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天鵝湖》不是悲劇結局


天鵝湖本來就有兩個結局,一個悲劇一個喜劇,兩個結局現在的演出中都有使用的

提問有可能指的是第三幕中老柴後來補上的一套雙人舞(曲)。現在多數版本的第三幕的王子與黑天鵝大雙人舞,所用的樂段,在老柴筆下原先卻是放在第一幕的,是後來(應該是1894年後)被移到第三幕作為大雙人舞樂曲。老柴在首演幾次後為黑天鵝和王子雙人舞補寫過一套雙人舞曲,較少被採用,但並非沒有採用:著名的1966芳婷/努裏耶夫版,以及2004斯卡拉美Z版,就用的是這後補雙人舞曲的部分段落。據說這首後補雙人舞曲後來出版時沒列在總譜順序中,而是作為附錄。再後,巴蘭欽為此還特別編過一組舞叫《柴可夫斯基雙人舞》。

至於「暗示結局」什麼的,我看也不必太在意此說那說了。音樂藝術本身就不確定性大、容許解釋的方向多,個人感受發揮的餘地大。如果非要比較現在多採用的大雙人舞和老柴後補的那套雙人舞的音樂有什麼不同,就慢板而言,那麼前者更嬌艷嫵媚,後者一開始似乎就稍明朗一點,到最後你甚至可以說有點兒「讚歌」的味道。但這只是個人聽感,或許換別人就另有感受。我們還是沉浸在音樂的美之中吧。


是不是<俄羅斯舞曲>?寫給樂團首席獨奏的。據說不好編排舞所以沒有以芭蕾舞的形式演出,但是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很高。

不同版本的演出差別挺大的。舉個例子,《天鵝湖》第四幕裏有一首《小天鵝舞曲》,最近幾年的ROH的演出都沒有用到。我不知道你說的是那個正式演出中的那個曲子沒有用到。

《俄羅斯舞曲》也有不用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