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老袁:我是父親身體健康的守護神

我是一名軍人,也是一名孝子,我曾經問過很多人一個問題。

:你覺得如何對待父母,算是孝順?

我認為:兒子就應該是父母身體健康的守護神,就好比站崗的保衛員一樣,要時刻敏感的關注自己父母的身體情況。

早在5年前,我的父親有一天突然給我打電話,他說這幾天喫完飯胃部很不舒服,甚至有噁心、嘔吐這些現象。

我馬上放下了手頭的工作,第一時間帶他去了市裡最好的醫院。下午人特別多,醫生說先做活體組織檢查。他們在病房折騰了很久,取出組織後就送去了實驗室。

結果等了半天,化驗結果告訴取出的組織不夠多,還不太確定。如果要進一步診斷,還要做穿刺檢查。因為當時父親已經被折騰的很疼了,我就先徵求了醫生的意見。

那天的門診醫生是從其他醫院調派過來,經驗還是有些缺乏。他說看起來沒什麼問題,可以先開點葯,一有癥狀馬上來檢查。父親也點頭同意,認為沒必要馬上就做穿刺。當時的我也沒堅持,就送父親先回家了。

那天回去之後我幾乎是每天一個電話詢問情況,一直強調一旦有癥狀馬上通知我,父親每次都說比以前好點了。就這樣拖延了半年的時間,突然有一天父親病情加重,我再次帶他去醫院檢查。可惜那個時候已經是癌症晚期了,沒過多長時間父親就去世了。

這件事情給我巨大的懊悔和教訓。懊悔我沒有做好父親身體的守護神,教訓是以後去醫院一定要多找幾個醫生看,千萬不能在一棵樹上弔死。

前不久我的岳父得了重病,連續的治療也只能拖延存活的時間。那天醫生說必須馬上進ICU病房,否則隨時會死亡。當時我們家屬就分成了兩派,其中一派認為:既然只是延長生命,乾脆回家,不搶救了。

我則堅決不同意,我還是那句話:孩子是父母身體健康的守護神,哪怕父母的生命延長一分鐘,我們都要儘力。最後還是我說服了他們,馬上安排進ICU。

重症監護病房內的患者,病情都非常的嚴重的,可能稍有不慎就是死亡。我們不能進入探視岳父,只能在外面藉助探視系統看到他毫無表情的躺在病牀上。當時醫生就告訴我:他承受的痛苦是無法想像的,如果他能活動,他會拔掉所有的管子。

就這樣過了一個星期,醫生通知我們準備後事,搶救只是毫無意義的拖延了。愛人和親戚都紛紛開始辦後事,衣服買好了,火葬場那邊也安排好了。

我得知此事,馬上表示反對。:「不行,孩子是父母健康的守護神,這樣做就是在結束他的生命。

這一回我勢單力薄,不僅愛人放棄了,甚至醫生也建議我撤離,他們認為這是毫無意義的掙扎,患者痛苦,家屬也痛苦。

:拔了管子就是強行結束老爺子的生命,你們以後不覺得愧疚嗎?我堅決不同意,就在ICU呆著,能活長時間,我就陪他多長時間。

大家最後還是執拗不過,同意我的決定,繼續把岳父留在ICU。兩天後,他還是走了。

我很清晰的記得醫生最後和說的一句話:把死亡的權利還給本人,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

這件事讓我有了新的觸動,我一直在思考:」如果生命僅僅是被拖延時間,我還要不要繼續做他身體健康的守護神「?

美國經典案例:特麗的管子

在遙遠的美國,另一根管子插在佛羅裏達州一家養護院裏一個名叫特麗的女人身上。這一年是2003年。植物人特麗依靠餵食管,關於要不要拔掉特麗的管子的爭論,幾乎震動了整個美國。

起初,當地法院批准了特麗的丈夫提出的申請,她的餵食管首次被拔去。僅僅兩天後,另一法院作出相反判決,餵食管再次插上。後來佛州最高法院判定,要求拔掉管子。可法案通過僅一小時後,州長立即命令給特麗重新插入餵食管。

整個美國為特麗心碎。無數人抗議示威,舉著標語牌:「給特麗食物」、「別讓特麗餓死」。甚至布希總統也介入「搶特麗」事件中來。

不過最後,醫生們按照法律的判決,鎮定地拔掉了特麗賴以維生的餵食管。警察甚至逮捕了不下50個想強行對特麗進行餵食的人。餵食管被拔掉13天後,2005年3月31日,特麗真的被「餓死」了。

這場關於生命倫理的爭議至今都被稱作經典案例。

如今,越來越多的醫生髮現:死亡已經綁定醫療技術,從某種意義上講,今天的死亡就是關機時間,或是停電時間——死亡被醫療技術「藏」起來了。

哈姆雷特的老命題,「活著還是死去,這是一個問題」,如今卻成了全球性的新命題。

如今,美國有400萬人正在使用的叫做「生前預囑」的法律文件。它允許人們在健康清醒的時刻,通過簡單易懂的問答方式,自主決定自己臨終時的所有事務,諸如要不要心臟復甦、插氣管等等。

羅點點:把死亡的權利還給本人

羅點點是開國大將羅瑞卿的女兒,曾經從醫多年。起初,她與幾個醫生朋友聚在一起喫喫喝喝,談起人生最後的路,一致認為,「死得要漂亮點兒,不那麼難堪」,不希望在ICU病房,身邊沒有一個親人、「赤條條的,插滿管子」,像臺吞幣機器一樣,每天吞下幾千元,「工業化」地死去。

不久之後,羅點點就遭遇到「替別人決定生死的事」。當時,羅點點的婆婆因為糖尿病住院,翻身的時候突然被一口痰堵住,心跳呼吸驟停,醫生第一時間用上了呼吸機,雖然心臟還在跳動,可是沒有自主呼吸,而且完全喪失了神志。還要不要使用生命支持系統維持老人的生命,讓老人在這種生命毫無質量的狀態下「活下去」,成了困擾整個大家庭的難題。

最後羅點點和家人一起作出了停用呼吸機的決定。後來,在整理老人遺物的時候,家人發現了老人夾在日記本里的一張字條,上面寫著她對在自己生命盡頭時不進行過度搶救的要求。

查理醫生:人生的最後關頭,選擇生活品質

一位名叫查理的非常有名望的骨科醫生髮現自己的胃上長了一個腫塊,於是他做了一個小手術,沒想到診斷結果出來,竟然是癌症殺手——胰腺癌!

給查理做手術的醫生是個高手,此公不但醫術精湛,而且還發明過一種特別的治療方法,可以把胰腺癌患者的5年內存活率,從5%增加到15%,即:提高3倍!當然,其生活品質會在醫療過程中大受傷害,用咱們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遭罪是免不了的。

然而,查理卻拒絕了這位名醫的治療方案。第二天回到家,他關掉了自己原本做得很成功的診所,從此再也沒有去過醫院。查理把時間全用在了和家人一起享受人生的最後時光上,儘可能地找到最愜意的感覺和狀態。他完全沒有做化療和放療,也沒有再做任何手術。

幾個月以後,查理在自己的家裡病逝,親人們都陪伴在他的身旁。美國著名的醫療保險制度Medicare 幾乎沒在他身上花錢。當然,查理不是為了給已經千瘡百孔的Medicare 省錢,他是為了自己在人生最後的珍貴時光裏,盡量享受生活,少遭罪。換句話說,在生命的數量和質量之間,查理選擇了質量。

查理的選擇揭示了一個不為人知的祕密:

雖然為盡天職,醫生們不遺餘力地挽救病人的生命,可是當醫生自己身患絕症時,他們選擇的不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為自己使用最昂貴的葯和最先進的治療手段。恰恰相反,他們作為一個特定的羣體,卻選擇了最少的治療!原因正是因為醫生們的專業訓練,讓他們深深明白藥物和手術的侷限性,以及它們給患者帶來的生活品質的摧殘和巨大的痛苦。他們在人生的最後關頭,集體選擇了生活品質!

真是太震撼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