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公壽?行書扇頁

胡公壽行書扇頁 紙本,縱18.2、橫53.5釐米。扇面以行書臨白居易《王子晉廟》及蘇軾《石塔寺》,款識:“癸酉仲春試雞毛筆即希,也卿仁兄正之,胡公壽。”鈐白文方印“公壽”。

胡公壽?山水扇頁

胡公壽山水扇頁 紙本,縱18.5、橫53釐米。畫面分近、中、遠三景:近處,晚霞映照着坡岸上的山石、枯樹,茅舍錯落;中景爲湖面,唯有一隱士泛舟駛過;遠景爲平緩的山巒延伸至遠方。全圖景物簡約,佈局疏朗,意境空曠。題王士禛詩:“正是日斜風定後,半江紅樹賣鱸魚。”以詩配畫,相得益彰,款識:“此漁洋山人詩也,寫似也卿仁兄正之,胡公壽。”鈐朱文方印“公壽”。

錢慧安?吳剛伐月圖扇頁

錢慧安吳剛伐月圖扇頁 紙本,縱18.7、橫54釐米。作品繪於1872年,是錢慧安40歲時所作,描繪的是中國神話傳說吳剛伐月的故事。畫面中,月光清冷如水,煙雲滿紙,吳剛肩扛利斧前去月宮伐桂。丹桂樹下,嫦娥衣袂飛揚,神態端莊,與吳剛遙遙相望。畫中人物形象俊秀,色彩淡雅,構圖別具一格,意境清幽,氣韻生動,是人物畫的上乘之作。

錢慧安?仕女圖冊頁

錢慧安仕女圖冊頁 紙本,縱34釐米,橫27.5釐米。作品繪於1887年,是作者54歲所作。描繪的是農桑人家孩童好學的風俗畫。畫中仕女呈典型的文人理想中美女形象,鵝蛋臉型,柳眉細眼,身材修長,神情嫺靜,衣紋粗簡,設色淡雅。懷中孩童,手指窗內,聆聽屋內書聲琅琅,似乎也在跟着咿呀學語。落款:“丁亥葭月上浣,仿白陽山人,錢慧安作於雙管樓”,鈐朱文圓印“吉生”。

吳大澂?篆書扇頁

吳大澂篆書扇頁 紙本,縱17.4、橫48.5釐米。內容其一爲此件作品《孝經諸侯章第三》,其二爲《孝經士章第五》,款識:“錄孝經二章,應文龍仁兄大人屬,愙齋吳大澂。”鈐白文方印“一片心”和朱文方印“紉蘭爲佩”。吳大澂篆書《孝經》以金文、古籀文入小篆,結構嚴謹、而從容綽約,章法寬鬆疏朗,自然成章,堪稱精品。

吳大澂?隸書扇頁

吳大澂隸書扇頁 紙本,縱15.5、橫49.5釐米。此件隸書作品以三字爲一行,排列工整、對應,款識爲:“少堂仁兄屬,丁卯四月,吳大澂”,鈐白文方印“大澂”“愙齋”,朱文方印“吳”。按丁卯爲1867年,吳大澂時年33歲。故此件當爲其較早期作品。作者用筆瘦硬雋秀,結體方正勻整,體現了學者書法的嚴謹與氣度。吳大澂的隸書作品傳世較少,因此這件作品非常珍貴。

顧若波?山水成扇

顧若波山水成扇 紙本,設色,橫53、縱18.5釐米。畫面構圖穩重,以山巒爲主體,視覺往縱深延綿,有層次感。作者墨法明潤秀雅,淡墨渴染,濃墨點苔,層層疊疊,莽莽蒼蒼。但又不失江南山水清麗的特色,中景爲一葉漁帆,近處岸坡上幾處掩映的村居,景物簡約,筆意疏古,盡得清新秀逸之致。畫款:“薪傳仁兄大人雅鑑,若波顧沄”。鈐朱文方印:“顧沄”。

金心蘭?山水冊頁之一

金心蘭山水冊頁 紙本,縱26.6、橫34.3釐米。兩幅冊頁分別畫“林屋探奇”和太湖“橫雲”摩崖石刻風景。“林屋探奇”爲蘇州惠蔭園八景之一,園中“小林屋”水假山享譽蘇州;“橫雲”摩崖石刻,讚美了太湖的雄偉氣勢。款識分別爲“林屋探奇,瞎牛作於冷香館”及“橫雲夕照,庚寅夏日心蘭寫”。鈐朱文方印“心蘭”。金心蘭的山水畫風格十分獨特,惜不多見。

金心蘭?山水冊頁之二

亦如這兩副冊頁,構圖嚴謹,巧妙精到,在方寸間內容極爲豐富:“林屋探奇” 畫面蒼古秀潤,雲壑幽深,林木蒼涼,筆墨線條老辣,極少渲染,叢樹平林多用橫點,林巒渾秀;“橫雲夕照”畫夕陽西斜,暮雲合璧,左側連綿的山巒向右延伸至遠。中景爲寬廣的太湖,水光瀲灩,漁舟唱晚,令人心醉,既讚美了太湖的浩淼,也蘊含了江南風光的絕妙。寫此作品時先生49歲,目力尚佳,因此畫面氣勢磅礴渾穆,用筆莽蒼入細。

吳石仙?山水扇頁

吳石仙山水扇頁 紙本,縱18、橫50釐米。扇頁構圖上採用平遠法,描繪的是煙雨中的江南山水景象。畫面遠處山峯兀立,山色如黛。山下民居錯落,半隱在雨林叢中。平靜的江面上,有一葉漁舟悄然而至。近處的水岸、山坡、樹木皴中略染赭石,表現出一種被春雨浸潤、煙氣瀰漫的視覺效果。畫家用抒情的筆墨表現了江南特有的雨中即景,充分展示了吳石仙作爲一代海派山水大家駕馭筆墨的高超技巧和藝術感染力。

吳谷祥?青綠山水圖軸

吳谷祥青綠山水圖軸 絹本,縱97、橫48.5釐米。畫面上,遠山空濛,近景溼潤明朗,坡上雜樹參差成蔭。奇鬆垂藤,高山流水,水榭傍岸,有雅士品茗坐觀湖景。畫面設色赭石、花青、硃砂點,山坡用披麻帶亂柴皴,墨韻生動,意境悠遠。此幅青綠山水,賦色清麗,翠黛可挹。題詩云:“羣山出沒白雲中,鬆陰參差淡又濃。筆意無窮看不盡,天邊更有三兩峯。”落款“壬辰冬仲,擬文五峯筆法,吳谷祥”,鈐朱文方印“秋農”。

陸恢?楊柳八哥圖軸

陸恢 楊柳八哥圖軸 紙本,縱103.5、橫32釐米。此爲一件水墨寫意花鳥畫。畫面楊柳倒垂,桃花朵朵,四隻八哥棲在枝頭,各盡其態:其中一隻似發現新奇之事,停在柳梢頭,正仰頭朝其餘三隻叫喚,欲呼朋引伴一同前往。上端三隻八哥有的在應和,有的在往遠處眺望,有的背對着正在休憩。柳條上葉子嫩黃翠綠,顯然是冬去春來、萬物復甦之時節。畫法繼承了中國古代花鳥畫的傳統,風格槎椏老辣,富於粗獷朴茂的情調。

倪田?牧童圖扇頁

倪田牧童圖扇頁 紙本,縱18、橫52釐米。畫面中,山坡綠草茵茵,河水波光粼粼,牧童騎在老牛背上正爲一行者指路,人物造型與面部表情稚拙,富有鄉土氣息。這一幅春光明媚的田園情景在畫家揮筆淺飾間定格,甚至連空氣中似乎都瀰漫着香草和溼潤的氣息。圖中人物和水牛畫法寫意,色彩淡雅秀麗,寫中帶工,筆簡意濃,富有生活情趣。

原文作者:顧佳勤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7年6月刊《萍 花 聚 珍——晚清“萍花九友”》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合作美術館

合作雜誌精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