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騰訊新聞 財看見)

  在過去的二十年裏,被譽爲現實版“鋼鐵俠”的埃隆·馬斯克先後創建了數家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其中包括PayPal、特斯拉和SpaceX。作爲一位連續企業家,馬斯克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馬斯克身上一直都有着不走尋常路的基因,而這種骨子裏的特立獨行在兒時就有所體現:玩自制火箭,打自己編寫的視頻遊戲,不愛運動也不合羣,被學校的人認爲是書呆子,總是被其他同學孤立和欺負。

  馬斯克年輕時經歷的很多事情,可能是你所不知道的,如下:

  1.曾向富人挨家挨戶地推銷糖果

  在比勒陀利亞(南非首都)長大的馬斯克,兒時經常帶着弟弟金布爾和親戚家的孩子在富人區轉悠,目的是爲了推銷自制巧克力、糖果和復活節彩蛋。這個推銷小團隊,挨家挨戶地推銷。糖果售價是製作成本的20倍。

  2017年,在接受CNBC Make It採訪時,金布爾說:“以復活節彩蛋爲例,製作1枚彩蛋的成本是50美分,但賣給別人的價格是10美元。當時,經常會有人問我,‘這麼一枚小小的彩蛋,你爲什麼要賣10美元?’,我會回答說,‘你正在支持一個年輕的資本家。事實上,如果您不買我的彩蛋,那麼你就買不到這麼好的彩蛋。我知道你能付得起10美元。’”

  2. 經常被欺負

  馬斯克的童年,過得並不愉快,甚至可以用“悲慘”來形容。對於自己的童年,這位億萬富翁從來都是直言不諱。在比勒陀利亞上小學時,馬斯克不僅是班上最年輕個頭最小的學生,還是最不受歡迎的書呆子。

  在彭博社記者阿什利·萬斯2015年出版的《埃隆·馬斯克:特斯拉、SpaceX以及探索美好未來》一書中,馬斯克透露,自己在學校經常受到欺凌,曾被校霸們從樓梯上推下去。有一次馬斯克傷的特別嚴重,到了必須去醫院的程度。在接受採訪時,他曾說,“我幾乎被打死。”

  這種慘遭欺凌的學校生活,一直持續到15歲。15歲時,馬斯克決定放下書本開始反擊,並學習了空手道、柔道和摔跤。慢慢變強壯後,馬斯克信心大增,與校霸們打了一架,自此擺脫了被欺凌的生活。

  3.他的父母曾認爲他有聽力障礙

  小時候,馬斯克不喜歡去遊樂園,也不愛和周圍的小朋友一起玩,經常抱着書發呆,甚至有時候別人問他話時,他經常沒有反應,眼睛呆滯地望着遠處。馬斯克的父母懷疑他的聽力有問題,並特意帶他去看了醫生。一番檢查過後,醫生的結論是:一切正常。

  後來,馬斯克的母親梅耶發現,兒子之所以不愛講話,是在思考。梅耶說:“他總是在思考,然後就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他現在仍然是這樣,我只能由着他這樣做,因爲我知道他正在設計新式火箭之類的東西。”

  有趣的是,其他孩子並不理解馬斯克的這種“神遊”狀態,他們會在馬斯克身旁突然跳起來或者大喊大叫,但他卻總是置若罔聞,這也讓小夥伴們很惱火。

  4. 曾經生活在女管家的監視下

  父母不在身邊時,馬斯克大部分時間要生活在女管家的監視下。據馬斯克所述,這名女管家的主要任務是:確保他不會破壞東西。“她不喜歡看着我。我當時在製造炸藥,讀書,製造火箭,做那些可能會讓我喪命的事情,”馬斯克說,“我很震驚,我的手指竟然還健在。”

  5.特別愛讀書

  小時候,馬斯克特別愛讀書,而讀書在激發他的雄心壯志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同時也是他成長過程中的不可缺少的一大樂趣。“我是靠書長大的,首先是書,然後是我的父母,”馬斯克說。在年僅9歲時,馬斯克就讀完了《不列顛百科全書》(又稱《大英百科全書》)。他還喜歡讀科幻類、喜劇類和非科幻類小說,每天讀書時間經常多達10個小時。

  6. 12歲時編出一款視頻遊戲的代碼,賣了500美元

  12歲時,作爲一個生活在南非的孩子,他編出了一一款以太空爲主題的視頻遊戲的代碼,名爲Blastar。後來,馬斯克以500美元的價格賣掉了Blastar。值得一提的是,小時候,馬斯克曾是《龍與地下城》的超級粉絲。

  7. 曾靠1美元生活一整天

  十幾歲時,馬斯克離開了南非,開始了在北美的求學生涯。在天體物理學家奈爾·德葛拉司·泰森主持的脫口秀節目StarTalk中,馬斯克曾透露,“在我剛開始到北美的時候——那年我17歲,之前一直住在加拿大——我想看看生活的成本到底是多少。我嘗試着每天只花1美元,看自己能不能生存下來。”

  “我想,如果我能用1美元生活一天,那麼我每個月只需要30美元就能夠生存下來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應該沒有問題了,”馬斯克說。爲了完成這項艱難的挑戰,他大批量購買熱狗和桔子,偶爾也會買些麪食和瓶裝番茄醬換換口味。

  最終,馬斯克挑戰成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