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時代,中國人的世界觀還是「天朝上國」作祟,對康熙皇帝而言,他可能連彼得是誰都不知道。

我大清皇帝啦,自然是天下第一,彼得?何人?原來是西北一小國俄羅斯之首領。彼之俄國,兵可有大清多?地有大清廣?

雖聞彼得支持葛爾丹,但葛爾丹敗於我大清。彼得掠我東北,旋即削平。我大清威武,彼得不過如此。

實際上,清初的俄國人和中國是有過交流的,當時,清朝曾通過蒙古人和俄國有過接觸。如順治十二年(公元1656年),清廷致俄羅斯:「大清國皇帝敕諭俄羅斯察罕汗,爾國遠處西北....今爾誠心向化,遣使進貢方物,朕甚嘉之,特頒恩.賚....。《清史稿》載: 順治十三年,俄國察罕汗遣使入貢,以不按朝儀,卻其貢,遣之....

這裡面的察罕汗,就是說的沙皇。從中可以看出,清朝皇帝不過是把俄國看成西北一個大藩罷了。還覺得他們不行三叩九拜不大舒服,認為沙皇派遣使者的行為是進貢。

不過,雍正皇帝曾經給土爾扈特的大臣說過,見到沙皇,可以讓沙皇不下拜行禮……,而且,蒙古人對清帝的汗號「博格達汗」也傳到了俄國,所以,你知道是什麼惡趣味了吧。

使清朝真正感到俄國壓力的,都是在鴉片戰爭以後了。雖然鴉片戰爭前,俄國在中亞,東北或多或少支持准格爾人和喀拉喀進行反清活動,卻沒有決定意義上的影響。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