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今年六歲,平時比較喜歡看書,可就是長着一張烏鴉嘴。平常在親戚、朋友面前,只要她一張嘴,我就會很緊張,不知她又要說什麼,比如“阿姨,你怎麼這麼胖,像個皮球”“那個老奶奶皺紋那麼多,一點也不和藹,肯定是個狼外婆”等等。特別是有一次,她說我的一個朋友是撲克牌臉,我當時還不知道是啥意思,她說:“你怎麼這麼弱智,撲克牌臉就是面無表情唄。”我當時氣樂了。

說實在的,我不得不佩服她形容得貼切,因爲我這朋友患有抑鬱症,被她這麼一說,覺得朋友的臉還真像撲克牌裏面的那些花牌。不過,這往往讓我覺得難堪,總覺得似乎自己教育不得法。但說實在的,我又不想嚴厲斥責孩子,她這張烏鴉嘴有時說得還是蠻形象的,偶爾也會說些吉言,讓朋友開懷大笑。請問我該怎麼辦?

可以看出,你女兒是一個比較喜歡閱讀、富於聯想、善於運用的孩子。其實,你也意識到了這點,所以不忍心斥責。可孩子在某些場合說些不恰當的話,確實會讓聽者感到傷心,讓你這個做家長的感到難堪,似乎自己沒有盡職教育好孩子。那麼,如何處理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呢?

1.六歲的孩子,如果生長在一些不幸家庭,已經開始學會察言觀色,可對其他大多數孩子來說,依然還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也就是平常所說的童言無忌。事實上,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考慮問題大多數仍以自我爲中心,還不善於從他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你女兒說這些話的時候,她往往不能意識到自己說這些話的後果,所以,你僅僅責備、斥責,是很難改掉你女兒的說話習慣的。

2.雖說童言無忌,成人也不會和小孩計較,但在當時確實會傷害聽者的感情。這時你不要責備孩子,而是要求孩子向對方道歉。最好是你自己向客人表示歉意,並不妨自嘲一下:“我女兒這張烏鴉嘴從來說不出什麼好話,你千萬別往心裏去啊。”大家哈哈一笑,種種不快也就煙消雲散。

3.在客人離去後,和孩子探討她言行不當的地方。比如,你女兒在這個年齡還不能體會“胖”的社會意義,但是她應該能感受到“聰明”“傻瓜”對人心理的影響,你女兒說你弱智,你就用傻瓜迴應她,問她如果被別人這麼稱呼有什麼感受。你女兒情感豐富,感受力應該很強,在這點上,相信她會醒悟得很快。

當然,隨着年齡的增大,孩子慢慢就會懂得這些,你不用太過擔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