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璣大師一生執著於製表事業,為鐘錶行業留下了諸多重要的設計發明。

眾所周知的是陀飛輪,1801年獲得專利的這一致力改善懷錶精準度的發明,今天幾乎成為每一位鐘錶藏家渴望的錶款之一,而寶璣陀飛輪腕錶可能纔是那個皇冠上的明珠。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最早的自動上鏈裝置、「降落傘」避震裝置,也都是寶璣大師當年首先應用到懷錶上的發明。

還有很多今天人們聽到的腕錶上的專有名詞,寶璣指針、寶璣數字時標、寶璣式遊絲,這些應用在所有腕錶品牌上冠以寶璣名字的腕錶零件,都是源於寶璣大師的發明和設計。

在與寶璣同時期的文學作品中,經常有關於寶璣鐘錶精準優雅時計的描寫,

比如在司湯達1817年的作品《羅馬、那不勒斯與佛羅倫薩》如此描繪「寶璣所製作的腕錶,即使運行二十年仍絲毫無誤。 反觀我們的身體卻經常失誤,一星期最少帶來一次疼痛。」

而俄國詩人普希金,在《尤金·奧涅金》裏這樣寫道,「一個徜徉街頭的花花公子,在百無聊賴地四處閑逛,直到他那一如既往走時精確的寶璣表提醒他, 時間已至正午……」

所以,寶璣腕錶自寶璣大師那裡傳承了太多太多的寶貴資產。

然而,這也讓當代寶璣的一些引領前沿的技術投入,掩蓋在寶璣大師光環之下了。

其實,現代寶璣腕錶,在擒縱機構方面同樣獲得了諸多業界領先的技術。

硅質擒縱機構就不必再說,這是斯沃琪集團的大方向,整個集團旗下品牌都有這個動向,不過寶璣在頂級奢侈品中走在前列。

還有雙層硅質遊絲,這是對寶璣末端上繞遊絲的現代闡述和表達。

還有磁力擒縱,這一點則是現代寶璣完完全全的自主獨立的腦洞,沒有前人,後無來者。

所以,寶璣骨子裡還是要做業界領頭羊的。傳統製表技藝和工藝,什麼璣鏤刻花,什麼琺琅,什麼大複雜功能,在寶璣這是基本工作而已。


我曾經參加過一次寶璣的活動,在和寶鞏的VIP會面前,品牌的製表師James先用La tradition為例暢談寶璣的創作特色。在電子顯微鏡和投影器輔助下, James讓我們清晰地看到 La tradition如何重生200多年前貴族訂製的寶璣懷錶上首先使用的抗震先驅—形態奇妙的降落傘防震系統。它的難能可貴在於實用的同時還讓擒縱系統變得漂亮可觀。他續說以玫瑰車牀在金或銀的表面上人手雕刻交織網紋,寶璣是先行者。除了細膩好看的結構,創作背後的另一原因是一旦表面有任何損傷也較容易修葺,不像當時流行的琺琅面難以補救。夾板的霧面修飾也是寶璣傳統之一,舊時工序要使用含劇毒的水銀化合物,早已禁止,今天取而代之的是品牌專利的「shot blasting」方法,採用三個噴嘴,以非常微小的陶瓷珠高速衝擊金屬表面,好處是在製造均衡的霧面效果之時不會破壞金屬表面。還有也是寶璣開始的上翹遊絲,加強了遊絲的同心性,讓擺輪的速率更穩定準確。


結合寶璣這次在巴塞爾表展推出的新款腕錶談談自己的看法吧。我們都知道寶璣的創始人寶璣先生是一位鐘錶牛人,發明瞭陀飛輪、萬年曆等鐘錶複雜功能。但可能沒有太多人知道寶璣先生和航海的淵源。寶璣先生曾獲得「法國皇家海軍御用精密時計製造商」的稱號。這個稱號堪稱製表界的諾貝爾獎,是當時製表師能獲得的最高榮譽。

航海系列5517腕錶

今年寶璣發布了多款航海系列新款腕錶,採用了讓人耳目一新的設計,看點十足。錶鏈表耳,錢幣飾紋,錶盤設計,甚至錶冠上的「B」字母,都經過了全新演繹。在寶璣這個傳統經典的鐘錶品牌中融入了一些現代元素。

從功能方面來說,這次新款航海系列共有大三針,計時和音樂鬧鈴三種,每種都有白金、玫瑰金和鈦金屬三種材質,選擇非常豐富。這些款式都採用金質錶盤,為腕錶增添了尊貴之感。

5367腕錶

在經典系列中,這次的5367腕錶讓我印象很深,這是一款超薄陀飛輪腕錶,採用了大明火琺琅錶盤的設計,優雅奪目。機芯厚度僅為三毫米,整表的厚度也只有7.45毫米。甚至比普通的大三針腕錶還薄。儘管如此,腕錶的動力儲存卻達到了80小時,而且還是自動上鏈款式。顯然,這是一款很有誠意的腕錶。

那不勒斯王后8908腕錶

那不勒斯王后系列從誕生起就廣受備註,一度是高級女士腕錶的代名詞。這次的新款那不勒斯王后8908腕錶,採用偏心錶盤設計,12時位置是月相和動力儲存顯示。腕錶配備大溪地珍珠母貝鍍銀珍珠母貝錶盤,整表鑲嵌了128顆鑽石。錶冠鑲嵌一顆紅寶石。


寶璣擁有其他品牌絕無僅有的歷史優勢,其創辦人是迄今鐘錶領域中創作與改良鐘錶結構最重要的鐘錶大師,而今日的寶璣擁有強大的機芯廠作為後盾,已持續在這十數年間研發推出過許多獲有專利認證的技術發明。寶璣是率先採用創新硅材質於機芯零件的品牌之一,也是率先提出高振頻概念並達成量產目標的品牌。近幾年寶璣最具突破性的創舉是大膽將磁力引入機芯中,先是在La Musicale 7800音樂腕錶中,寶璣利用磁石的特質創造出獨特的離心力效應,打造出獨家的磁力調速器,目的便是可播出節奏更穩定的音樂。

(寶璣La Musicale 7800音樂腕錶)

而推出的Classique Chronome?trie 7727腕錶,更擴大延伸了磁石的可能性,達到走時機芯具高振頻的目的,而這一創舉背後真正的意義,還是在於寶璣追求效能的終極目標便是落實於日常,旨在提供使用者真正高精準與高效能的實用佩戴腕錶。

(寶璣Classique Chronométrie 7727腕錶)

寶璣旗下的Hora Mundi世界時區腕錶,絕對是使用者便利這一核心概念的實踐,Hora Mundi的操作簡易與強大功能,除了品牌背後強大的技術支援外,還需要堅定的信念才能成功研發打造。如果說Hora Mundi世界時區腕錶與7727腕錶還只是寶璣提出這一方向的開端,那麼下文提到的兩款腕錶,則是以使用者為核心的研發方向愈加明確。

(寶璣5717 Hora Mundi 腕錶最具代表性的創舉是搭載了瞬間跳轉時區顯示系統)

Classique 5377超薄陀飛輪自動上鏈腕錶是挑戰厚度可能性的突破性作品,針對自動上鏈結構的減厚計劃,寶璣嘗試了過去從未使用過的外環式自動上鏈機制,如此一來可打造出相較於傳統半圓式擺陀更薄厚度的機芯。而陀飛輪結構也有了全新的設計,最大的差異在於陀飛輪框架,寶璣改變了固定陀飛輪框架的方式,從傳統固定於下方的位置移至外環,並以鈦金屬打造框架,同樣達到了減低機芯厚度的目的。最令人稱許的部分是,寶璣並未犧牲其在實用機能性上的表現,在Classique 5377超薄自動上鏈陀飛輪腕錶僅7毫米厚度(機芯僅3毫米)、直徑中等42毫米的外型下,擁有達90小時的儲存實力,以一隻搭載了陀飛輪裝置的錶款而言,絕對是相當優異傲人的成果。

(寶璣Classique 5377超薄陀飛輪自動上鏈腕錶)

(寶璣Classique 5377超薄陀飛輪自動上鏈腕錶厚度僅有7毫米)

另一款針對動力儲存為主要研發方向的代表,便是Classique Re?serve De Marche 5277腕錶,動力儲存未來絕對會是必須被重視的課題,一枚機芯的動能直接影響著機芯的效能表現,而寶璣在這款作品中,主攻如何增加機芯動能。這款腕錶所搭載的515DR手動上鏈機芯中,寶璣採用了合金製作發條盒內的主發條,過去主發條所採用的合金材質質地脆硬,使發條性能有所侷限,而該合金是一種不含鈷或鈹的環保產品,並且不帶磁性且擁有更佳的彈性,此外,發條盒的整體結構也做了修改(並獲專利保護),可使發條盒軸心直徑縮小,在上鏈時,讓主發條盒捲曲時更為緊密,在同樣的發條盒空間內便可納入更長的發條,亦相對地提高了儲存能量。

(寶璣Classique Réserve De Marche 5277腕錶)

如果鐘錶產業真有趨勢可言,或許對寶璣而言,如何為使用者創造出最優化效能的腕錶,纔是永遠不變的未來趨勢與方向。



問題其實挺好的,但是配圖顯然有很大問題,不是寶璣表啊,是不是提問者有意考驗回答者的專業操守呢,哈哈,不開玩笑了,如果我還算專業的話,首先我要表明一個立場,就是從14世紀開始到現在的7個世紀中,在鐘錶不斷發展的同時,鐘錶師也不斷湧現,但是能夠成為「皇帝的鐘錶師,鐘錶師的王者」,恐怕只有一人了,那就是寶璣先生。他不僅是機械師,也是設計師,工藝師,甚至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他的作品不僅讓世人記住他,也令他的發明,他的創造,他的審美,成為鐘錶世界最為長青並且經典的元素。

所以說寶璣表的創作特色,其實只要簡單回顧一下他的歷史,就能如數家珍的表達一二,不需要深奧不堪的專業術語,也不需要拿出什麼橫向品牌的比較,因為經典就是最大的特色,能夠從人文的視角去理解錶王的地位,就能看到寶璣數字,寶璣指針,寶璣簽名錶盤,這些蘊含兩百年歷史卻依然不落俗套的魅力之處。


我的朋友張女士帶著她的閨密劉柳來訪,寒暄過後,張女士說:「我讓劉柳陪我去看那不勒斯,她說她正好也想買塊手錶不知道買什麼好呢,所以我們一起過來找你諮詢一下。」

劉柳看起來氣質溫婉,屬於嬌小型的女士,我建議她選擇經典的Reine de Naples 8908,這是寶璣錶廠第一次在錶盤上採用藍色天然母貝錶盤,在原有的小時錶盤上又增加了秒針錶盤,多了一項讀秒樂趣。

▲ 那不勒斯王后系列8908腕錶

「你手腕比較纖細,更可以考慮8928迷你腕錶,33 x 24.95毫米的尺寸戴上會更顯優雅。它只有基礎功能,錶盤也更簡潔,還可以配現在最流行的粉色錶帶,特別顯年輕。」

▲ 那不勒斯王后系列8928迷你腕錶

劉柳溫溫柔柔地表示了自己的意見:「我其實更喜歡在設計上稍微誇張一點的,或者是有一些硬朗元素在的,或者有點兒酷也很好,但是最好是低調的誇張和酷。」

「那正好啊,整個那不勒斯王后系列看起來都很低調溫婉,但是細節的設計各有不同,比方說這款Reine de Naples 18K白金腕錶,把在璣鏤刻花錶盤的羅馬數字小時刻度轉移到了錶盤外圍,變成了大小漸變的寶璣數字,數字12尤其醒目,數字不僅僅是指示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裝飾設計。」

▲ 那不勒斯王后系列8918腕錶

「我看這一圈數字非常好看,好像是經過設計的吧?」

「對,這就是著名的寶璣數字,你看它的指針也是經過設計的,叫寶璣指針,這在腕錶界已經是高端腕錶的標配了,很多腕錶會採用這兩個細節設計。另外你看6點鐘位置的水滴型切割鑽石跟12點的數字相交呼應,是很好的裝飾細節。」

▲ 寶璣指針

「至於酷一點的,今年的新款非常酷,玫瑰金錶殼,鍍銀K金表面是手工操作的璣鏤刻花工藝雕刻而成,錶盤採用少見的咖啡色大溪地珍珠母貝,在不同的光線下從深巧克力色到七彩光褐色隨機變換。這款還有玫瑰金錶鏈款式供選擇,別番韻味。」

▲ 那不勒斯王后系列8908腕錶

「哎呀哎呀,我的推薦呢,咱倆熟你也不能不管我啊!」張女士半開玩笑地表示了自己的急迫。

「早就幫你想了,這款是寶璣首次融入自動上鏈自鳴報時功能的那不勒斯王后系列腕錶,它通過操控兩組打簧裝置每小時準時自鳴報時,重複三次,真的是有趣又有用,就像你們這些獨立又能幹的女王們。它的表背很有意思,機芯夾板和自動陀被設計成了展翅翱翔的鴿子,並且尾翼和展翼被雕刻出完全不同的複雜花紋,讓鴿子的形象更加立體豐滿。」

▲ 那不勒斯王后系列8978自動上鏈自鳴報時腕錶

「哎呀,這個白色我好滿意,看起好乾凈啊!報時功能是為了向目前杳無音訊的那塊表致敬的吧?」

「對頭!老張你的功課沒白做啊,是個好學生。作為藝術品拍賣專家的夫人,我隆重向你介紹一款腕錶,考考你,你看看它的靈感來自於哪裡?」

「這個很明顯,梵高的向日葵嘛。」

▲ 那不勒斯王后系列8958腕錶

「對了,但又不全對。這款腕錶的工藝靈感來自於那不勒斯地區一個海邊小鎮的古老傳統,那裡的居民祖祖輩輩以貝殼浮雕為生,子承父業,經過200多年一直傳承到今天。Torre del Greco 小鎮也變成了世界浮雕之都,你看這些美麗的首飾,全都是手工藝大師們經年累月雕刻出來的。我們曾經去採訪過這些大師,他們說這個工藝太枯燥,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有願意學的,如果不是寶璣把他們集中起來並對這項工藝加以保護,可能很快就要失傳了。」

▲ 貝殼浮雕工藝

「貝殼和海螺質地都非常脆,精雕的失敗率很高,尤其是這麼小的面積上。」一直在研究手裡的寶璣畫冊的劉柳突然抬起頭來說。「你看,這比拇指大不了多少的面積裏,一朵完整的向日葵要雕刻出三個層次,還要在每個花瓣上雕刻出紋理,還要用硬且脆的貝殼表現出花瓣的柔軟和彈性,一看就是出自手藝高超的師傅。」

▲ 貝殼浮雕工藝

「劉柳你很懂啊,另外一個風險是,錶盤雕刻好之後,還要在花盤的正中打眼來組裝指針,如果打偏了或者打眼時發生脆裂,之前所有的工作都攻虧於潰。另外由於是純手工,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每一位雕刻師的喜好審美都有不同,所以每一枚腕錶都是獨一無二的,絕對不可能有重樣兒。」

完整內容請關注福祿嘻哈公眾號

福祿嘻哈

由4位表壇大咖和資深人士發起,

給8090年輕人的鐘錶珠寶文化指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