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兒20歲,小兒子9歲,平頂山的董明和陳紅本該擁有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然而,一種被稱爲PKU的罕見病卻像噩夢一樣纏上了他們的兩個孩子。因爲這種病,他們的孩子必須靠價格高昂的特製米麪來維持生命。人們平時喫的食物會讓他們慢慢變傻、自虐,甚至死亡。和他們一樣的患兒,被稱作“不食人間煙火的孩子”。

女兒歡歡被發現患病時已兩歲多,無藥可醫,至今不能說話、智力受損嚴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兒子樂樂因自小被“特殊護理”,聰明活潑,看上去跟正常孩子無異,但他的聰明異常“脆弱”,需要終日承受“想喫不能喫的痛”。

直到現在,董明一家住的仍是老舊的磚瓦房。爲了方便照顧女兒,一家四口晚上都睡在一個屋子裏。因爲病情的關係,大女兒特別怕黑,一處於黑暗環境中便會顯得焦躁又害怕。爲此,他們家裏人睡覺從來都不關燈。臥室裏常年放着爲大女兒特製的馬桶,味道並不好聞。

因爲從小喫特食,樂樂看上去跟正常孩子沒什麼區別。雖然特製米麪做出的食物味道很不好聞,且嚼起來毫無味道,但他很少抱怨。知道家裏經濟困難,樂樂幾乎從來不跟媽媽提要求。偶爾看到別人家孩子玩新玩具,他總要試探很久,才怯怯的問媽媽能不能買,但通常還沒等媽媽回答,他就又改變主意,笑着說,“算了,還是不要了”。鄰居家小狗生狗娃娃送給他一隻,別人都覺得醜,他卻很喜歡,給它取名“小灰灰”。

歡歡12歲時,陳紅懷上了第二個孩子。由於知道PKU是因父母雙方染色體基因突變引起,夫婦兩人格外小心,他們心中充滿希望,期待能生下一個健康的孩子。妻子懷孕5個月時,董明專門帶她到北京做檢查,還託人將從大女兒身上採集的血樣帶去。但不知出於什麼原因,醫院的檢查結果遲遲沒有出來。直到生下兒子樂樂,他們才知道,這個孩子也是PKU患者。

因爲大女兒的病需要身邊時刻有人,多年以來,家裏的經濟都靠董明一個人在外打工支撐。妻子陳紅則在家照顧兩個生病的孩子。女兒歡歡已經20歲,智力卻不如3歲孩童,一切都要靠媽媽幫忙。清晨,陳紅在給女兒洗漱。

洗漱完畢後是喂歡歡喫飯,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爲她在早上會非常餓,喫飯也特別着急,很容易就變得狂躁,有時候甚至會捶打自己,因爲這個,她的兩隻耳朵已嚴重變形。爲控制她的情緒,媽媽有時會在飯前給她喫一種別人送的藥,讓她稍微平靜。

一個偶然的機會,陳紅髮現歡歡喜歡晃鑰匙。似乎在她看來,晃動鑰匙所發出的響聲也是一種音樂,能讓她感到平靜。而在那以後,歡歡的手上幾乎就離不開鑰匙,晚上睡覺也要拿着。因爲每天都拿着晃,歡歡手裏的鑰匙磨損的很厲害,已經有好幾個鑰匙被她“滴水穿石”一般的晃斷。“有時候她半夜突然醒過來,找不到鑰匙就會大哭。”

歡歡大小便失禁,衣服和牀上用品幾乎每天都要洗。家裏條件不好,歡歡從小到大都沒用過尿不溼,陳紅的手因爲長期冷水洗衣服變得很粗糙,今年年初患上了關節炎,天氣一涼就發痛,這才狠心買了尿不溼。“那東西對我們來說太貴了,實在不捨得用。”

因爲女兒身邊離不開人,陳紅極少出門,也從不去逛街,最多就是去超市買些菜和生活必需品。每次要出門的時候,她都會把歡歡帶到臥室,然後把小院大門反鎖,買完東西迅速回來。“有時候經常做夢,夢見歡歡丟了,想着她什麼也不知道丟了該怎麼活,因爲這個從夢裏嚇醒過很多次。”

眼看歡歡一天天“呆傻”,許多親戚朋友都勸陳紅放棄她,但夫妻倆卻從未動過這個念頭。雖然歡歡不會說話,媽媽卻跟她形成了一種默契,知道她什麼情緒是表達消化不良不想喫飯,什麼情緒是悶的想出去。

天氣好的時候,陳紅會帶歡歡在門口走走。“我不希望她一直憋在家裏,她自己也想出去看看。”鄰居們都知道歡歡媽不容易,有時候會寬慰她,“別老覺得歡歡不幸福,其實她最幸福了,你把她伺候的這麼好,她纔是真正的無憂無慮。”每次聽到這些,歡歡媽都欣慰又心酸。(來源:崔光華)

如果您願意幫助患罕見病的孩子,請您點擊“爲愛而生罕見病計劃”進入騰訊公益樂捐頁面,或者打開微信-錢包-騰訊公益-搜索“爲愛而生罕見病計劃”。騰訊新聞已經發起公益項目“日行一善”,邀您每天捐出您的閱讀時長,將由愛心企業配捐善款,一起幫助新聞主人公渡過難關。點擊超鏈【日行一善】,每天做一點,小善也能成大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