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末發佈的《2018中國企業家家族傳承白皮書》顯示,隨着中國房地產市場及資本市場的變化,高淨值人羣中炒房者佔比在降低。炒房者主要指投資房地產,擁有數套房產的財富人士。這部分人佔10%,比2016年減少5個百分點。房產投資佔到他們總財富的85%,現金及有價證券佔比3%。

在白皮書中看到,在家族物質傳承的兩類中,第一是企業傳承,第二類是財富傳承,後者又包括了不動產(例如房產,是一種抗週期財產,也是中國人最青睞的配置標的物)、金融類資產和其他類型的資產(例如比特幣、藝術品等)。企業傳承從第一代到第二代,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觀唸的不兼容和失敗案例。

財富傳承中,5個百分點的這種變化在量上是微乎其微。超過八成的房產投資比例,又如何讓他們金盆洗手作寓公。就算是富人財富大轉移往外跑,但通脹是全球化經濟衰退下的通病。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二代企業家的財富形式會更加多元化,除固定資產、存款、理財等傳統財富形式外,還涉及信託、 保險、藝術品等其他一系列方式,因此,資產配置的方式以及傳承方向相應有更加多樣化的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