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中國人,消費只認價格。

一件Gucci不管設計靈感,先看價格;定製紳裝合身、平衡與否不重要,要的是亮出4萬價碼贏得身前身後名。難怪別有用心的某些外國人,以次充好價格翻倍賣給我們,用互聯網更刺痛人的說法:

中國人傻錢多。

問題就在於,缺乏一雙辨認好東西的慧眼。改革開放40年,我們收入變多了,但對消費的思考依舊停留在初級階段。

如果你要想弄懂消費,練就一雙慧眼——

多逛外國古董市場就是非常好的途徑。

這不,康總我前兩天去了一趟英國倫敦,在Spitalfields Market古董市場找到了許多隨手一擺,就顯得分外有格調的小把件兒。

Spitalfields Market集市建於1887年,東倫敦最重要的市集之一,原是一個新鮮水果批發市場,後來才成了綜合型大集市。

集市主要是二手貨物店,還有復古手工藝小攤兒。

裏面全是日不落帝國曾經擁有品類豐富的各國寶貝,在動盪的年代裏,傳統的物件都保留的特別好,還有戰爭時的軍用物品,都是拿出來可以細數珍饈的寶藏。

更讓人放心的是,大部分東西都高保真。東西雖然貴了點,但保證質量,像小型古董把件還是普通人可以放心購買的入門級收藏。

今天就以這個Spitalfields Market古董市場爲例,帶大家看看哪些寶物值得消費,把錢花值,花得有個人品位。

懷錶

男人都喜歡錶,康總我也不例外,我尤其對一種錶款情有獨鍾,那就是經典翻蓋款懷錶。

之前買過一款故宮北極恆星圖懷錶,靈感來源於故宮宮藏的紫檀北極恆星圖時辰節氣鍾。

塞在上衣口袋裏,拿出來既能看時間,還有看羅盤定風水的功能,沒事兒拿出來顯顯,整個一中國先生。

當年溥儀很多表都是英國人進貢的,既然到了不列顛,我當然要尋找維多利亞時代的古董純銀懷錶,入鄉隨俗。

維多利亞時期純銀懷錶,外殼上大多都有精美雕花和寶石點綴,還有一些彩色人物花卉琺琅懷錶,拿到手裏把玩,立馬能體會到老貴族閒來無事,盯着雕花出神的閒情逸緻。

雕花懷錶適合喜歡繁複精工的老爺,如果你富有浪漫主義氣息,這是絕佳的選擇。

除此之外,表攤上還有不少老式機械腕錶、90年代電子錶,一些表面有些刮傷,反而多了幾分年代感。

我在一個攤位上,還挖掘出一些更爲硬漢的東西。

這一款背後有傷的合金懷錶,表層的懷錶還能上弦走動,雖然看上去品相不如其他表,但是售價確是這裏面最貴的。

問店家爲什麼。攤主介紹,這款是二戰時英國士兵的表,他花高價收的,而後背被打壞的凹槽,經歷過槍林彈雨。

這麼一聽,我趕緊掏錢拿下,這種飽經風霜的戰地手錶,當然是我們喜歡戰爭硬核老爺們的最愛。

袖釦

Spitalfields Market復古攤主大多會賣首飾和裝飾物件兒,別錯過他們。

除了女性首飾之外,復古攤主還有不少能從細節處提升男性品位的東西,比如——

復古袖釦。

在男性紳裝領域,袖釦是代表品位騷氣的花活兒。

Spitalfields Market攤上的袖釦,有白瓷藍風車的袖釦,頗有維多利亞時代的風情,邊上的金屬還有些斑駁。各不相同,讓你顯示出獨特個性。

除此之外,攤上還有各色方形寶石袖釦,琥珀袖釦,斯巴達金屬袖釦,甚至還有時下流行的AB款袖釦,款式經典不挑人。

這些復古袖釦大多具有歷史厚重感,戴上就是戴上時間,令手腕更沉了幾分。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在首飾攤上好好轉轉,留心有沒有維多利亞時期流傳下來某個莊園主的袖釦。

買下,戴上,舉手投足,好好感受下不一樣的唐頓莊園風情。

膠片相機

康總我相當愛逛古董市場裏賣照相機的攤位,那總聚集一批熱愛攝影的英國大叔,看相機之餘還能跟他們盤盤道兒。

相比起滿大街都是的狗頭和單反,古董膠片相機不僅看着拉風,膠片拍出來的景色也別有一番風味,除了收藏之外,還可以沉浸於相機本身的藝術和細節構造的把玩。

古董照相機的類型很多,品牌也有很多,上手還需要摸索一段,去之前,建議做好功課,可以讓店家示範給你,下面簡單介紹幾款我逛到不錯的。

先來說膠片機,膠片機有福倫達公司推出的旁軸相機,備受人們追捧,現場不讓拍照,只得從網上找了圖。

除旁軸相機,還有能換鏡頭的雙反相機。

雙反相機的本身造型比較拉風,拿着走在路上或拍照,都是一大樂趣。

當然,相信很多老爺們喜歡萊卡相機,市場裏萊卡古董相機成色都不錯,不僅拍照的質量好,攜帶起來也更加方便。

你如果覺得古董膠片機不太好上手,可以選擇一些年代比較近的膠片機。

比如佳能,奧林巴斯,還有柯達和富士的老傻瓜相機都可以看看。

別怪我沒告訴你,買時一定要問清楚店家,這些相機是否還能工作,不然就真的只剩下觀賞的功能了。

小動物標本

很多影視劇中,有錢莊園主,黑幫或是有品位的上流階層,都喜歡在家裏擺馴鹿頭或羚羊頭骨,象徵着地位和威嚴。

我們可以不用那麼聲勢浩大,不如在Spitalfields Market買一些小動物標本,擺放在家裏,看上去分外優雅。

在英國,動物標本市場是個國民行業。

維多利亞時代,人們受到達爾文進化思想的衝擊,特別熱愛擺動物標本在家裏,是階級和品位的象徵,都是紳士們的炫耀和驕傲。

如今,隨着這些動物標本的收藏價值攀升,大家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競拍和收藏。這些標本製作相當專業,大多采用自然死亡和意外死亡的動物屍體。

英國動物福利法也比較健全,不會因此去做無謂的殺戮,大家可以放心收藏。

在倫敦Spitalfields Market裏,有一個攤位擁有很多動物標本,我逛了老半天。

禽類有烏鴉,椋鳥,麻雀,小雞,小鴨等等,哺乳類動物有我們常見的倉鼠,兔子,松鼠,甚至還有白貂。

攤主非常愛聊,介紹了各類動物標本的樣子和價錢,這些動物有單隻的,也有被擺在情景裏,站在樹杈上的,擺出各種動作的,其中一隻北美灰松鼠的價格明顯高於另一隻,其做工也更精緻。

問他爲什麼,攤主聳聳肩,「東西都是靠臉來估價的,它越可愛,它的價格也就越高。」

想必,這麼可愛的小松鼠標本放到家裏,一定會讓到你家的每個姑娘都愛不釋手,大呼可愛,把心都給你。

不過我沒買,要弄回家,我家裏四合院東屋那隻活的魔王松鼠,分分鐘把這標本給啃禿嚕皮,留給你們去看看。

從Spitalfields Market走出來,我去了旁邊集市,買了一些喫的和飲料,看着手裏的戰利品,把那塊二戰懷錶拿出來,擦了擦,心滿意足地去萊斯特廣場看話劇。

握着這些寶貝行走街上,感覺時空交錯,頗有英國神劇「神祕博士」的味道。

今天給觀衆老爺們介紹四類英國古董集市物件,既有不錯的收藏價值,又不經意間顯露你的品位,讓你感受到西方老貴族的一些生活方式,從中體會到地道英倫調調。

古董市集的好貨還有很多。什麼物件什麼價值,根據年代、歷史、其本身價值諸多因素匹配,門道相當多,得靠你自己去挖掘。

畢竟消費理念,個人品位提升不是一時的事,日積月累地多逛逛,才能擁有一雙不止看價格,能挑好貨的慧眼。

策劃Editor|杜梨、韓智

排版Layout|王健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