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財約你·新經濟》作者 文西

  無人駕駛車自誕生之日起就面臨着法規的挑戰。根據1968年聯合國制定道路交通公約規定,汽車的控制者必須是人。無人駕駛車這類新事物在試駕過程中如何保證駕駛者和路人安全問題,是其走向大衆化過程中需要解決的痛點之一。

  但是在一個封閉受控的科技小鎮中,困擾了不少無人駕駛車企業的難題正在迎刃而解。

  近日,碧桂園集團助理總裁、產城發展事業部總經理向俊波在對話《新經濟20人》時指出,在碧桂園的潼湖科技小鎮中,擁有完整的物業和運營管控系統,能夠爲無人車和無人機提供測試環境。

  以無人駕駛汽車的測試道路爲例,潼湖科技小鎮園區提供的測試道路“差不多有600米左右長,中間有很多個轉彎口,也有一個非常陡的坡道,以及一個比較窄的調頭道”。

  向俊波進一步解釋道,對於不少中小型創業公司而言,要在城市級道路中完成這樣的測試,需要實現的安全係數和行政上的許可是非常複雜的。而科技小鎮爲這些公司提供了安全可控的實驗環境,能夠鼓勵新事物的成長。

  以下是向俊波提及該話題的部分訪談實錄:

  《新經濟20人》:其實我們關注互聯網,會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百度他們做無人車實驗的時候,去向政府申請一個路段,我們去實驗無人駕駛,但其實這個流程是很複雜,或者是遇到的困難會很多。以後我們這邊是不是就會有很好的試驗環境,比如說這些做無人駕駛的項目和企業,可以很輕鬆的來做一些他們想要的這樣的實驗。

  向俊波:首先它是一個封閉受控的環境,我們也有完整的物業和運營的管控的系統,我覺得這對中小型的創業公司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一些無人機的測試和無人車的測試,如果剛開始給他的約束過於多,不能寬容它們的一點失誤和失敗的話,實際上這塊兒的業務是做不起來的,我覺得像這種民營的科技類的園區,和這樣的平方公里級的完整的生活的平臺,是給這樣的一些公司提供了機會的,目前我們這條線路差不多有600米左右長,中間有很多個轉彎口,也有一個非常陡的坡道,還有一個比較窄的調頭道,這些場景如果放到城市級的道路里完成這樣的測試,它要完成的安全的係數和行政上的許可是很多公司可能望塵莫及的,尤其是中小型的創業型的公司。

  《新經濟20人》:我們自己會考慮去投無人駕駛、自動駕駛這樣的企業嗎?

  向俊波:我相信我們會投這樣的企業,但是也要根據我們基金公司的安排,目前我們投的有新零售,線下的轉線上的電子產品的分銷,有這樣專業的領域,目前爲止還沒有投汽車,但是可能會是未來的一個方向之一。

  《新經濟20人》:關於無人駕駛其實我想聽聽你的想法,它有多大的可能性,比如說在可預期的時間段內,這個技術它能夠應用到中國更多的城市裏面。

  向俊波:現在我覺得在園區級的運用,已經能夠看到希望,這就是現在我們所做的所有的工作,實際上我們這塊兒無人車的話,它是要承擔未來園區裏的擺渡功能的,下一步城市級的運用,我相信會是一個無人駕駛努力的方向,因爲從園區和高速是兩個端點,中間是最豐富的城市級的應用,最可能是無人駕駛的一個主體的戰場,也是現在技術最亟待突破的點。因爲它對於安全性的需求,對複雜路況的管控的需求,對交通法規的需求,可能面臨的磨合的過程還很多,但是我們也希望我們這個科技小鎮實施規模的擴大,能夠真正提供一種城市級的實驗的平臺。

  《新經濟20人》:你覺得無人駕駛它的優勢到底在哪裏?我不知道在大城市裏面無人駕駛是不是會比我們傳統的交通方式更便捷,或者更有效?

  向俊波:我們現在的無人車上面,還要配安全員,因爲它只是L4級的無人車,但是我們是能夠看得到無人車未來的前景的方向的,它是能解決我們很多城市當中的一些痛點的難點的,比如說我們現在紅綠燈的管控模式,是現在的城市的一個管控的基礎,基於人和機動駕駛的需求,在未來的時候,就像現在是黑燈工廠一樣,工廠未來可能是不亮燈的,那麼在物聯網的時代,城市的需求未必是靠這種路燈和交通燈的管制的方式的。

  它的效率會更加的高,甚至在交叉路口的時候,雙方的通行不需要燈的管控的。只要有足夠多的時間的預料,就可以滿足通信的效率的需求,在我們現在目前城市當中比較多的一個停車難,也是這樣的問題,停車遠,我可能要停車2公里,才步行到我去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在無人車的時代沒有這樣的問題,他的車可能停在幾公里遠之外,他可以隨時的召喚和行駛過來。另外對於車輛的擁有和使用的模式也會完全的不一樣,可能更多的會有一種共享的方式來進行車輛的一個運用,我覺得這些方面絕對是未來世界發展的一個方向,誰都能看得到這個方向,但是從現在走向未來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作爲科技小鎮來說,我們也願意去承受這樣的痛苦。

  《新經濟20人》:昨天我看到有一個消息,就是百度和上海市政府也簽訂了一個合作的框架,說他們以後會去探索在智能交通領域的創新,一些未來的發展方向。在這種大城市的未來的建設中,我們碧桂園可能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參與,比如說在智能交通的改進當中。

  向俊波:實際上現在碧桂園做科技小鎮,我覺得瞄準的是未來城市的一些基礎性的場景,但未來城市也是逐步迭代的過程,所以科技小鎮也會迭代,那麼科技小鎮是城市的一個細胞,或者是說城市的一個組織,我們是希望通過細胞和組織的實踐,能夠爲碧桂園今後參與到未來城市的建設,甚至未來城市的管理和運營,能夠起到一些基礎性的作用,這也是我們轉型的一個業務方向之一。

  《新經濟20人》:我們未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們也會去大的城市、省份和地方政府去確定一些大的合作協議?

  向俊波:不排除有這種可能,當我們的有實踐到了逐步成熟的階段,我們會去跟相關的地方去探討合作的可能。

  《新經濟20人》:而且這種合作的可能,可能是碧桂園帶着我們合作的很多的一堆的企業一起去。

  向俊波:對,我們希望是帶一個完整的生態,和有機成長的這樣的產業的鏈條過去做這個事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