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畫,漫畫。這是美術專業上兩種不同的繪畫表現方式。

連環畫是多幅連續畫面敘述一個故事或事件發展過程的繪畫形式。它根據文學作品,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等等題材繪製。在繪畫表現形式上,一般以線描,黑白繪畫為主。也有彩色和攝影等形式。中國的連環畫家,本身也是著名中國畫,年畫,版畫和工筆重彩人物畫家。像劉繼卣,當代畫聖。以工筆白描,重彩,大小寫意,人物動物等。代表作《雞毛信》。賀友直,代表作《山鄉巨變》。丁斌曾,《鐵道遊擊隊》。華三川,代表作《青年近衛軍》。顧炳鑫,中國人物畫家,代表作《列寧在十月》。王叔暉,現代著名工筆重彩人物女畫家,代表作《西廂記》等等。?漫畫,是一種具有強烈的諷刺性和幽默性的繪畫。畫家通過誇張,比喻,象徵,寓意等手法,使畫面產生幽默,詼諧,風趣的效果。如漫畫大師華君武,丁聰,方成等。中國的漫畫與現流行的日本,港臺的現代漫畫有著不同表現方法。現代漫畫又稱商業漫畫,繪製方法有手繪,粘貼,電腦剪裁等,藉助特殊材料表現形式,具有衝擊力強,可視度高。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上世紀九十年代,天津漫畫家朱森林在《漫畫月刊》等雜誌發表了很多連載漫畫,探索類似日本現代漫畫的方法,與現在美院畢業生專搞動漫的工作室作品類似??老一輩連環畫大師也有畫漫畫的,賀友直是其中一位。我訂閱和收藏了所有中國最有影響的漫畫報刊。如《中國漫畫》,《漫畫世界》,《漫畫月刊》,《諷刺與幽默》等。也曾和很多漫畫家有過書信往來??,如工人日報的徐進老師,甘肅的蘇朗老師,曹昌光老師等,受益很多。??中國的連環畫家很多,??從他們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們的繪畫風格和表現形式與中國畫是一脈相承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繪畫,包括使用的繪畫工具,毛筆,鋼筆,顏料和墨水等。他們傳統的中國味的連環畫和漫畫的繪製模式是經典的,是中國人所熟悉的。也是眾多連友喜愛和珍藏的美術佳品。

老一輩的連環畫家和漫畫家,他們所處的時代,經歷與新一代漫畫作者不同。他們的繪畫作品全部手繪,沒有現代工具可助力。正因為如此,他們的繪畫作品和手稿更具欣賞和收藏價值。


連環畫家一般不畫漫畫,漫畫家偶爾也畫一些連環漫畫,連環畫和漫畫都不是一種獨立畫種。

就如同連環畫家賀友直先生所說的:連環畫不是一個畫種,它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中國畫,素描,水粉,油畫都可以融入到連環畫中表達藝術訴求。

顧炳鑫,程十發,劉繼卣,華三川,王弘力等連環畫大家基本不畫漫畫,丁聰,方成,馬得等漫畫大師幾乎也不畫真正意義上連環畫作品,當然張樂平的《三毛》系列連環漫畫不是真正的連環畫,只是4或6格漫畫的延伸。

歷史上,連環畫曾經擔負了傳播傳統文化,寓教於樂的重要作用,在那個娛樂方式單一,沒有多媒體的時代,它就是孩子們的最愛。如今網路信息時代,各種娛樂終端層出不窮,每日刷新。中國傳統連環畫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為懷舊或者收藏的物件。但連環畫這一藝術表現形式卻沒有消失,現在書店,網路上銷售的日韓美卡通3D動畫書或電子書依然是連環畫的殼。

(作為連環畫的愛好者,一點感悟,不一定準確)


真正在這個圈子裡的人,很多是不瞭解圈外人的知識面的,尤其是進來回答這個題目的人。

事實上,很多純三次元的現充也看日本動畫,火影海賊柯南民工漫。

我就有個現充室友,她知道「二次元」這個詞,也看新番,我有次說她不是二次元她還生氣了。

可她不知道初音。

在我們平時的圈子裡,宅和腐和民工漫是畫等號的,你很難想像看日漫的人不知道初音。

可事實上這種人比比皆是。

圈內人覺得這倆東西的影響力都很大了!(初音都開演唱會了不是!)可其實他們的差距大了去了。

所以我是覺得題主沒有說錯,中國確實沒有他所謂「像樣」的漫畫家。

一味責怪別人見識少是沒有意義的,影響力不夠就是不夠。

你得承認,絕大部分的動畫和漫畫說白了都是商品(我知道很多人不願意承認,包括我自己),作品名字就是品牌。賣不出去的商品,沒人知道的品牌,不論本身多屌多高深,都是失敗的。

然後來正經回答一下樓主的問題。

【中國畫畫的人多】是確實的。

因為國內門檻低,你一毛錢不花可以用到全世界最先進的軟體,這在很多國家是不敢想像的。數字時代軟體所帶來的便利非常可怕,設想一下別的國家,幾千個人裏只有幾十個人會出錢買軟體試著畫畫,其中留幾個人稱為畫師,而國內,成千上萬的人想用就能用到頂端的軟體,這個基數非常可怕。

(純藝的畫手和為了應付高考的速成藝術生就略去不提了)

然後就是【為什麼國內沒有有跨行業的影響力的漫畫家】

改一下題主的字題目,大家都明白些。

這就沒辦法歸結到具體的原因了

作品質量差→讀者不買單→創作環境辛苦/稿費待遇低→作品質量差×N,無限循環。

這是個非常非常糟糕的惡性循環。

一句話總結就是產業鏈不成熟。有人要說了,既然這個惡性循環的源頭是作品質量,為什麼你們畫漫畫的不從提升自己開始呢?

只要你們作品好了,市場就變好了呀。

我就來說說所謂【待遇低】這個理由為什麼會成為影響作品質量嚴重的阻礙。

很多人不理解:「你畫漫畫不就是為了愛嗎,能做喜歡的事情多幸福?又不至於餓死,而且你作品好不就脫貧了嗎?」

其實對漫畫家來說,待遇低最嚴重的問題,不是自己生活不能享受,不能喫香的喝辣的。

而是特麼的,一、個、人、根、本、畫、不、完、呀。

我發現很多人不能注意到數量產生的影響。假設你要看個漫畫,你看完一話覺得還不錯,你又看了十幾話覺得好棒,你一口氣看完了十本:天啊!!太好看了!我太喜歡這個故事了!!然後你激動地和別人介紹,別人看完也覺得:好棒!然後有百八十個人看了,大家一起讚美:真是個好作品呀!

好,現在我們再來第二種假設。

你看到一個漫畫:看了一話,咦,好像還不錯,可是這麼點,不太明白講了啥呀。然後看了三話,覺得好像有點明白在說什麼了!可是已經沒有了,得等更新,你等了一個月(國內大半都是月更)重於更新了一話:哦原來是這樣!你又等了一年,更新了十話,你覺得好看,可是不太夠!這時候你決定要追這個漫畫了。但是更新太慢,你決定多攢一點再看。然後三年過去了,你不巧忘記這個漫畫了。五年過去了,你突然想起來,你再回去看,發現這漫畫沒人看已經腰斬了。

我總看到無數的人發表言論說:國內不缺畫工,缺的是故事。

你覺得火影好看是吧?

可是如果要你一年只能看到10話,五年只能看到50話呢?你回去翻一翻50話的進度,你想想如果這五年來只講了這麼點兒故事,你覺得火影還會有今天的影響力嗎?

於是說了回來,為什麼待遇低會嚴重影響作品質量?

因為我們特喵的沒錢請助手呀!!

我們本來是要講故事給你聽,可是我們的時間,卻得耗費數個小時擦幾十張鉛筆、一些邊邊角角的小背景、一筆一劃的塗黑、掃描、拼接、沒用技術含量的鋪底色、選區、選區特麼還選漏了得重新選等等等等!次奧!

日本的漫畫很多是週刊,每個星期更新一話,永遠有新話題和曝光度。

國內無數的作品,在漫長的創作週期裏,被人遺忘,無疾而終了。

於是這種情況下,出現了一批工作室。流水線一樣的作業:框架標準的俗套故事,爛大街的人設,千人一面的畫工,一模一樣的上色手法……

有些讀者看完漫畫了,往地上一摔書大喊:什麼鬼!!

然後買的人更少了,稿費待遇更低了,終於個人漫畫家因為速度太慢連飯都喫不起了,有藝術感的漫畫家都死絕惹,工作室卻越來越多獨霸天下惹。

又有人要說了,故事的好壞不分長短。

確實好壞不分長短,但是影響力呢?

我相信你能列舉一大堆優秀的長篇漫畫和動畫,長達兩個小時的電影,可誰能靠一篇五百字的短文養家餬口呢?

我很早就發現,只要你有耐心和條件把一個故事講完,一定會有人聽。

只要你能堅持下去,聽故事的人會越來越多。

這就是為什麼同樣是故事,國內的小說電視電影就能有大的市場,動漫卻一直舉步維艱。因為動漫創作一個故事實在太慢太難完整了。

培養市場的消費習慣是條任重道遠的長路。

我們其實也不是那麼缺故事,但是非常希望諸位能有耐心,支持著我們能把故事活著講完。QAQ

這裡說一下自己的漫畫。

我的漫畫現在雖然是商業連載,但一開始的定位是小眾圈(只是印同人本賣),要算作商業作品還是很不成熟,但是故事開始講了就得講完。

幾乎沒有搞創作的作者喜歡說自己商業化,可我覺得大眾的肯定纔是目標,好的作品就該有價值,賺錢不是目的但該是必然的結果,我一直這麼認為


也許我們以為,以大多數連環畫家的繪畫技巧,吊打漫畫家綽綽有餘,所以連環畫家成為漫畫家更是大材小用,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誤判!1.連環畫和漫畫是兩個領域,兩者雖有交集之處,但藝術語言有很大的差別!前者恆靜,後者恆動。舉個不恰當的例子,連環畫就像幻燈片,幀感明顯。而漫畫則像電影,連續不絕。所以漫畫被稱為是紙上的電影!而連環畫更像是漫畫的初始狀態,比起漫畫裏讓眼花繚亂的分鏡,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連環畫未免顯得簡陋。(顯然,青少年讀者更喜歡後者。)畫連環畫得有好的寫實繪畫功底,而畫漫畫,首先得有漫畫意識~畫技反而不太重要。儘管漫畫的畫技入門水準要低於連環畫,但大多連環畫家所缺的可能就是漫畫意識~2.做熟不做生,中國的連環畫家估計從未想到自己的行業有一天會面臨危機甚至消亡!很大的原因是連環畫界思想保守,固步自封!(這也跟政府封閉的文藝政策導致資訊閉塞有關~)不願意冒險嘗試新的藝術形式。只有少部分畫家僅從繪畫技法上對漫畫加以借鑒,導致沒有人在那個年代邁出改變連環畫的第一步。3.更深層的原因是中國文化缺乏自由的氣息,更缺乏拿來的勇氣,文化一慣被拑制,教育中一再忽視想像力等等。官方不鼓勵的東西均被視為洪水猛獸,猶豫之時,時不再來!4.無論你曾有多麼喜歡連環畫。今天它都已經成為一個文化遺跡,只能供人憑弔。那個時代過去了,而圖像小說的時代又來臨了,還要錯過嗎?


我來回答一下

80後,智能機沒出來的時候就是關注各種漫畫雜誌,《漫友》《北京卡通》,十幾歲的時候也去投稿,出來工作後就沒堅持了。智能機出來後就關注3豬等各種平臺羣等。

林夕、林瑩、夏達、客心、阮筠庭、寂地、阿梗這些都是國內作品比較不錯的漫畫家,發展也有好有壞。國內漫畫肯定比前幾年好多了,慢慢脫離了低齡化,也漸漸有人投資走進院線。《大魚海棠》等等。

至於和日本漫畫和美式漫畫比肯定也有一定的差距,不可否認,大環境也有很大差別,一個是漫畫創作能不能出大IP是個問題,創作是費神費時間的,如果你是知名美院畢業生,其實有很多就業選擇,資深的原畫師插畫師的工資也是讓人羨慕的,當老師也好開公司也好。美院畢業去總不能去漫畫工作室實習吧?國內漫畫工作室數量質量比起島國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沒人投資沒人做的行業,怎麼能做大呢?題外話,之前就鬧過夏達和工作室老闆姚非拉的版權費糾紛,如果漫畫家自己創作的作品變成了別人的兒子,你還得不到贍養費,你樂意嗎?


連環畫和漫畫雖然都是畫,但是它們從創作思想,思維和繪畫技藝上是有區別的。連環畫作者是根據故事腳本來設計畫面場景和其中人物,然後運用白描按部就班地依據腳本去繪畫出故事場景。漫畫有政治漫畫和社會生活漫畫,也有一部份故事漫畫。首先漫畫作者要具有幽默的天份,特別是政治漫畫和社會生活漫畫,同時還要有敏銳的觀察為和對深度反映能力。它要求時效性(政治漫畫尤其是這樣)和貼切力。例如華君武,方成的漫畫。連環畫裏很少有誇張和虛擬的情形出現,而漫畫則不然,它為了表現力可以充分運用誇張,脫離實際的虛擬手法去設計人物和畫面。舉個例子:人物可以腦袋超大或超小,手槍可以比人大,火柴棍上可站著人等。甚至漫畫法的連環畫也可以這樣畫。例如張樂平的三毛流浪記。但連環畫則不能這樣,它基本是寫實的。因此你讓一名連環畫的畫家去畫漫畫很難。思維不同,設計理念不同,構圖畫法不同決定了他們很少畫漫畫或根本不去碰它們。


新中國成立以來,連環畫以及連環畫家們數不勝數!

在這些連環畫家裡面,有無數的大師宗師,先不說大師,宗師們,相信任何一位連環畫家都能勝任漫畫家及漫畫作品!

其實六七十年代的漫畫作品很多,它是那個年代所需要的,漫畫的意義大概就兩點,

一個是歌頌,一個是諷刺,經典作品也很多,只不過人們看過以後,哈哈一笑就忘了,

而連環畫和漫畫的不同點就是,連環畫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大的驚人,

連環畫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滲透力和影響力?

是因為畫面的美感和美感的連續性,故事的情節和情節的連續性,人物刻畫的生動性和人物生動性的連續性……!

這些都是漫畫或者一幅名畫所不可比擬的,

在加上,有一些連環畫是由經典故事改編,

如~《東郭先生》《雞毛信》……!

古代連環畫~

東周列國系列連環畫,

水滸傳系列連環畫,

三國演義系列連環畫,

儒林外使系列連環畫,

西遊記系列連環畫,

紅樓夢系列連環畫

…………!

綜上所述,漫畫就是時代的產物,過去就完。

而連環畫的不同點就是,越久越香,無論什麼時代它都是記憶,都是經典!

謝謝!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