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華潤萬家正關閉退出位於北京的5家大賣場門店。

  日前,北京物美已託管華潤萬家位於北京的大賣場業務,華潤萬家在京的5家大賣場門店正在由物美接管運營,分別爲華潤萬家酒仙橋店、分鐘寺店、昌平萬科店、金星店。

  不僅如此,華潤萬家位於山東省濟南、青島等地的大賣場也正在進行“清倉大甩賣”。據當地媒體報道,華潤萬家濟南、青島等地門店可能交由本土零售商家家悅接手。

  相繼退出北京、濟南等市場,不少人猜測,華潤萬家正進行戰略調整,逐步放棄某些地區的傳統大賣場業務,將經營重心放在定位精品的blt門店業態上。

  無論是戰略調整,還是經營不善導致的關店,不可否認的一點是,華潤萬家的大賣場業務的確面臨着種種困境。

  近幾年,實體零售商紛紛面臨着租金、人力成本等費用支出持續高漲的難題,再加上電商體系越來越完善,消費者可以足不出戶就能買遍世界商品,而且在價格上更優惠。在如此內憂外患的情況之下,原來靠着大而全吸引顧客的大型賣場優勢全無,效益每況日下。

  不過,後來隨着“新零售”概念的興起,大型賣場因爲距離消費者更近,能夠提供給消費者更好的購物體驗,從而被流量見頂的電商平臺所重視,例如大潤發與阿里合作,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實現門店的數字化轉型,爲周邊用戶提供更便捷的購物體驗。

  另外,零售新業態盒馬鮮生、超級物種、蘇鮮生等興起,主打生鮮經營,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進店體驗消費。但是在新零售的浪潮中,華潤萬家的表現一直不積極,雖然華潤萬家多地門店上線到了京東到家,但是對於華潤萬家來說,只是多了一個銷售的渠道,依然保持的是一種傳統的經營思維。

  跟不上零售行業的變化,也難怪華潤萬家退出北京、濟南等地的市場了。不過,關閉不盈利的傳統賣場,也算及時止損了。未來,華潤萬家將經營重心放在定位精品的blt、Ole’門店業態上,這不失爲一個好的選擇。

  一來,小型便利店和精品超市的業態,按照顧客所需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分類,體現“小而美”的特色,既能迅速覆蓋城區主要網點,又能真正滿足社區的品類精準需求。現在,很多零售企業都在佈局小業態,例如蘇寧着力打造的蘇寧小店,阿里的天貓小店,可以看出小業態未來肯定是零售的一個風口所在。

  二來,Ole’精品超市是華潤萬家旗下的高端超市品牌,主要是爲了滿足時尚白領的生活需求。這類消費者消費能力更強,對價格不敏感,因此這種高端的超市或許盈利能力更強。

  最後,雖然退出北京、濟南、青島等地,但是並不意味着華潤萬家零售出了多大的問題,畢竟企業經常會進行業務的調整,況且華潤萬家在北京地區還有blt、Ole’的零售業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