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古時武將的最高榮譽,一個是「封狼居胥」,這是由冠軍侯西漢霍去病在對匈奴的漠北之戰中創立的。另一個就是「燕然勒石」,巧了,這是另一位冠軍侯東漢竇憲也是在討伐匈奴時創立的。兩位冠軍侯的戰績都成了武將的最高榮譽。那麼竇憲對匈奴作戰的功績到底比衛、霍二人如何呢,畢竟「封狼居胥」和「燕然勒石」並稱,竇憲配得上這個稱號么?下面小編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燕然山銘)

對手實力

匈奴的巔峰時期無疑是冒頓單于時期,這時候的匈奴滅東胡、逐月氏、一統北方草原,擁有控弦之士三十餘萬,高祖劉邦曾試圖一戰,結果在白登被圍,要不是陳平施展美人計,高祖估計就要和剛到手的天下說拜拜了。這一仗把高祖打怕了,因此漢朝在以後很長的時間都採用「和親」的策略,實際上就是送女子求平安。而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面對的匈奴雖然比冒頓時期略有消弱,但也基本處於全盛時期。

再看看竇憲面對的北匈奴,相比全盛時期的匈奴而言基本可以用柔弱不堪來形容。早在光武帝時期,匈奴就已經分裂成了南、北匈奴兩塊,並成了仇敵。南匈奴為了對抗北匈奴,主動歸附東漢,並徙居塞內。章帝年間,北匈奴又再次分裂,被南匈奴、鮮卑等一頓胖揍,屬下的屈蘭、胡都等58部都跑了,主動歸附東漢。後來北匈奴又鬧蝗災,死了跑了不少人,這時候的北匈奴別說和東漢掰腕子了,估計和西域都護叫板的勇氣都沒有。

總之,從雙方面對的對手的實力來看,衛青和霍去病面對的對手實力遠高於竇憲。

出兵必要性

自古講究「師出有名」,小編原本想將標題命名為出兵的「正義性」,但是後來一想,漢匈世仇,高祖有白登之圍,呂后也曾遭匈奴致書之辱,兩漢時期不斷有匈奴寇邊,燒殺擄掠。因此站在漢朝的立場從復仇的角度而言,任何時候出兵都是正義的,不能因為匈奴暫時沒有騷擾,就認為出兵缺乏正義性。因此小編將標題命名為必要性,即探討一下當時出兵的必要程度。

還是先看武帝時期,雖然漢朝與匈奴採取了「和親」的策略,但匈奴多次背離盟約,寇境燒殺擄掠,尤其是有中行說這個大漢奸,日夜教導單于對漢強硬,襲擾邊境。每次戰爭,漢朝都得像稱臣納貢一般,賠上大批財物。而且「和親」本來就是一件很屈辱的事。武帝時期,經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國力已蒸蒸日上,雖然會耗費國力,但採用軍事手段代替「和親」來徹底解決匈奴的威脅是非常有必要,而且自然而然的事情。

(和親)

再看竇憲,出兵的必要性就很有爭議了。首先,北匈奴遠離漢境,與漢朝中間又隔著南匈奴,實力也很弱小,因此寇邊是不可能了,最多只能跟西域都護叫叫板。其次,東漢當時政局不穩,還有自然災害,魯恭指出:「數年以來,秋稼不熟,人食不足,倉庫空虛,國無積蓄,……,民間之急亦已甚矣。」可見,此時竇憲出兵的時機並不太好,對國力的損耗會非常巨大。最後再從收益上談一談竇憲出兵的必要性。不要忘了,北匈奴和漢朝之間還隔著個南匈奴,戰爭的成果東漢鞭長莫及,顯然是南匈奴受益最大,一不小心可能會再弄出個統一的匈奴來。因此南匈奴對作戰非常熱心,看來是做著統一匈奴的美夢了,還好竇憲沒有那麼傻,但即便如此南匈奴也實力大增,在東漢中後期曾多次反叛,造成嚴重威脅。另外,還有鮮卑人,北匈奴被擊敗,鮮卑會佔領北匈奴舊地,吸納北匈奴殘部,事實也果是如此,鮮卑崛起漠北,屢次犯邊。

(東漢疆域圖)

總之,從出兵的必要性來看,竇憲出兵伐北匈奴其實對漢朝有害無利。但是呢憲哥自己有苦衷,這哥們昏了頭刺殺太后幸臣劉暢,因事泄獲罪。竇太后顯然不會真的殺了竇憲,經高人指點,竇憲請求出擊北匈奴以贖死罪,於是乎,北匈奴的命運就這麼莫名其妙的被決定了。

友軍狀況

衛青、霍去病對匈奴,那可真是漢朝和匈奴的一對一作戰。雖然漢武帝也很想整個幫手,於是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聯合大月氏,但是很遺憾,大月氏彼間樂不思歸了。當然,霍去病還是有本事的,手下有少量投降的匈奴騎兵,姑且算作友軍吧,這也是霍去病能夠北進大漠數千里進行追殺的先決條件,大漠作戰,彼時又沒有衛星導航,對地形的熟悉是至關重要的。你看倒霉蛋李廣,就因為沒有匈奴嚮導,結果不是迷路就是中伏。

再看竇憲,那可是幫手雲集,首先,南匈奴就十分賣力,事實上,討伐北匈奴就是南匈奴提議的。其次還有胡人、烏桓、羌人的僕從軍。根本沒必要擔心迷路問題。

戰績

衛青的戰績:奇襲龍城、收復河朔、奇襲高闕、二出定襄、大戰漠北,尤其是漠北之戰時,孤軍和單于主力硬剛,以弱勝強,若不是李廣迷路,估計單于將成階下之囚。

霍去病的戰績:兩次隨衛青出擊漠南,兩次出擊河西(殲敵4萬餘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于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渾邪王歸漢時陣斬變亂,當然最為人樂道的還是漠北之戰。此役霍去病以戰養戰,驅兵數千里,活捉章渠,誅殺北車耆王,俘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八十三人,斬首7萬於眾,追殺至狼居胥山,封狼居胥,然後一路追殺至貝加爾湖才肯罷休。

竇憲的戰績:竇憲共兩次討伐北匈奴。第一次,萬餘精騎大破北匈奴於稽落山,北單于逃走,竇憲追擊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殺一萬三千多人,俘虜無數,後登燕然山,燕然勒石。第二次,竇憲派兵再次出擊,出塞五千里進攻金微山,大破北匈奴單于主力,斬名王以下五千餘人,俘虜北單于皇太后,北單于倉皇逃竄不知所終。

(竇憲出兵路線圖)

竇憲的戰績猛一看還不錯,可與衛霍比肩,但實際主要戰力是南匈奴,前面已經說了,南匈奴對這次出兵十分賣力,打仗時也勇猛無比,漢軍基本上是尾隨追擊。而且竇憲還生怕南匈奴太賣力,把北匈奴就此給打跑了,趕緊派人挽留撫慰北匈奴單于。第二次更不用說了,北匈奴單于都被南匈奴伏擊受了重傷,基本沒啥戰力,竇憲趁機摘了桃子。

總之,竇憲的戰績看似輝煌,但經不起推敲,與衛霍兩人戰績無法相提並論。

對後世影響

衛霍對匈奴作戰,匈奴實力被大大削弱,徹底失去了漠南,而西漢則基本消除了邊患,打通了絲綢之路,為後來西漢將西域納入版圖奠定了基礎。

竇憲對北匈奴作戰,雖然對漢朝沒啥好處,但國際影響卻不小,北匈奴自此離開蒙古草原,遷至巴爾喀什湖一帶,隨後又向西遷徙,至歐洲多瑙河,直至兵臨羅馬城。這樣看來,竇憲還真是榮耀至極呢。

(北匈奴西遷圖)

通過上述分析,我覺得問題的答案已經非常明了啦,除了對後世歐洲的影響外,竇憲基本上在對匈奴作戰上無法與衛霍相提並論。


輕鬆一點,歷史小吃。

肯定是衛青和霍去病。

衛青七次出擊匈奴,斬殺和捕獲敵方官兵五萬餘人。一次和匈奴單于作戰,收復河南地區。最後被武帝一而再加封,屬一萬一千八百戶。正經的萬戶侯。

霍去病呢,六次進擊匈奴,其中四次以將軍的身份出塞,殺掉敵方官兵十一萬餘人,導致匈奴渾邪王率眾投資漢王朝,開拓河西酒泉地區,匈奴騷擾西部邊境的事件大為減少,屬一萬五千一百戶。更甚於衛青。

竇憲的燕然勒石蕩氣迴腸,但是其大破匈奴後,權勢滔天,甚至想陰謀篡漢,實在讓人可恥。

以上為個人愚見,望各位大神批評教育。


衛青、霍去病是西漢名將,竇憲是東漢名將,三位名將都在反擊匈奴中立下赫赫戰功,為後世所敬仰,其中霍去病和竇憲都因戰功被封為冠軍侯,而歷史上一共才誕生過三位冠軍侯。那麼這三位名將哪個在反擊匈奴作戰中貢獻最大呢?

首先看衛青,衛青的人生經歷是一部完美的古代版杜拉拉升職記,從奴隸到將軍再到當朝駙馬,實現人生逆襲,靠的是自己的本事。漢武帝發起的反擊匈奴之戰,一共歷時四十四年,為了永久消除北患,整個農耕民族和150萬游牧民族打了44年的戰爭。反擊匈奴作戰又可以分為三次戰略反擊,分別是河南,漠南之戰、河西之戰和漠北之戰。在三次大戰中,衛青都發揮了中軍主帥的作用。

在河南之戰中,青年將領衛青引兵北上,出雲中,沿黃河西進,對佔據河套及其以南地區的匈奴樓煩王、白羊王所部進行突襲,全部收復了河南地。元朔五年,漢武帝任命衛青任車騎將軍,率軍出朔方,進入漠南,反擊匈奴右賢王,發起漠南戰役,衛青出塞二三百公里,長途奔襲,突襲右賢王的王廷,打得其措手不及,狼狽北逃。漢軍俘敵1萬多人,凱旋歸師。公元119年,漢武帝決定發動漠北戰役,集中了精銳騎兵10萬人,組成兩個戰略集團,分別由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統率,大破匈奴,此戰標誌著漢對匈奴的戰役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從此匈奴遠遁,北患解除,農耕文明得以延續。

霍去病,是古代最年輕的戰神,17歲就率領800騎長驅直入,斬首2000餘,聲威大震。公元前121年,漢武帝發起河西之戰,青年將領霍去病被任命為驃騎將軍,獨自率領一萬騎兵出征匈奴。6天內,霍去病與匈奴鏖戰於皋蘭山下,連戰皆捷,殲敵近9000人,斬殺匈奴名王數人,俘虜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多人,凱旋而還。同年夏天,霍去病率領大軍在黑河流域和匈奴展開決戰,斬首3萬餘人,取得決定性勝利,俘獲匈奴名王5人及王母、王子、相國、將軍等百餘人,收降匈奴渾邪王部眾4萬,全部佔領河西走廊地區。在漠北戰役中,霍去病率軍北進1000餘公里,渡過大漠,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盡殲其精銳,俘獲屯頭王、韓王以下70400餘人,封狼居胥而還。

竇憲,東漢名將,因事獲罪,被囚於宮內,為了贖罪,請求率軍消滅匈奴。當時南匈奴歸附大漢,北匈奴繼續襲擾邊境,竇憲被拜為車騎將軍,率精騎萬餘大破北匈奴於稽落山,隨後乘勝追擊,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大敗北匈奴於稽洛山,殺一萬三千多人,俘虜無數。後登燕然山。在燕然山刻石記功,史稱燕然勒石。永和三年,竇憲再拜大將軍,領兵深入大漠,在金微山將北匈奴徹底打敗,北單于逃走,匈奴徹底亡國。

從功績上來說,無疑是衛青大將軍大司馬在反擊匈奴中貢獻最多。


個人覺得,衛青、霍去病的貢獻大一些。

漢初劉邦敗於匈奴以後,只能靠和親來維持國家邊境的安穩。還得給匈奴送大量的金銀財寶。局勢很一直處於被動。漢朝再經過文景之治後,經濟得到復甦,國富民強。到漢武帝時期,才開始策劃攻打匈奴,被動變主動,決定要洗涮國恥。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打仗還得有個好將領,漢武帝慧眼識珠,大膽啟用新人。衛青、霍去病等人,才走向歷史的舞台。當時漢人還是比較懼怕匈奴人的,60年前的白登之圍,給國人留下了深刻的陰影。

漢朝和匈奴的戰爭,從來沒有打贏過。衛青首次出征奇襲龍城,打破了自漢初以來匈奴不敗的神話。在反擊匈奴戰中,七戰七勝。後人稱之為常勝將軍。為人低調沉穩,軍中威信很高。位極人臣,居功至偉。也是古代功高震主,為數不多得以善終的將領。為漢朝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將領,是一代傳奇。

衛青是一個傳奇的話,霍去病就是一個神話。他就是為了攻打匈奴而降生的。17歲初次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里直赴匈奴,斬獲兩千多的敵人。後追擊匈奴於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史稱封狼居胥。霍去病,善騎射、用兵靈活。善於長途奔襲、閃電戰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是閃電俠的鼻祖。這樣的天才將領,不幸英年早逝。飲馬翰海,封狼居山,西規大河,列郡祈連。其功績只能令後人望其項背,不勝嘆羨。

再來看看竇憲,和帝時期,太后臨朝。因得罪太后而自求擊北匈奴以贖死。大破北匈奴於稽落山和金微山,登燕然山,「刻石勒功」。其功績赫赫,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將領。有了戰功就開始飄了,意欲謀反,為人處世劣跡斑斑,最後以被逼自殺的結局收場。

再反擊匈奴的作戰中,衛青、霍去病首當其衝,打破匈奴不敗的神話、洗涮了漢朝近60年的恥辱,居功至偉,其地位無人可撼動。


衛青是漢武時期第一個擊敗匈奴的人,也是漢匈之間由敗轉贏的開始!霍去病是同時期擊殺匈奴最多的人,戰神下凡,打匈奴和玩一樣!竇憲是一舉平定匈奴的人,從此匈奴遠遁歐洲,化作上帝之鞭,干翻羅馬!如果從意義來說,衛青。如果以人頭來算,霍去病。如果以結果來看,竇憲!我個人認為,衛青功勞最大!


我覺得是衛青和霍去病,正是因為這兩位戰勝的多次打擊,才使得強大的匈奴分裂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歸附於漢朝,而竇憲是聯合南匈奴擊敗了北匈奴,衛青和霍去病打敗的是強敵,而竇憲打敗的是弱敵。


我說是你貢獻最大,這種問題都能問出來。一個是大兵團作戰,一個是游擊作戰。能相比較嗎?


不是一個檔次的,衛、霍把一個強大的匈奴打的無還手之力,竇時代的匈奴已經不夠強大了。


這個沒法比,因為衛青和霍去病的戰略思想是開創式的,首次越過長城主動出擊,扭轉了漢朝自開國以來被動挨打的局面,首戰意義重大。竇憲也是現在前人的肩膀上走得更遠。他們都是我們的民族英雄,我都喜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