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風,來去匆匆,互聯網江湖人來人往,已成常態。

毫無徵兆地,53歲的百度總裁張亞勤宣佈將以退休的方式從百度離場,時間是今年10月。這是繼吳恩達、陸奇相繼離場後,百度近兩年損失的第三名大將。

於是,知乎上有人調侃,“三英戰李布,百度還是那個百度。”

從百度“榮退”

互聯網的任何風吹草動幾乎都能刺激大衆神經,更何況是位列BAT的百度。

正如入場看姿態,分手見真章。入場的姿態如何意氣風發,並不能完全反映高管與企業的關係,關鍵還要看離開得是否體面。

從3月15日雙方對外發表的“分手宣言”來看,張亞勤和百度的這次“分手”,不失體面。

在內部郵件中,李彥宏肯定了張亞勤的工作,“亞勤相繼推動了國際化市場開拓、金融和教育等業務的孵化和探索,最近兩年來,他帶領團隊,在智能雲和AI to B業務的整合及商業化加速、Apollo生態的建設及產業合作、基礎技術體系的夯實與建設、芯片和量子計算等前瞻技術的佈局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隨後,張亞勤在微信朋友圈也表達了對李彥宏和百度的感激之情,“非常感謝Robin和百度給我這個機會,我仍然是百度大家庭的一員,陪伴百度一起成長。”

當然了,按照歷來慣例,是非功過更能直觀體現雙方的“契合度”。那麼,拋開“官宣”,事實上張亞勤在百度這五年,究竟戰績如何?

提到張亞勤的戰績,就不得不提百度雲。在2018年底,執掌百度智能雲事業羣組時,張亞勤爲百度提出了“ABC”概念: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數據)和Cloud Computing(雲計算)三位一體,據悉,如今百度雲已經爲百度貢獻了收入。

張亞勤是在2014年9月被百度收歸旗下的,職位是百度總裁,主要負責新興業務,至今剛好是第五個年頭,時間不長也不短。

五年中,張亞勤經歷了百度數次組織架構調整,而他的職權與職責,幾乎也伴隨着每一次調整而變動,先後負責過技術體系、自動駕駛、雲計算、教育、醫療、國際化、公關等業務。

“除了搜索,基本都管過了。雖然不同的時間管不同的事情,不管是技術也好,研究也好,業務也好。”在某次採訪中,他曾這樣說。

2014年,是百度高喊着“連接人與服務”戰略口號開始向O2O轉型的時刻,李彥宏曾號稱投入200億爲O2O持續輸血。

於是,伴隨着團購和外賣業務不斷開花,百度在2015年初進行了一次大幅度架構調整,張亞勤被任命執掌新興業務事業羣組,負責帶隊以O2O爲突破口深耕國際市場,爲百度開拓邊界。這個新興羣組由新業務羣組、用戶消費業務羣組和國際化事業部合併而來。

只不過,由於百度在策略上作出調整,由重倉O2O變 all in AI,百度的國際化業務卻並沒有太亮眼的成績。到了2015年底,百度再一次調整架構時,張亞勤轉爲執掌百度大市場、公關及政府關係團隊。

很不幸的是,2016年相繼爆發的“出賣血友病貼吧”和“魏則西事件”,將百度推上輿論風口浪尖,股價應聲大跌。

此後,張亞勤多次輾轉在不同部門,直到如今百度推出高官退休計劃,他以退休計劃第一位高管的身份,開啓人生的3.0。

年少成名的“天才”

職場博弈,選擇向來是雙向的。

就像阿里向來喜歡“聞味道”招人一樣,張亞勤與百度,在理念上存在共同的認知。技術派出身的張亞勤,身形微胖,外表渾圓忠厚,笑起來眉眼彎彎,十分和善,而素來喜歡看科幻小說和下圍棋的他,行事作風直截了當,坦承歷來討厭兩種人,一種是講話拐彎抹角的人,一種是浪費別人時間的人。

他曾這樣描述與李彥宏的相處時模式,“我和Robin的溝通相當簡單,決策的時候,有不同觀點就講。有沒有意見相左的時候?也有,但通過溝通也可以達到共識。”

衆所周知,在BAT中,百度向來視技術爲信仰。很多場合裏,李彥宏曾多次提及百度的人才理念:招最優秀的人、給最大的空間,看最後的結果,讓優秀的人才脫穎而出。

翻看張亞勤過往的履歷,堪稱“神話”。

“神童”是打在張亞勤身上的第一道光環。1966年,張亞勤出生于山西太原的一個教師家庭,與李彥宏是老鄉,自小天賦過人。

5歲那一年,在那個特殊年代,張亞勤的童年伴隨着父親的去世而早早結束,“我在媽媽跟前撒嬌的時光結束得特別早。我的童年,幾乎都是在晉南一個小城的外婆家裏度過的。我上的第一所學校就像農村小學一樣。”張亞勤回憶說。

天賦加後天努力,張亞勤在12歲時連跳多級跳到初三。一年後,一則刊登在《光明日報》上的“神童”故事:13歲的“神童”寧鉑,考上中國科技大學1978級少年班,這大大刺激了張亞勤,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作爲同齡人,“考中國科技大學”一直縈繞在少年張亞勤的腦海裏,此時距離那一年的高考還有7個月時間,如何在這大半年裏拿到高考的入門券,是個難題。

但張亞勤還是創造了“神話”,以驚人的天賦和學習速度,在一個月內完成了高中課程,順利拿到“入門券”,並進入中科大少年班學習電子工程,成爲那屆學生中年紀最小的一個。

難能可貴的是,相比大部分進入少年班心理出現問題的孩子,張亞勤的情商和智商一樣在線,在那個“神童”飽受追捧的年代,沒有上演“傷仲永”的悲劇,反而是一路開掛。

從中科大研究生畢業後,拿到獎學金赴美攻讀電子工程博士學位,31歲時成爲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百年歷史上最年輕的院士,此後的數年間,獲獎無數,榮耀加身:手握60項美國專利,數十項技術創新成爲國際標準,在國際上發表500多篇論文,出版11本專業著作。

很多時候,歷史就像輪迴一樣。

現如今,張亞勤以“任務完成”從百度功成身退,這與5年前從微軟抽身離開時,極其相似。可以說,微軟十六年,是張亞勤職業生涯中極其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4年9月,在繞着微軟總部公樓走了好幾圈後,身爲微軟全球副總裁的張亞勤揮手告別了這家工作了近16年的公司,“決定很早就下了,但要等一個影響最小的時點,給微軟的同事們一個好的交待。”

至於離開的理由,他說自己是一個不停追逐下一個“興奮點”的人,而百度成了他當時的“興奮點”,於是,“郎有情,妾有意”,投身百度是水到渠成之事。

亦如這次離開!

作者:電商報 李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