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網紅重疾產品平安福,在網路上的熱度是一直是隻增不減,保險行業的業內人士都知道它的性價比低,但架不住就是賣的好,可以說是神一般的存在了。

平安福每年進行一次升級,平安福第一代於2013年10月誕生,迄今為止共經歷了5次升級,這次的升級,不知道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刷屏呢,我們來看一下,相比平安福2018,又有哪些變化?

?本次升級總結:沒有什麼亮點,基本只是增加了病種的數量,隨之保費上漲,所以依然是保費太貴、保障不足。

?深度解析

一、重疾責任

100種重疾,給付1次,從病種數量上來說,6種必保重疾、25種主要重疾都已涵蓋,各家公司無差,但是從賠付次數上來說,目前市場主流的是多次賠付型重疾,只能賠付1次的重疾產品已經落伍。

亮點1:平安RUN

多走路就可以提升保額,這個創意的初衷是好的,不過再一看具體要求,作為一枚上班族,小編覺得自己挺難達標的。

亮點2:輕症賠付後,重疾保額增加20%

說實話,這點還是挺吸引人的,70歲之前每次輕症賠付後,身故/重疾的保額提升20%,最高三次。

二、癌症多次保障

① 惡性腫瘤保險金是作為一個附加險存在的,無論是新發、複發、轉移、持續狀態都可以得到理賠,但是間隔期是5年,和其他公司產品(信泰、復星聯合、中英)的3年間隔期相比,就顯得比較雞肋了。

② 由於平安福2019是單次賠付重疾,所以首次確診的必須是惡性腫瘤,才能激活惡性腫瘤保險金的功能,否則該險種將自動失效,保費不退還。

三、輕症責任

輕症30種,可賠付3次,每次20%保額,平安福2019的輕症數量有所提升,和其他公司產品比,看似不算少,但存在和老產品一樣的問題:

①缺失高發輕症

平安福2019的輕症中依然缺少高發疾病:輕微腦中風、冠狀動脈介入手術(非開胸)、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此次升級誠意不足

附:某公司輕症理賠數據

②一種疾病拆分為三種湊數

平安福2019的前三種輕症:

其他公司第一種輕症:

平安福2019的30種輕症,相當於只有28種,而且在2018年,平安就因為一起拒賠案例鬧上了法庭:客戶發生冠狀動脈介入術,而這項高發輕症並不在保障範圍之中,拒賠也是合理的。即便發生了這樣的拒賠事件,但新產品依然沒有要改進的意思。

③平安福的輕症豁免責任並不是自帶的,而是作為附加險存在,可以選擇加或者不加,輕症豁免竟然需要額外加錢,也是醉了!

四、其他附加險

強制捆綁的長期意外

以30歲男性為例,買50萬保額的長期意外險,20年交,每年的保費2500元,若購買一年期的意外險產品,保費也就在一兩百,性價比低到沒朋友,說多了都是淚。

五、產品PK

由於目前市場主流的是多次賠付型重疾,所以小編選擇了多次賠付重疾裏同樣能夠癌症多次賠付的信泰百萬無憂來進行對比。

從對比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平安福的重疾只能賠付1次,信泰百萬無憂可以賠付4次,信泰多了中症責任、輕症的賠付比例更高、癌症賠付間隔期只有3年,但保費卻比平安福低了20%、無論是從保障責任、還是保費的角度來說,平安福都沒有優勢,在業內,平安與友邦的產品定位為高端市場,適合對平安有品牌偏好的消費者。

總結:保障責任解析完畢,平安福2019,表面上乍一看保的很全,一份計劃書上有四五個附加險,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理解成本比較高,但一一拆分來看,高發輕症的缺失依然是最大的缺陷,強制捆綁的附加險性價比極低,品牌溢價的背後,是保費與保額的取捨,買保險,就是買保額,希望大家能記住這個宗旨^_^,最後,願每個家庭都能擁有充足的保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