人在慶祝歡呼。

  ‘714高炮’要黃,我們借過的錢可以不必還了。”有現金貸用戶在羣裏共享了所有被曝光平臺的名單,呼籲大家趕緊去借款,“時間就是金錢,去晚了就倒了借不出了。”

  張振心裏同樣“竊喜”。從去年8月份失業以來,張振已經借過了不下30家平臺,如今累計欠款十幾萬。這一刻,他的感受是希望所借過的平臺統統倒閉。但他並不希望其他平臺也倒閉,畢竟在他看來,“生活還要繼續,以後還要靠‘擼小貸’來過日子”。

  和張振有一樣想法的並不在少數,甚至有人在網上發起了“天佑714”的話題,公然表態自己是自願借款,不存在被逼迫、被騙的情形。對於“張振們”來說,已經習慣了通過現金貸輕鬆借錢,要他們再回到此前打工不僅累且來錢慢的生活已經是不可能。在羣聊中,張振迴應了一句:“只要雪球還能滾動,那就繼續墮落。”

  這一場景像極了2017年12月1日的晚上,現金貸監管新規落地,對所有的現金貸平臺都是不眠夜,忙下架、忙催收、忙轉型。

  315晚會結束後,一位現金貸系統提供商負責人直接發朋友圈稱:公司已解散,致敬315。但高嵩覺得這不過是句氣話,“但凡拿到過現金貸暴利的人,已經做不了別的行業,除非更賺。”

  有人離場,有人狂歡

  3月16日,天剛剛亮,高嵩醒來後第一時間打開了公司網站後臺,想看下逾期率有沒有明顯上升,遺憾的是系統顯示的都是前一天的數據,也就是說,315之後的首次逾期率至少要再過一天才能看到。

  隨後,他打開了幾個貸款超市,卻驚奇地發現還有不少現金貸產品依然堅挺。對此,高嵩猜測,“有些大概是老闆已經投入了重金,此刻如果停放,反而會引起之前借過款客戶的質疑,認爲平臺倒閉索性就集體不還了;另外也有公司可能是趁着流量便宜趕緊搶市場,搶在監管之前掙一筆。”

  圖片來源:線人提供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還有些平臺爲了規避“714”,將產品改爲“815”、“613”等,實際上,利息卻更高了。

  把電腦關上,高嵩嘆了口氣。究竟是要辭職轉行,還是繼續觀望等待轉機?在高嵩看來,如今到了要做出選擇的時候。

  林永健曾從事互金行業多年,去年又和幾位同事聯合投了500萬元做了家小型現金貸平臺,得益於他多年的風控經驗,逾期率一直控制在20%以內。

  幾個月的功夫,新平臺放款規模已然翻了兩番。林永健自信認爲,經過一段時間的打磨,團隊對714高炮已有了足夠的瞭解,因此打算再找幾個大的資方把盤子繼續做大。經朋友介紹,林永健最終找到了兩位有實力的資方,一位是浙江商人,另一位則是家內地的上市公司,正在洽談中,似乎一切順利,直到這次315。

  曝光已然發生,但到底是好是壞林永健一時說不清楚,“因爲現金貸曝光的同時,也讓更多人看到了裏面的暴利,而資本都是趨利的。”

  到了3月17日,資方似乎又熱情了,某從業者聚集的微信羣內反映,315曝光後,據說大批資金準備入場,100萬一個月賺300萬,還沒什麼法律風險,這麼高回報的項目自然會引來大批資金。

  但林永健的另一位朋友卻真切感受到了曝光帶來的極壞影響。該友人的現金貸平臺剛上線了一個月,基本都是首貸客戶,當315晚會播出後,平臺逾期率從30%上升到了3月17日(實際統計3月16日數據)的55%以上,客戶拒接電話現象普遍。無奈之下,該平臺只能停了所有放款、全力催收。林永健對此表示,平臺“估計要斷臂退出”。

  這次315讓業界沒想明白的是,之前“掃黑除惡”都是打擊放款平臺,但這次除了714亂象,被曝光的還有融360和薩摩耶金服兩家公司,均屬於導流和助貸機構,這讓一直認爲賣水無風險的乙方機構措手不及。

  315晚會期間,美股開盤,融360的上市主體簡普科技開盤跳水15%,收盤跌近13%。

  隨後融360發表聲明致歉,其中提到,“作爲金融產品平臺,我們對融360平臺上的二十多萬種金融產品負有監督職責。我們正在召開緊急會議,就315暴露問題進行內部調查和整改。”

  李想是一家貸款超市的商務總監,去年8月份一天,當他去上班時,發現所在的網貸公司老闆已經跑路,此後輾轉進入現金貸流量行業,趕上了年後流量價格的暴漲,收入直接翻番,李想正摩拳擦掌準備和幾個朋友一起開家貸款超市。但沒想到此次315將矛頭同樣對準了主要從事導流和助貸服務的融360和薩摩耶金服。

  這讓他心生退意。不僅打消了開公司的念頭,李想盤算着接下來將換工作,徹底離開這個圈子,“打個工再遭個牢獄之災,犯不着。”

  整個行業人心惶惶。3月16日早晨,張振收到了一個催收電話,但當張振明確表示“自己現在沒錢,以後肯定還”後,發現催收已經把他拉黑,這讓張振感到喫驚,這意味着對方已經放棄了催收。

  而高嵩所在公司的客服也在當天收到了不同往日的消息。有用戶對他們表示,在其還錢之後,希望公司可以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行事,不要抱僥倖之心。

  圖片來源:線人提供

  “714高炮“的誕生與未來

  央視315晚會後,各地監管部門做出快速反應。

  3月15日當晚,涉及違規放貸、無資質放貸的安徽紫藍科技公司負責人及央視曝光的“石經理“被合肥警方連夜帶走。但據行業人士反映,這其實是家代運營公司。

  3月16日,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在官微發佈了《關於啓動全市範圍內摸排檢查行動的公告》。北京互金協會表示,已經成立專項處置小組,協調律師、專家等行業人士,立刻進行一輪全市範圍內的摸排檢查行動。

  林永健表示,實際上“714高炮”的資金方主要來自民間土豪、炒房團、地下高利貸、網貸平臺,甚至現金流相對充裕的上市公司,“平臺上線的目的就是快速掙錢,不需要考慮品牌,由於行業更迭快,而且行內爲躲避監管通常使用馬甲公司運營。”

  雷霆之下,“714高炮“就會消失嗎?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認爲,行業將會加速洗牌、出清。行業可能只會剩下頭部的金融科技公司,這些地下的平臺很難再存活下去。

  林永健給出了不同的看法:“不會消失,甚至還會反彈。“在他眼裏,金融服務就是一個巨大的漏斗,頂層的都是優質客戶,但也都有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把持,只有本身資質不好或在傳統金融機構出現逾期傷及徵信等之後纔會逐步下沉到各類小貸機構、分期機構,“而沉到‘714高炮’的則是資質最差的客戶,層次越低,利息越高,這就是風險定價。”

  根據央行數據統計,我國9億成年人裏有借貸紀錄的只有4.4億,這意味着有近5億人不在消費信貸服務範圍內。而現金貸的出現恰好解決了這一羣體的燃眉之急。央行數據顯示,2017年3月至9月,平均每月新增現金貸申請用戶400萬人左右。現金貸行業的累計借貸人數,從2017年1月約1000萬人,迅速增至9月近3000萬人。按現金貸筆均借款額2000元-5000元計算,目前現金貸市場存量規模約爲600億-1500億左右。現金貸的潛在市場規模則高達4-5萬億。

  在林永健看來,即便所有的“714高炮”全部清除,這部分用戶羣需求依然存在。“因爲需求存在,政策來了可能會有所收斂,一旦有鬆動就會再次復甦,而且會更爲隱蔽、更難監管。”

  而“714高炮“之所以高息,在林永健看來,也和日益趨嚴的風控有關。“2016年、17年現金貸的風控很簡單,就是身份證四要素,當天放款。然後逐步加強,要調取客戶的信用卡消費記錄、通訊錄、運營商認證、芝麻信用分,還要進行人臉識別、OCR識別等,最新的金融科技都是先應用在現金貸領域。”其認爲,運營成本加上壞賬成本,這讓“714高炮”陷入惡性循環。

  最初,以“714高炮“爲代表的現金貸深藏於地下,只有行業人士悉知。但315曝光之後,很多人驟然發現,這早已是一個高度成熟的地下食物鏈。

  這個萬億的現金貸鏈條仍在高速運轉。在食物鏈的頂端,是手握大量資金的資方抑或頭部平臺,食物鏈的末梢,是數以百萬計的底層借款人,中間則是形形色色的放貸平臺、代運營公司、貸款超市、系統開發商、催收服務商、灰產等。

  315曝光不是結束,要真正改變這個行業,需要的是整個社會體系的配合與變革。互金專欄作者肥皂認爲,應加強動態、常態監管,平時就禁止其APP在應用市場上架、在流量平臺廣告。對現金貸不要一刀切,設定一個合理區間,不違規、不違法的經營應該鼓勵,同時提升行業門檻,讓“714高炮“永遠成爲空炮。

  林永健則希望能夠完善徵信體系,尤其是開放關於底層借款人羣的大數據,讓他們對風控有更多的把握,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同時不再設置固定的利率紅線或者再適當調高,最終雙方達到一個合適的利率放貸,而且使用風險定價,即不同人在同一平臺根據各自的信用分可以拿到不同的利率。在有一定利潤的前提下,他們也希望走到陽光下、合法合規的進行。

  315之後,生活還在繼續,林永健、高嵩都在觀望,而李想正加緊更新簡歷,張振則在猶豫要不要找份工作,努力上岸。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高嵩、韓峯、丁力、張振、林永健、李想均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