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豪華品牌緊湊級SUV,一線和二線形成了明顯的對比。奧迪Q3還沒換代顯得老態龍鍾,寶馬X1是以MPV的視角去做SUV,GLA走得是跨界卻也架不住廉頗老矣。

  整體一線BBA這三款車型都沒能給我們太多話題感,車型也是中規中矩,除了車標以外毫無驚喜之處。

  XT4像CR-V?

  反觀二線豪華品牌,爲了彌補品牌的弱勢所以在產品力上也算是力爭上游。國產捷豹E-Pace指導價就不貴且全系標配四驅,進口沃爾沃XC40的設計格調且駕駛輔助功能豐富,待到國產之後競爭力也不錯。

  而我們這次試駕的就是凱迪拉克XT4,剛好也屬於二線豪華品牌緊湊級SUV的產品序列。 我第一次見到XT4實車,是在高速上遇到了一輛掛臨牌的XT4,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車尾神似東本CR-V。

  這個“神似”主要歸功於二者後尾燈的造型設計,當然這個話題絕對不是說誰抄襲誰。 對外形部分我就不瞎扯淡了,自己喜歡自己看哈,總結就是XT4定位於緊湊級SUV,但視覺上不小且運動感十足。

  而在內飾部分,還是凱迪拉克營造豪華感的那一套。不過這樣一個運動的外形,也爲它在駕駛感受部分表現出的差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性格分裂的駕駛感受

  首先我們試駕的是全系次頂配,也就是指導價爲35.97萬元的28T 四驅鉑金版。XT4的動力總成亮點頗多,它也是凱迪拉克國產車型中首個搭載代號爲LSY的2.0T發動機的選手。

  這臺發動機,最大功率241馬力(177千瓦),最大扭矩350牛·米。單純看參數基本上相當於同級別2.0T高功率發動機的中間水平。相比之前凱迪拉克LTG 2.0T 高功率版本在動力輸出方面有所下降。

  不過體現黑科技的則是這臺發動機搭載可變缸技術和Tripower可變氣門管理技術,能夠適時切換出“四缸高性能模式”、“四缸經濟模式”、“兩缸超經濟模式”三種工作模式。拋開這些花裏胡哨的宣傳字眼,我來分享我的駕駛感受。

  要肯定這臺2.0T能輸出241馬力的實力,在加速過程中能給一定的推背感。但搭載的9AT變速箱在急加速初段會有頓挫感,但比之前通用系的6AT強了不少。

  通用的變速箱在以往始終是有槽點的,一個靠譜的說法就是美國人神經大條,不會像歐亞市場那樣對於變速箱的頓挫會那麼敏感。但車歸正傳,9個檔位的變速箱對於提升燃油經濟性多多少少有點好處。XT4日常駕駛的油耗在8-9L之間,處於正常水準,沒多省也沒多費油。

  在底盤方面,XT4能夠很好地過濾到路面的顛簸。但是整個底盤傳遞的感受就像是小時候吃的達利園巧克力派中間那層白色夾心一樣,硬是硬卻有一層軟塌的感覺。所以XT4開起來的感覺就是動力來得很迅猛,變速箱會慢一拍,緊跟着底盤又有些軟。

  這樣一種底盤的調教會導致在稍微急加速的狀態下,車會有輕微的開船感,所以並不適合稍微激烈的駕駛(“稍微”意味着我們並不是將其看作是轎車來要求)。

  XT4在外觀上給我們奠定了“非常運動”的標籤,但實際駕駛感受明顯偏向於豪華舒適。我能明白一輛看起來運動時尚的車,骨子裏堅持豪華舒適纔是普羅大衆的真愛,從外到裏“死硬”在中國市場是沒有好下場的。XT4這樣,我們也理解。

  同級別競爭激烈

  其實我們可以看看1月份豪華品牌緊湊級SUV的銷量情況,幾家歡喜幾家愁。乍一看銷量上表現最好的是華晨寶馬X1,最慘的就是奇瑞捷豹E-PACE,1個月才賣出去64臺。當然只是這張表格最直觀的數據顯示,我們稍加分析一下。

  豪華品牌緊湊級SUV目前的霸主,依舊是一線BBA在把持着。但就像開篇提到的BBA三款車型獲得如今成績靠的是本身品牌的影響力,以及終端較大幅度的優惠。如此這般,追求品牌和性價比的普通消費者怎麼能不傾心呢。所以,我們看到X1和Q3的主銷車型分別是1.5T 3缸車型和1.4T小排量車型。

  這時候我們就能發現,只有2.0T高功率且終端優惠只有11%的XT4的月銷量也有個6080臺。想都不用想,前驅一定是主銷車型。裸車價基本處於25-28萬元之間,XT4車主的需求就是退而求其次選個二線豪華品牌,滿足對動力和配置的需求。它比捷豹靠譜些,比謳歌多些豪華感,比進口的XC40多了性價比。

  說白了,不是XT4多好,只是恰好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只是終端才優惠1萬,明顯不符合凱迪拉克的一貫調性,你懂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