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唐燕和林生戀愛兩年多了,林生是家裏的小兒子,婆婆也很疼他,婆婆對唐燕也算滿意,拿了半輩子的積蓄給兩個人付了房子的一半,有房子後,他們就結婚了。

結婚以後,唐燕因爲工作忙,不常回婆家連帶着林生,兩個人一年纔回家一次。但是基本的禮分唐燕都懂,常常寄回家一些特產和營養品,即使需要還房貸,兩個人還會得往家打點錢。但婆婆對他們夫妻倆的態度轉變了很多,沒之前那麼好了。

唐燕過年生孩子,就沒能回老家,便想着接婆婆過來,結果婆婆死活不肯來。唐燕剖腹產時大出血,婆婆也不來幫忙,更不要提陪夜了。讓唐燕生氣的是,自己生孩子正好二姐生二胎,婆婆就日夜兼程去了二姐家,即使二姐待在待產室裏,她都在醫院守着,一直到出院都寸步不離。

知道這件事情的唐燕很寒心,找林生理論,林生也只是勸她:“可能我媽以爲你生不了這麼快,二姐懷孕比咱早,所以,咱媽不知道,去照顧二姐了,我是媽唯一的兒子,她怎麼可能不來照顧你呢?”

女兒滿月,婆婆終於來了,跟唐燕囑咐了很多,說過幾天還要照顧外孫,不能多待,唐燕便急了:“媽,你覺得我對你好嗎?”

“還行吧。”

“我沒帶過孩子,你不帶,總不能讓我媽來吧?”

“燕啊,你不用指望我,也不用對我好,林生我拉扯大了,日子你們過,我也不用你養老,我有三個女兒呢。”

“好啊,那您生病了,我和林生都不管你。”唐燕生氣的說,林生還推了一下唐燕,沒想到婆婆說:“我身體好着呢!用不着你們。”

02.

不少家庭中,都有婆婆不願幫兒媳的,在兒媳家做皇太后,去女兒女婿家卻要做牛做馬任勞任怨。有的媳婦看不慣,因此跟婆婆結了怨,而婆婆的女兒女婿也不好說什麼,更何況婆婆對女兒比對兒子都好。

這些老太太心想有親閨女,現在全心全意幫他們一家,老了必然能依靠,在兒子媳婦面前更加“肆無忌憚”。

歲月不饒人,當老人老了,身體不爭氣,女兒女婿時間一長也會厭煩,尤其是女婿,丈母孃生病在自己家待了三五年年,白喫白喝,一定有不樂意。

能一如既往照顧有兒子的丈母孃,這樣的女婿少之又少,加上還有姐姐妹妹,要孃家媽一直在自己家,一定不合適。

想想看,自己有婆婆娘家媽媽幫忙帶孩子,婆婆也不會願意,除非這個女兒自己有出息,能賺錢養家,如果自己不工作,孃家媽老了還想要女婿負責,那就很麻煩了。

公正的來講,婆婆老了,需要照顧一般都是兒子的事,就算女兒要給自己父母養老,也只能是協助對方。

如果女兒夫妻關係很不好,對方經濟又不獨立,那這樣的媽媽不是給自己的兒子女兒添堵嗎?

婆婆病了,在三個女兒家輪流住着,唐燕始終不肯原諒婆婆曾經的做法,死活不讓林生把婆婆接過來:“你要是把她接來,我帶着孩子走。”

林生也很無奈,只能在錢上給母親援助,唐燕對這一點還是默許的,從不計較林生給母親看病的錢。

03.

婆婆不伺候月子、不帶孩子,並不是兒媳不養老人的藉口,公婆畢竟還養大了老公,老公娶了你,還是要負擔他家庭的責任。

公婆辛苦大半輩子給孩子買了房娶了妻是恩情,不幫也要體諒。

如果媳婦們都想開一點,婆婆幫媳婦是情義,別動不動做算術,一邊上班一邊帶孩子,雖然很辛苦,但是也不能完全把責任歸咎於婆婆。畢竟她再壞,也養大了自己的兒子,你的老公。

我們自己的孩子也該自己帶,長時間勞累了,心裏也會有微詞,但也別想這麼多,也沒有精力想,終歸,有些家庭中,婆婆在經濟上也幫襯的自己買房買車。

如果每個做女兒的能夠在自己家得到足夠的重視而不是被父母當成“潑出去的水”,就無需把自己代入“兒媳”去婆家一爭高低。

而婆婆們,應該學着做一個聰明人,學會雙面“勞作”。

其一,媳婦兒子上班忙,自己把孩子帶的很好,家裏也收拾的妥當,就憑這一點,等自己需要照顧的時候,兒媳不壞。也會把你伺候得好好的。把兒媳也是自家女兒,是真的疼兒媳,不要刻意虧待兒媳。

其二,對自己的女兒,要有正確的認知,既要重視女兒的人家,也要學會換位思考,女兒畢竟是別人家的兒媳,不可能一直像以前一樣照顧你,更不能和兒媳一樣承擔相同的責任。

一段婚姻裏是否幸福關乎着一家人的說與做,每個人都應該“講理”,而不是隻照着自己的意思去做,唯有所有人齊心,纔能夠家和萬事興。

今日話題:你覺得養老可以指望女兒嗎?歡迎留言討論。

- END -

★作者:YIBAO;情感原創作者,寫這個世界溫暖的感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