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盈則虧,物極必反,無論什麼事務,過量過度就會招致失敗,適量適度的中庸之道是中國人用了幾千年的處世哲學,也逐漸被證明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比如早幾年,人們還不是如此熱衷旅遊的時候,古鎮古城幾乎就是文藝青年們的精神天地。旅遊業蓬勃發展,各大景區賺得盆滿鉢滿,這時候的古鎮也就不再是遠離喧囂的清淨之地,反而成了人最多,最商業化的地方。

郭亮村也算得上是一個過度開發的犧牲品。這個小村莊本是一個在河南省新鄉市太行山深處的小村落,是個海拔1000米,與世隔絕的清幽之地。但是後來因爲《舉起手來》、《天高地厚》等40多部影視片在這裏取景,知名度越來越高,這個村子也一下子火了起來。

郭亮村也是個有故事的村子。郭亮是太行山區的一個農民,東漢末年期間災荒不斷民不聊生。郭亮便率領當地農民揭竿而起,引得不少人羣起響應。後來當地人爲了紀念他,就用他的名字命名了這個村子。這個懸崖上的村莊村民世世代代爲農名,祖訓輩輩相傳。

隨着時代的發展,想完全與世隔絕是難以實現的。在1972年,郭亮村就開始有了讓村民走出去的打算,於是當地村民說幹就幹,在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幫助的情況下,這個村子的人花了五年時間,愣是在絕壁之上鑿出了一條全長1300米的石洞,石洞高5米、寬4米,還可以通車。

這條掛在絕壁上的長廊被日本一家影視公司稱爲"世界第九大奇蹟"。也正是因爲這條絕壁長廊聯通了村子和外面的世界,纔有了後來各大影視來這裏取景,那部幾乎每個暑假都會重溫一遍的《舉起手來》中的名場面就是在這裏拍攝的,郭亮村的景色做了一個相當好的宣傳。

於是遊客就開始多了起來,不少人專門過來看看這個曾經與世隔絕的村莊長什麼樣子,還有不少人專門徒步感受那條一千多米的絕壁長廊。郭亮村秀麗自然的村落風光還吸引力不少人專門過來寫生,一時間村子名聲大噪,當地居民年收入達百萬。

但是好景不長,後來去郭亮村的人越來越少。因爲郭亮村不再是以前那個民風淳樸、風景優美、與世隔絕的村莊了。來的人越來越多之後,亂收費、宰客的行爲也越來越多,這就讓遊客對這裏的印象非常不好,再加上這裏大多數是民宿,衛生狀況也是一個大問題,遊客自然就越來越少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