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實驗室·今日創新觀察

聚焦前沿科技創新與傳統產業升級

冉偉

藝術與科學是一對好兄弟。他們倆的合作,往往會讓我們在美好的享受中,感受到藝術與科學之美,甚至會不經意間在小孩子的頭腦裏埋下科學的種子。

同時,藝術家對未來的預測,往往也會讓我們對未來滿懷憧憬。例如,100年前,也就是1900年前後,Jean Marc CôTé等法國藝術家出版的一套明信片,就預測了100年後的生產與生活場景。

面對這樣的預測,我們可能會驚歎,因爲那時候的預測,很多已經以各種各樣的形式成爲現實;我們也可能會思考,如果讓我們自己來預測,下一個100年又會是一番怎樣的光景。

公元2000年,學生將怎樣上課

把書本倒進漏斗裏,經過機械攪拌,再魔術般地傳輸到由電線相連的頭戴設備,知識就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了學生們的頭腦中。

藝術+科學之美:1900年的法國藝術家如何預測100年後的世界

雖然,此圖看上去好笑得不得了,而書本如何通過攪拌就把知識轉移到了頭腦中,也讓人不得其解。但是,在此圖中,知識可以實現“電子傳輸”的真意已然實現。

現如今,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OOC)早已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學習來自全世界頂級大學的課程。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也已經讓我們擁有了一種更高效的學習工具。

公元2000年的媒體

藝術家預測,到2000年,男主人在家中躺椅上悠哉樂哉地聽音樂或廣播,而身旁又有嬌妻相伴,真真的其樂融融!

藝術+科學之美:1900年的法國藝術家如何預測100年後的世界

現在,聽廣播這樣的享受早已實現,並漸行漸遠。目前,我們已經處在一個由電腦、手機、電視、平板、虛擬現實眼鏡、街道LED顯示器等設備構成的“多屏”世界中。

我們甚至還能通過寶可夢((Pokemon Go)增強現實遊戲,在辦公室或街道上隨手抓一兩隻小怪物。與此同時,Siri,Alexa等人工智能助手還可以讓我們隨時獲取所需信息。

公元2000年,如何與遠處的親友通話

1900年,電報誕生也就五六十年,電話誕生也就二十多年。但藝術家大膽預測:21世紀,我們將能夠用電線發送視頻,並與我們的親人進行現場對話。偉大的藝術家!驚人的想象力!

藝術+科學之美:1900年的法國藝術家如何預測100年後的世界

如今,我們還沒來得及享受有線電話中昂貴的視頻通話功能,移動互聯網就快速地讓我們能通過智能手機進行實時的視頻聊天。Facebook、twitter、微信等衆多的社交媒體則爲人類打開了一個通向全世界的、更廣闊的交流平臺。

公元2000年,如何打掃家務

1900年,帶孩子、洗衣服、做飯、打掃衛生——“傭人”在各種家庭辛勤勞作,是整個社會階層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藝術家預測,在21世紀,因爲清掃機器的出現,她們打掃衛生的工作將變得更爲輕鬆。

藝術+科學之美:1900年的法國藝術家如何預測100年後的世界

當然,作者的這一想象還相對保守,因爲這一工具仍然需要比較麻煩的手動操作。

在今天,各種智能家電,包括掃地機器人,已經讓家庭生活變得越來越輕鬆。當然,也讓人們變得越來越懶。

公元2000年,還有理髮師嗎

藝術家預測,到2000年,理髮店裏,一臺臺的理髮機器人一字排開,爲顧客提供優質服務,而原來的理髮師則轉變成了機器人操作師。

藝術+科學之美:1900年的法國藝術家如何預測100年後的世界

實際上,到目前爲止,機器人理髮師的想法仍未實現。但是,我們真的需要一名機器人理髮師嗎?如果有,它是否能爲愛美的女士、先生們打造出各有所好,千變萬化的髮型?

公元2000年,食物將由化工合成

21世紀的廚師就像化學家、生物學家一樣。他們的工具不再是各種爐竈與鍋碗瓢盆,而是各種化學器皿,以及艱深的化學知識、合成生物學知識。因爲,這時候的食物烹飪都採用合成方式獲得。

藝術+科學之美:1900年的法國藝術家如何預測100年後的世界

今天,科技或許正在通過上述革新改變我們延續了數百萬年的飲食習慣。

利用幹細胞技術從實驗室裏培養出來的人造牛肉漢堡、人造蛋黃醬等衆多替代食品已經上市;蟋蟀、蟑螂等各種昆蟲也正在被用於餅乾、飲料等更多的食品生產中。此外,3D食品打印機也已經可以讓我們方便地打印出我們想喫的食品。

公元2000年,管絃樂隊由機器人構成

預備,起!

機器人演奏音樂?沒問題!一羣機器人演奏音樂,不在話下!

來到21世紀,當我們身處歌劇院,我們會發現,爲我們演奏的管絃樂隊已經被機器人替代。天可憐見,誰知道舞臺上的是不是也是機器人?

藝術+科學之美:1900年的法國藝術家如何預測100年後的世界

當前,人工智能的進步,已經讓機器變得日益聰明,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人類:AlphaGo讓人類圍棋選手全面潰敗;索尼用人工智能寫了一首名爲《Daddy’s Car》的歌;谷歌的人工智能產品A.I.Duet可以彈鋼琴;微軟人工智能小冰也發佈了首支單曲……。

可以說,人工智能正在不斷地挑戰人類的文藝高度。但有一點毋庸置疑,藝術的多樣性,在於人類個性、情感和經歷的多樣性。在藝術方面,人工智能想要完全替代人類,我們可不答應。

公元2000年,建築師的工作

藝術家預測,在21世紀的建築工地,可能還會有一些有創造力的人在工作,比如建築師和設計師。他們會通過電線或無線電把指令發送給那些會進行施工的機器,包括機器人瓦工。這些繁重、枯燥而危險的工作,已經沒有人會去做了。

藝術+科學之美:1900年的法國藝術家如何預測100年後的世界

今天,建築業這個曾經的“傻大黑粗“行業真的就在經歷一場類似的數字化、自動化變革。

在建築工地,我們已經能看到無人機在工地上空飛翔,並不斷傳回測繪數據;能看到機器人在工地上穿梭,替代原來的砌磚工人;還能看到可穿戴設備時刻監測、保護工人的健康與安全。

我們還能通過BIM技術,實現從藍圖到建設的全程可視化管理;能通過3D打印技術,以快得多的速度,打造出成本更低的房子。

公元2000年,農民在幹什麼

1900年,全世界的多數人口都在農田裏謀生。而在2000年,這一數字將變得非常非常小。

藝術家預測,到2000年,當我們輕輕一按按鈕,或者拉起一個閘刀,整個農田裏的機器人就會開始自動收割莊稼。

藝術+科學之美:1900年的法國藝術家如何預測100年後的世界

因爲,與工廠一樣,機器同樣在接管農場。就像一位未來學家曾說:“未來的工廠只有兩名員工,一個男人和一條狗。男人會在那裏餵狗,狗會在那裏讓男人不要接觸設備。”

現如今,雖然我們還沒有完全實現農業的自動化,但我們已經可以看到:遍佈農田的傳感器能夠實時反饋土壤、溼度與溫度等數據;機器人已經能夠實現種子的自動播撒;天上的衛星與物聯網能夠實時預測農田周邊的小氣候;無人機能夠快速巡視大片農田,並傳回作物健康狀況數據……。

時光飛逝,100年太短。現在馬上就是我們踏入21世紀的第18個年頭。

面對未來,我們依舊充滿各種各樣的憧憬。但是,我們會發現,我們關於未來的想象,在本質上可能會與100年前人們的所想並無區別。那就是: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正是這種想象,推動着人類不斷前進。

歡迎關注資本實驗室的頭條號,及時瞭解前沿科技創新與投資趨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