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書讀累時,總是喜歡用一種方法讓自己心神安定下來—放一首5-10分鐘左右、旋律熟悉的鋼琴曲,眼睛閉上,完全放空,感受每一個觸鍵的質感、色調。等到曲子播完時,心無雜念、專注呼吸,靜坐一會兒,再起來倒杯溫水走走,回來後總是覺得可以準備好面對下一段課業內容。

拜youtube自動連結曲目清單之賜,偶然接觸到了坂本龍一的這首《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作為1983年大島渚導演的電影「俘虜」(英文片名同曲名)的經典配樂,算是坂本先生早期成名最重要的創作之一。挖出電影一口氣看完後,其實個人並沒有如此喜歡或了解電影本身的概念 (嘆

這首曲子一共在電影中出現了兩次,一是電影開始時,Mr. Lawrence一行人穿著卡其軍服,從濕熱的爪哇島茅廬中魚貫而出時;二是電影末尾,北野武被處決前夕,對Mr. Lawrence咧嘴笑著說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時。聽著影像與聲音的化學效應,心裡也開始感到好奇。

FURYO_reg.jpg

▲1983年《俘虜》電影海報

電影裡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以類似電子樂的方式演奏,尤其是間奏與尾奏的部分,一時聽來彷彿銀翼殺手的配樂,充滿了空靈迷幻的氛圍,而主旋律則帶有濃濃的東方色彩,類似木琴敲擊的高音,則予人彷彿身在聖誕的大街,或許白雪皚皚;或許遠方有台雪橇載著聖誕老人的大包小包,低頭趕路;或許人潮洶湧;或許聖誕鈴聲自耳邊四面八方陣陣傳來。

▲電影原聲帶版本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但是,如果人生可以有配樂,我認為被配上這首1983年版本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的,大概不是一個快樂的人生。

我可以感覺到這個人寂寞也好,茫然也好,就像是在人潮魚貫的聖誕大街上,孤伶伶一人不知何去何從一樣,不知道該往何處去,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裡。而思及此處,大概可以明白當時31歲的坂本,為什麼會想要將它配在「俘虜」這部電影中。苦悶的戰爭氛圍、同性之愛被襯在武士道精神的盔甲內裡,太多太多寂寞的靈魂和無法傾吐的感情。

但是當我再聽老坂本龍一最近幾年,重新以純鋼琴詮釋這首《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時,卻覺得每個音符如此的溫柔、如此的靜謐,安靜到甚至幾乎聽不到樂曲開始;甚至是理應如軍歌般澎湃的連續短音間奏,在老坂本先生的觸鍵下,像是從一台破舊的收音機裡,斷斷續續傳出的細碎雜訊一樣,每個觸鍵,都是淺嘗輒止。

彈琴.jpg

再細看坂本龍一彈琴時的表情,近乎闔上雙眼,時而微笑,時而如老僧入定般超然。尤其喜歡掌聲響起時,他稍瞬即逝的一抹微笑後,神情恬靜的宛若整座音樂廳只有他一個人一樣。我想那可能是全世界最讓人安定了然的表情了—沒有困惑、沒有悲傷。那是什麼樣的心靈境界呢?

表情.jpg

現在的我,大概還不夠成熟到明白其中更為隱微的音樂性,但我想如果哪一天真能想通,自己應該已經站上與現在截然不同的生命高度了。

彈琴2.jpg

▲音樂末尾時,坂本緩緩揚起左手,襯著身後的皎潔光芒,也許這已是趨近藝術的構圖了

孔子說,人生四十而不惑。很想知道,此時彈奏《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的坂本龍一,心裡想的究竟是什麼?

▲坂本龍一重新詮釋純鋼琴版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全曲

 

小檔案


坂本龍一(1952-),日本音樂家、作曲家,在亞洲與西方世界均享有盛名。

早期曾為電子樂團Yellow Magic Orchestra一員,樂團解散後,逐漸轉往電影配樂。曾為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開幕儀式譜曲,更曾為多部電影配樂,包括《俘虜》(1983)、《末代皇帝》(1987)、《遮蔽的天空》(1990)、《小活佛》(1995)、《村上春樹的東尼瀧谷》(2005)、《火線交錯》(2006)、《神鬼獵人》(2015)、《怒》(2016)等。

坂本龍一音樂以空靈脫俗聞名,近年亦經常透過音樂和社群網站,表達反地雷、反核等和平思想。

 

#文中使用圖片與youtube連結,均僅供音樂交流用,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會立刻刪除。謝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