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一分鐘時間,你能說出10個不戴眼鏡的同事或同學嗎?

估計很難辦到。

別不信,在中國不近視的年輕人已經成爲“珍稀動物”

作爲世界近視大國,中國無論是近視患者總人數還是近視率,都遙遙領先其他國家。

全球共有14億近視患者,中國就佔了6億。

如何控制近視率以及摘掉厚厚的眼鏡,成了一個不可忽視的難題。

但也正因爲形勢嚴峻,許多商家也瞄準了近視這塊市場。

而關於近視眼康復的騙局,也層出不窮,什麼意念冥想、穴位按摩...

其中,最容易被不法商家瞄準和利用的便是“假性近視”四字。

孩子明明已經高度近視,硬是被說成所謂的“假性近視”,不需要戴眼鏡。

之後,商家還敢保證,只需使用他們開發的治療產品,就能恢復視力。

然而,許多老百姓根本搞不清楚“假性近視”的具體概念。

光聽着“假性”、“能治”這些字眼,家長就已經迫不及待地交錢了。

所謂的“高科技護眼產品”

事實上,在國際疾病分類還是我國疾病分類中,都沒有“假性近視”這一說法。

但“假性近視”這個謬誤,已經風靡半個世紀之久,改都改不過來。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副院長周行濤解釋,“假性近視”最早由蘇聯學者提出。

而這一概念,於上世紀60年代就在亞洲傳播開來。

其中,日本學者最早受影響,並推出了各種治療“假性近視”的方法。

然而,這對近視率的控制並沒有起什麼作用。

而我國也緊跟其後受影響,讓“假性近視”這一說法深入人心。

近視研究領域學者衆多,但針對假性近視的研究幾乎沒有一席之地。

所謂的假性近視,其實只是眼睛疲勞狀態的一種表現。

這也叫睫狀肌的調節痙攣,與真正的近視有着本質的區別。

睫狀肌,是位於眼睛內部呈圓環狀的平滑肌。

其作用,便是通過調節晶狀體的曲率,幫助我們對遠處和近處事物對焦,即調節焦距。

看遠處事物時,睫狀肌便會自然放鬆。

此時,定位晶體的韌帶就會拉近,使晶體變得更扁平和纖薄些。

這樣,晶體的對焦能力會降低,有助於我們觀看遠距離事物。

但看近物時,睫狀肌則剛好相反,呈收縮狀態。

近處物體發出的光纖是散開的,正視眼的屈光系統會在其視網膜之後成像,導致模糊不清。

爲了把眼球后面的物像移至視網膜,使成像清晰,則需要睫狀體的幫忙。

睫狀肌收縮時,晶狀體就會變厚變凸,焦距會變短有利於我們看近物。

由遠到近,還是由近到遠,睫狀體都在辛勤勞作。

而以上過程,我們每天都會重複無數次,也叫晶狀體調節,由副交感神經系統控制。

同樣,由副交感神經系統控制的還有瞳孔的收縮以及對焦。

但所有肌肉都有一個特性,那就是當你一直在用這塊肌肉時,就容易造成肌肉疲勞或痙攣。

睫狀肌也不例外

當我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如看書、對電腦屏幕,睫狀肌過度且不適當的收縮就會引起睫狀肌的痙攣,調節功能下降。

這種痙攣狀態,會讓我們在看遠處時睫狀肌不能放鬆,晶狀體持續性的凸起不能復原。

這樣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成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成像模糊不清晰。

因爲同樣是看遠處事物模糊,所以睫狀肌的調節痙攣纔會被稱爲“假性近視”

但睫狀肌的調節痙攣又與真正的近視不同,不存在器質性的屈光不正

近視就是近視,過分強調所謂的真假反而容易造成誤解。

近視的產生原因,至今還沒有定論,由多種因素導致。

不過,近視的原理已經很清晰,多數在於眼軸過長,又或是角膜和晶狀體狀態發生了變化

屈光性近視和軸性近視示意圖

對於近視患者來說,眼軸過長意味着成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導致成像不清晰。

而這也叫軸性近視

若眼軸長度正常,但負責折射光線的角膜、晶狀體狀態發生變化,從而導致的近視則稱爲屈光性近視。

在臨牀上,絕大多數患者都是軸性近視,屈光性近視是比較少見的。

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眼軸過長、角膜和晶狀體狀態的改變,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

也就是說,只要改變了,就很難自動恢復成原來的模樣。

除了手術和物理矯正(戴眼鏡)的方法,近視是無法治癒的。

因爲無論是藥物、訓練、按摩、意念冥想等,都沒有辦法使眼軸縮回正常長度或者讓角膜、晶狀體狀態恢復正常。

簡而言之,如果你的視力出現了長期且明顯的改善,那麼這很可能根本不是近視。

而睫狀肌的調節痙攣,它只是表現出一種近視現象,但實際上並非近視。

只要這種調節痙攣解除,這種近視現象就會消失,是個可逆的過程。

在臨牀上,想要診斷是否爲睫狀肌調節痙攣,則需要使用到睫狀肌麻痹劑輔助。

睫狀肌麻痹劑多爲低濃度的阿托品,可以解除調節緊張,消除痙攣。

這個過程,也被稱爲散瞳

阿托品結構

而用藥前後的視力差,正是判別“真假近視”的金標準。

一般而言,用藥後近視消失,呈現正視或者遠視則屬於睫狀肌調節痙攣。

如用藥後近視屈光度基本不變,則爲真正的近視,是由器質性改變所致,需要考慮佩戴眼鏡。

而在治療方面,長期使用阿托品治療能中止或減慢睫狀肌調節痙攣的進展。

在日常生活中,亦可以通過休息、衛生用眼等方法改善痙攣。

此外,人眼晶狀體的調節能力,與年齡是成反比的。

兒童的調節能力,要強於成人。

當用眼不當時,他們會比成人更容易產生睫狀肌的調節痙攣。

所以對兒童的驗光,必須要在晶狀體調節靜止或不調節的狀態下進行。

使用睫狀肌麻痹劑消除了調節影響,才能更準確地檢查出兒童的實際屈光度數。

一般而言,睫狀肌的調節痙攣是較爲少見的,只佔10%。

但也有真正的近視患者,同時伴有睫狀肌的調節痙攣。

這種情況,也常常被稱爲“混合近視”,佔50%。

使用睫狀肌麻痹劑後,他們的屈光度可平均降低0.5D或更多。

此外,這種睫狀肌的調節痙攣的現象還只不發生在近視眼身上,就是遠視眼也會有發生。

那麼在遠視患者身上的“假性近視”,又該用什麼稱呼才合適?

所以說,假性近視這一詞本身就非常具有迷惑性。

其更嚴謹和科學的表述,應該是“調節性近視”或“調節痙攣”。

但偏偏假性近視這一說法更有市場,能非常巧妙地抓住家長的心理。

在眼科檢查時候,孩子第一次被查出近視,很多家長在心理是難以接受的。

畢竟在婚戀、升學以及一些特殊崗位上,近視眼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而利用這一可逆轉的睫狀肌調節痙攣,不法商家和機構也是“大有作爲”。

針對家長的心理,它們會提出許多誇大功效的治療方法,奇招百出。

沒有效果,百姓可能受騙一次就知道自己上當了。

但若在睫狀肌調節痙攣上下功夫,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

孩子的眼睛,可能真的會出現改善的效果。

受騙者不知其中貓膩,也就信以爲真甚至還向身邊親朋好友推薦,真被賣了還要幫別人數錢。

而最後相信了偏方,人們離科學預防與矯正的軌道就只會越走越遠。

凡是利用藥物和穴位按摩治療視力等眼部問題,都屬於診療活動,應具備法定資格。

也就是說,任何單位必須取得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分簽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而醫護人員,也必須取得相關證書方可從事診療。

所以我們選擇時,應該看清楚機構資質,切忌盲目相信各種假大空的宣傳。

要知道,經常性不正確用眼,睫狀肌持續痙攣得不到休息,亦有可能誘發真正的近視。到時候就“真的假不了”了。

*參考資料

顧泳.風靡我國數十年的“假性近視”一說,實則無從考據、屬於謬誤.上觀新聞.2019

胡誕寧.假性近視是否常見及能治療?.眼科.2006

中國兒童睫狀肌麻痹驗光及安全用藥專家共識.中華眼科雜誌.2019

內容爲【SME】公衆號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